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资本测量与构建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14 02:48:14

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资本测量与构建对策研究

摘 要:立足于在D市六个区的调查数据,测量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资本总体水平与分析社会资本微观、中观与宏观三个维度的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资本总体水平较高,但也有少部分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资本欠缺。构建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资本需要协调其社会关系、促进其社会参与和解决其生活困难。

关键词: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资本;测量;构建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069-02

促进社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是当前社区矫正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1]。国外的研究表明,犯罪人的社会资本是否丰富直接影响着犯罪人回归社会的成败[2]。因此,研究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资本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述评

最早将“社会资本”概念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的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布尔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的或者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3]普特南从政治学角度对社会资本进行界定,他认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比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4]。基于以上学者对社会资本的界定,本文所讨论的社会资本是指有利于促进社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的个人关系资本、社会组织资本与社会信任资本这三种社会结构资源。

国外犯罪学者对社会资本与犯罪人回归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著名犯罪学与社会学家谢尔登与伊林娜・格鲁克在1939年到1948年间对500名违法犯罪男孩和500名非违法犯罪男孩所进行的研究,发现非正式社会资本这种个体与其他个体或机构之间的社会纽带对于降低犯罪具有重要意义[2]。国内关于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资本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研究者主要采取定性研究进行描述性研究,定量研究十分缺乏。例如陈美荣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分析了流动人口社会资本与犯罪控制的策略[5]。国内目前尚无研究者对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资本进行定量测量。鉴于此,笔者于2012年10月~2013年2月通过在D市开展的问卷调查,测量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资本水平与研究构建社会资本的对策。

二、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测量方法。根据国内外犯罪学者通行的做法,本研究将社区服刑人员的社会资本操作化为微观――个人社会关系、中观――社会组织关系、宏观――社会信任这三个维度。第二,资料收集。笔者采取整群抽样对上海市六个区进行调查,将六个区的所有街道名单全部列入抽样框,从中随机抽取了8条街道,每条街道中的社区服刑人员都是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80份,收回问卷380份,经整理,有效问卷356份,有效回收率为93.7%,在此基础上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问卷数据分析。第三,调查对象特征。在接受问卷调查的356名社区服刑人员中,男性占80.9%;女性占19.1%。20岁以下占0.8%,20-29岁占9.8%,30-39岁占31.7%,40-49岁占25.8%,50-59岁占24.4%,60岁及以上占7.3%。小学未毕业占3.9%,小学占5.1%,初中占25.6%,高中中专技校占33.1%,大专或本科占30.9%,研究生占1.4%。已婚占78.4%,未婚占21.6%。有职业占78.9%,无业占21.1%。

三、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资本的测量结果分析

笔者首先统计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资本三个维度各自的得分情况,然后将三个维度的得分加总得到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资本的总分。

(一)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资本各维度统计结果

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资本分为三个维度:个人关系资本、社会组织资本、社会信任资本。

1.微观:个人关系资本维度

个人关系资本维度有三个指标,即与家人、亲戚、朋友三者的关系。从个人关系资本的三个指标来看,大多数的社区服刑人员与家人关系好,占总体的82.5%,其中与家人全都关系好的占67.1%,多数关系好的占15.4%,少数关系好的占2.6%,全都关系不好的占14.9%。大多数社区服刑人员与亲戚的关系好,占总体的75.3%,其中,与亲戚全都关系好的占53.4%,多数关系好的占21.9%,少数关系好的占0.8%,全都关系不好的占23.9%。超过半数社区服刑人员与朋友的关系好,占总体的54.8%,其中,与朋友全都关系好的占33.4%,多数关系好的占21.4%,少数关系好的占25.0%,全都关系不好的占20.2%。

本文构建了一个综合指数来测量个人关系资本水平,即将反映家人、亲戚、朋友三个维度的(1,2,3,4)变量等权相加,得出一个新的变量,即个人关系资本总分,这个总分与单个指标分数一样是一个定序变量,由4个由高到低的分数区间构成。结果表明,社区服刑人员个人关系资本非常丰富的占48.6%(10-12分),比较丰富的占36.2%(7-9分),比较欠缺的占12.1%(4-6分),非常欠缺的占3.1%(1-3分)。即社会资本称得上丰富的人占84.8%。

