地方高师院校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时间:2022-08-15 08:53:26

地方高师院校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地方高师院校作为地方基础教育的"工作母机",承担着两大历史使命,其一是为地方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其二是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科技、信息方面的支持。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的变革对未来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高师院校是地方基础教育的"工作母机",在当前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理念下,地方高师院校要促进持续发展,必须准确定位、改革课程、实现地方基础教育与高师教育的"双向交流"。

关键词: 地方高师院校;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素质教育

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地方高师院校要在挑战中抓住机遇,顺流而上,必须考虑地方高师院校的持续发展问题,这无论是对高等师范院校的持续发展还是对基础教育的长久发展都是有益的。

一、地方高师院校的历史使命

地方师范院校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的根基和主体,具有师范性和地方性的特点。从其特点不难看出,其历史使命之一是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为其培养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基础教育需要吸纳新鲜的血液,因此,为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地方高师院校必须参与其中,实现新课程改革方案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接。其二:地方高师院校为当地经济发展输送人才。在高师院校中,部分没有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人才会投入到地区经济建设的队伍中来;另外,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师范院校设置的非师范类专业培养的非师范生也会参与到地区经济建设中去,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这就要求高师院校能够培养高质量的教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对未来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需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包括: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开展教育研究的能力;不断创新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探索教学手段的能力;摄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素质。只有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基础教育的改革才有望收到成效。

二、地方高师院校发展中的问题

地方高师院校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母机",要想在基础教育改革和面临与综合大学、重点师范大学竞争的今天居于有利地位,必须考虑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地方高师院校培养的学生,在学术性方面是先天不足,在师范性方面又显得优势不优。

(一)办学定位不明确

办学定位不明确,即地方高师院校对其是培养和综合大学一样的学术性人才,还是培养具有师范性特点的师范性人才的目标上定位不明确。一方面,地方高师院校为了谋求办学规模的扩大,盲目的向综合大学追求"大"、"全",片面的增加非师范专业,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非师范专业精品课程的设置与申报上,由于不具备充足的办学物资、师资力量,往往使其丢了师范性的优势,影响了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由于师范大学办学的开放性,国家允许综合大学办师范,这样就使地方高师院校受到两种优势力量的夹击,地方高师院校既无法与综合大学竞争,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上与重点师范大学又存在较大差距,在发展中面临窘境。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制约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的又一问题是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地方高师院校是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教师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基础教育质量的高低。表现为:

1、专业设置落后

在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倡导下,基础教育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新课程改革,其课程内容的整合性、课程目标的开放性、课程评价的发展性、课程管理的多元性等等都要求教师有相应的教学素养。而当前地方高师院校一贯以来是按照中小学的课程安排设置相应专业,中小学开什么课,高师就设什么专业。试想基础教育改革实行的"文理大综合",如果高师专业设置仍然分割存在,好不容易统整起来的综合知识又被强行分裂,这样的改革就毫无意义。

2、课程结构不合理

我国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的设置主要包括三大板块: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类课程。在国外,普通教育课程往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且具有文理渗透、拓展基础、门类众多和比例较大的特点[1]。通识教育课程指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等课程,门类少,比例小,特别是地方高师院校课程设置中有关"人文"精神的课程没有得足够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得到保证;而教育类课程的安排同样如此,从课时比例来看,教育类课程只占到5%--9%,而且教育实习所占的时间仅为6--8周,造成师范院校学科专业冗繁,学生每天钻研专业课程,不关注教育类课程,严重影响了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

(三)办学理念落后

办学理念落后导致地方高师院校和基础教育相脱节,是地方高师院校发展面临的又一问题。在当前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理念下,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的瓶颈表现在:

1、地方高师院校主要强调对学生教育理论知识的灌输。在教学内容上理论性过强,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如今,很多师范生表示不愿意从教,这与地方高师院校忽视对学生师范性素质的教育有关,特别是高师重政治思想,轻职业道德。

2、素质教育更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当前高师教育和基层教育与实际需要相脱节,前者重理论学术,后者重实践。教师教育固然要学习教育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但是师范生缺乏的教育见习和实习机会,且无法从课堂上了解到新课改的信息,当其从教后,势必会在一定时间内影响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3、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学手段落后,直接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且,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和内涵。当前,中国大学生创新精神不够,师云亦云,缺乏挑战精神,这与长期以来学校教育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评价标准有关。但学生作为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不能像产品那样规格,无疑是对学生个性的压抑,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磨灭。

