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几点体会

时间:2022-08-15 05:07:01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几点体会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确立的课程基本理念之一为“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陕西《中考说明》规定历史学业考试“要求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比较、评价主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初步掌握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纵观近几年我省中考历史试题,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已成为命题的显著特色。为此,在日常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我结合历史教学及中考复习备考的实际,就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要以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为前提

新课标的颁布及实施,新教材的使用,文明史观正在不断地渗透并为人们接受。文明史观的本质即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演进史,是人类文明在时间上的延续。历史教学首先需要我们指导学生形成文明史观,从人类文明的演进角度,审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在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和遵循历史规律的前提下,摆脱旧史观形成的思维定式,从而获得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新认识、新评价。

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要以学生准确理解、掌握历史主干知识为基础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学生只有全面准确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人物、事件、现象和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并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整理之后,才能形成自己对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形成运用历史知识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

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思维方法是关键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常是由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敢不敢质疑等体现出来。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发现、培养学生的这些思维能力,鼓励支持学生别出心裁,大胆质疑,大胆臆想,大胆挑剔,大胆提出己见,才能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增强。如,学习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时,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一方面,这是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场侵略战争,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屈辱,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这场战争促使中国人民觉醒,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正视自己的不足,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还要以学生的思维会发散、能迁移为条件

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任何历史现象都有因有果,而某一事件的果,往往又成为另一事件的因,如此环环相扣,形成历史线索,构成学科知识体系。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还应引导学生不断扩展知识的纵横面,认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比较同类事件的异同,拓宽认识事件的时代背景,形成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才能全面、准确、客观地认识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如,郑和下西洋,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骄傲,是航海史上的壮举。如果把他纳入世界的范围,与欧洲的新航路的开辟做比较,尽管他比新航路开辟的时间早、规模大、次数多。但从意义和影响方面看,他远没有新航路开辟对世界未来变化产生的影响深远。如此比较后得出的认识,给我们留下更多的是历史的反思。

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敢于质疑传统观念、已有定论,需要知识积淀、胆识及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这对于广大青少年及教育工作者来说的确是个严峻的挑战。只要我们立足课改,更新观念,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既重知识,又重方法指导和多种能力的培养,就能实现新课标的理念、体现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要求,为实施素质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

上一篇:浅析《论语》中颜回的人物形象 下一篇:浅谈课程设计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