2.中观:社会组织资本维度

本文使用社区服刑人员参加民间组织活动的频率来测量中观的社会组织资本,参加民间组织活动的频率越高,则中观的社会组织资本越丰富。统计显示,67.4%的社区服刑人员从不参加任何民间组织的活动,1.4%的人偶尔参加。这一点与以往的研究者关于普通居民社会资本的研究相似,即我国的民众对民间组织的参与度普遍偏低。值得关注的是,有22.5%的社区服刑人员经常参加民间组织的活动,8.7%的人每次都参加。根据深度访谈得知,他们主要是参加民间社会工作机构和社区娱乐组织的活动。

3.宏观:社会信任资本维度

本文使用社区服刑人员对社会成员整体的信任程度来测量宏观的社会信任资本,对社会成员整体的信任程度越高,则宏观的社会资本越丰富。统计显示,7.3%的社区服刑人员对社会成员整体非常信任,73.9%的社区服刑人员对社会成员整体比较信任,11.0%的人对社会成员整体比较不信任,7.8%则非常不信任。即合计有81.2%的人员社会信任程度高。

(二)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资本测量总分

本文构建了一个综合指数来呈现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资本总体存量。即将反映个人关系资本、社会组织资本、社会信任资本三个维度的5个变量(1,2,3,4)等权相加,得出一个新的变量,即社会资本总分。结果表明,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资本非常丰富的占29.8%(16-20分),比较丰富的占54.8%(11-15分),比较欠缺的占15.4%(6-10分),没有人非常欠缺社会资本(1-5分)。即社会资本称得上丰富者合计占84.6%。

四、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资本的构建对策

上文呈现,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资本总体水平较高,但是少数人面临与家人、亲戚、朋友关系不好;多数人没有参加任何团体或组织的活动,少数人的社会信任程度偏低。立足以上结论,笔者提出以下构建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资本的建议。

(一)协调社区服刑人员社会关系,丰富个人关系资本

其一,社区矫正工作者要为家庭关系恶化或家庭关系断裂的社区服刑人员及其家庭成员开展专业的家庭辅导,重建良性家庭关系。其二,社区矫正工作者可以针对社区服刑人员开设社会交往技能培训课程,增强他们与邻居、同事、朋友及其他人交往的能力,以利于他们在扩大的、有效的社会交往中获得社会资本。

(二)促进社区服刑人员社会参与,培育社会组织资本

社区服刑人员参与团体或组织获得能够为其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本[6]。正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帕特南指出,社会组织能够促进组织成员之间的互惠行为,它使人们产生共同的期望,现在己予人,将来人予己,以此实现互相支持[4]。鉴于社团或组织对个体获得社会资本的重要性,社区矫正工作者要鼓励社区服刑人员更多地参与一些社区民间团体或组织,如社区文娱组织、体育组织、慈善组织等,这些社团与组织以及社团与组织中的个人可以在社区服刑人员遇到困难时为他们提供支持。

(三)解决社区服刑人员生活困难,增强社会信任资本

社区矫正工作者需要积极开展社区矫正社会调查[7]。特别要调查社区服刑人员中的贫困人群的需求,并积极解决他们面临的基本生存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基本生活费用、基本居住条件、户口的落实、临时经济救助、医疗救助等。尤其是要注意为难以就业的社区矫正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在此方面可以借鉴北京社区矫正“阳光中途之家”的集中职业培训与个性化职业培训相结合方式,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就业[8]。只有满足社区服刑人员的这些基本生存需求,他们对社会整体的信任才会达到恰当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光勇.社区矫正人员帮扶现在、困境与对策调查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4).

[2]罗伯特・J.桑普森,约翰・H.劳布.犯罪之形成――人生道路及其转折点[M].汪明亮,顾婷,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Pierre Bourdieu. “the forms of social capital”, i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ed.) by john g. richardson, Westport, ct. [M]. greenwood press, 1986: 248.

[4]Putnnam,r. d. making democrar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M].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167.

[5]陈美荣.流动人口犯罪控制策略初探――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J].公安研究,2011(6).

[6]高梅书.社区矫正社会参与不足之深层原因及对策探析[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8).

[7]王宏玉,张学超.突破与完善:我国社区矫正社会调查制度探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8]张荆.北京社区矫正模式特色与问题点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上一篇:一家地产公司的全产业链运营探索 下一篇: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组织型纤溶酶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