三、地方高师院校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准确定位,确立"师范性"和"地方性"的学校特色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指出:"如果把地方高等教育比作一架钢琴,每个高校犹如琴键。不同学校发出不同的音,经和谐组成美妙的音响;若一窝蜂地谈一个调是奏不出妙曲的。"这段话形象的描述出高等学校应办出各自特色的重要意义。地方高师院校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站稳脚跟,必须把争做名牌与办出特色作为重要的办学目标。因此必须在"地方性"和"师范性"上作文章,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所谓师范性是指地方高师院校要把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教师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教师教育是地方高师院校的首要特色[2]。地方高师院校的"师范性"特色已有深厚的历史积淀,这就是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竞争的最大筹码,只有坚持"师范性"的特色,才能不丢掉优势,不丢掉历史。另外,由于人们对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师范生不仅仅要具有教育教学的能力,还需要有教育研究的能力,即"学术性"的能力。地方高师院校要在坚持师范性特色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另外,坚持地方性就是地方高师院校要给予地方基础教育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乡土教材的编制上予以一定的帮助。并且,也要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办学条件,适当开设一些地方经济建设所急需的非师范性专业,以有利于学生的多样性选择,从而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同时,也为学生毕业后多种道路的选择提供各种路径[3]。

(二)依基础教育改革之需,适时调整课程设置

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推进,地方高师院校落后的课程结构已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因此,需要推进以"怎样培养人"为主导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是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途径,地方高师院校改革必须诉求于课程改革。因此,

1、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更新专业。地方高师院校落后的专业设置严重影响了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因此,地方高师院校要依据中小学课程的安排调整相关专业,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通才教育,为中小学培养相应的教师。

2、调整课程结构。首先,加强通识课程。新课程改革需要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地方高师院校需注重文理课程的相互渗透,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其次,精简专业课程,突出主干课程。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需将部分专业课内容适当降低难度,将某些专业课程设为选修课或自修课,供需进一步深造的学生选学[4]。最重要的是,加大教育类课程的比重。教育类课程体现了师范生师范性特征,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时期,正确的教育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增加教育类课程的时数和门数,特别是要延长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时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实现地方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的双向交流

基础教育与高师教育的关系就像是树叶与树根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根深才能叶茂。只有高师教育把高质量的营养输送到基础教育中,基础教育的质量才能保证。另一方面,叶茂有利于根对营养的吸收和发展[5]。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只有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实现二者的"双向交流",使高师院校跳出了自我封闭的狭小天地,用"大教育大服务"的理念走进基础教育的课堂,避免形成新课改"剃头匠的担子--一头热"的窘境。当前教育理念的潮流是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地方高师院校要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需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方式,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1、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地方高师院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变单纯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为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主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向权威说"不",大力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会学生"学会认知"。

2、创新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上,学校要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和要求,灵活采用多种考核方式,把平时的讨论、考察、调研、论文撰写等纳入考核范围,改变过去单一的期末卷面考试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3、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除了配套相应的硬件设施外,还需建设宽松的软环境。如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报告会、音乐会、美术、书法、摄影、演讲等。这些活动要带有一定的师范教育性质,使其与显性课程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受到陶冶,提高修养,发展个性。

总之,地方高师院校的命运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以基础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抓住机遇,立足地区、依靠地区、为了地区,积极探索一条具有特色的办学道路,从而在改革浪潮中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吴文侃,杨汉涛. 比较教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608

[2]范进军. 经济全球化时代地方高师院校的发展思路[J]. 中国教育学刊,2004:59-62

[3] 张海燕. 试论地方高师院校可持续发展[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2006):19-20

[4] 梁鹏.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教育科学,25(2009):38-41

[5]贺祖斌.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在转型中的困惑和对策[J]. 教师教育研究,21(2009):61-65

作者简介:薛媛媛(1987.9-),女,山西省长治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0级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德育原理。

上一篇:论高校教师的职业劳动特点 下一篇:简论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