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初中数学教育的研究与分析

时间:2022-08-11 09:52:44

对当代初中数学教育的研究与分析

摘 要:我国体制教育中,数学教育占有很大的分量,是三大主要课程之一。初中时期的数学教育是个关键时期,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做好初中数学教育工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随着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倾向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这对于初中数学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教学理念产生不好影响,也对学生的学习带来消极影响,必须得到有效的整改和落实。通过对初中数学教育的研究,可以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实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教育 初中数学 方法

引言:数学是一个传统的教学课程,同时也是理论性、科学性比较强的学科,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分析和抽象概括的总结,在各行各业中运用十分广泛。随着中国科技、文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发生了转变,尤其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教育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传统教学讲究灌输思想,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刻板,显得枯燥无味,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准,这种旧的教学模式非常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课程标准中,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真正的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这不仅要考虑数学教育的特点,还要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和接受能力,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同时,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解释,并学会运用,这才是最终的目的和意义,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综合发展。

一、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在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方面的传播存在缺陷

长期以来,在考试制度的深刻影响下,使得数学教育一味的看重学生的分数,知识点教学成为了教学的重点,起主导型的作用,虽然在考试中学生能够得到较高的分数,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但是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却严重不足,本来就抽象的知识加上死板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数学教育感觉枯燥无味,不能够从理解的层面掌握知识,达到真正掌握数学本领的境界。

在新的教学标准的要求中可以看到,强调更多的是结合实际教育,这就要求教育者要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数学课程的实际、社会的实际、学生的实际等等,找到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好感,增强理解能力,激发潜在的动力科激情,确保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课外学习流于形式,学生自主活动探讨的能力不足

虽然有些数学教师也知道学生课外时间探讨的重要性,但是往往因为课程任务重,课时较少,怕影响学生的最终成绩,就会走过场似的将学习讨论环节一带而过,形式到了但是实质没到。首先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于没有足够价值性的内容来探讨,使得学生的参与度严重不平衡,合作学习技能的培养出现滞后;其次在讨论的问题上,该讨论的问题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不该讨论的问题也纳入了讨论的范围之内,这些现象都是忽视学生自主思考学习能力培养的表现。

二、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的几点意见

(一)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工作,新的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就要求教育者关注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如知识掌握能力的差异、学习兴趣上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处理问题方法的差异等等,针对这些差异尽可能的找到折中的教育方法,追求突破,对不同的学生可以进行不同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激励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二)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数学教育中,要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将抽象化的东西形象化,结合社会现实问题、日常生活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能力,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加快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达到更好地教育效果。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是体现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当前数学教学的发展潮流。

三、小结

总之,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核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教师只有真正的明白教育的目的,秉承着一切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的理念,运用新手段新方法,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增加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东.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2]李闯. 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内容编排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王凤蓉. 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实践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12.

上一篇:高中物理新课堂――探究与创新 下一篇:浅谈怎样变“厌学生”为“乐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