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英汉社交称谓语的对比分析

时间:2022-08-11 07:57:43

当代英汉社交称谓语的对比分析

摘要:社交称谓语作为一套约定成俗的社会交际符号,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英社交称谓的巨大差异是中英文化在语言层面上对社会等级权势、血缘亲属关系及个体社会地位的投影。因此。社交称谓语的研究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实现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语言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初步探讨了社交称谓语的分类,比较了中英社交称谓的异同,以及从社交称谓的异同中体现出的中英文化及风俗的差异。

关键词:英汉社交称谓语 类型 特点 异同点

1 称谓语

1.1 称谓语在社会交际中的作用

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不仅仅是向对方传递想法和情感,还是在微妙地通过语言来确定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明确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和角色,并以此来选择谈话的方式。称谓语就发挥了语言的这种社会功能。

1.2 称谓语的定义

称谓语是“人们由于亲属方面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师傅、支书等”。称谓语使用频率很高。凡有人称交往之处都无处不在,而且它总是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与人的关系。故称谓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通过对称谓语的研究,不仅可知道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亲疏关系和情感好恶等、而且可了解该民族所特有的思维方式、伦理观念、价值取向等。因此,了解汉英称谓的差异,探究差异背后的文化根源,对于跨文化交际者十分重要。

1.3 称谓语的两种主要类型

一般说来,称谓语可分为两类: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亲属称谓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属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这类称谓运用范围较小,主要运用于家族成员之间。而社交称谓语的适用范围则是整个社会。社交称谓语在称谓语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指对亲属称谓之外所有其他人的称呼用语,是人们在社会交际中使用的称谓,反映了交际各方的社会关系、社会角色及尊敬程度等。

由于不同民族在社会结构、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不同民族的社交称谓也表现出很大异同。本文将英汉社交称谓进行分类对比并分析其差异,从而探导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并促进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2 英汉社交称谓语的类型和特点

英汉社交称谓语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姓名称谓、职务和职业称谓、通称及泛化了的亲属称谓。

2.1 姓名称谓

姓名称谓就是交际双方以对方的姓名相称。一个人的姓名由家族姓氏和个人名称组成,通常姓氏可以反映一个家族的社会地位和所处阶层,而名字仅是代表此人的一个文字符号。英汉姓名的排列顺序不同:英美人名是名在前,姓在后,名更常用。中国人名是姓在前,名在后,姓更重要且更常用。中英姓名表达方式的不同也揭示了中国与英美等国观念的区别。英美等国崇尚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故在姓名的排列上要首先强调自我,然后才是家族。在英语中,人们以名相称是很常见的。它适用于不同性别、年龄的朋友。甚至也运用于上下级、长晚辈之间。在英美等国,许多员工对他们的老板直呼其名不会被认为不礼貌。而中华民族历来具有牢固的同姓宗族观念,宗族姓氏不仅反映出此人的出身和地位,还代表了他的权利和义务,姓氏比名字重要。对长辈、上级或尊贵人物要用其姓氏加尊称。而不应直呼其名。单称名字是平辈熟人之间,或者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使用的一种称呼。

另外,在中国历来有“尊老爱幼”的传统。在“长者为尊”的观念下,“老”字代表见多识广,足智多谋。因此对长者的姓名称谓中,我们常常会使用“姓氏+老”或“老+姓氏”,例如老王或王老,而年长者也乐于听到此称呼,因为它代表着他受到尊敬。而在西方文化中,忌讳“老”字,因为“老”字意味着“old and useless”,他们不崇尚老,而崇尚年轻,活力和能力。年轻人成人后,不愿意依靠父母的帮助,而是要独立奋斗和生活。父母也不愿倚赖后代的赡养,而是为自己的独立和能力感到骄傲。因此,若你按照中国的传统,称呼外国老人为“old Smith”或“old John”,肯定会引起他们的不悦,以为你暗示他们为“身体虚弱,依赖他人”。相反,他们更愿意你直呼其名,认为这样是关系亲密和礼貌的表现。而在中国,直呼长辈名字则被认为是没有教养的行为。

2.2 职业和职务称谓

职业和职务称谓就是按照人们所从事的职业或担任的职务来称呼他人。汉语中职业和职务称谓种类较英语多,可以是:姓+职务,姓+职称,姓+职业,类似陈主任、李教授、王老师、张律师等的称谓在中国很常见。汉语中头衔性称谓众多的原因之一或许是官本位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职务在许多情况下就是官职。如陈局长、张处长、李校长等。另一原因也许与汉族人喜欢抬高称谓的称谓政策有关。如人们常常称呼“护士”为“医生”,“服务员”为“小姐”,称呼学校普通工作人员为“老师”。通过使用这些体面的职业称谓称呼他人来表达对他人的敬意,而许多人也乐于接受它。

但是英语中有限的职务称谓多见于皇室、政府官员、军界、宗教界或法律界人士的称呼,如Queen Elizabeth,General Patten等。英语中一般用社交称谓通称Sir或Mr.来称呼自己的上司、同事或其他部门的官员。很少有“姓+职务”的用法。这正是西方社会崇尚个性自由、崇尚平等的心理意识的表现。任何官职都只是一个职业,与社会地位无关。西方也有使用“姓+职业”来称呼对方,但人们习惯将职业放在姓的前面且不带任何感彩。

2.3 通称

通称是指对社会各界人士,不分职业和职务,有时甚至不分年龄的一种称呼。

在英语中,Mr./Miss/Mrs./Ms.+Surname(先生/小姐/女士+姓氏)是最常见的通称方式。这些称谓可运用于不同年龄,不同身份,正式或日常生活中,既尊重又比较文雅,蕴含着平等思想。值得一提的是Ms.是英语中近年来出现的一个女性敬称词,实际上它是Mrs.和Miss合成而来,是妇女争取平等的产物。该词的出现使妇女获得了一个和男士的Mr.一样完全平等的称谓语。她们认为。Mrs.一词有依附丈夫的含义,而且体现婚姻状况。所以当人们使用Ms.这一称谓时,它要和妇女本人的姓名连用,不与婚姻状况相联系。sir和madam一般不与姓氏连用,它们表达的人际关系不亲密。具体说,sir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士兵对长官、老百姓对警察、学童对老师、商店店员对男顾客的通用称谓语。madam是对陌生女性的尊称,多见于商店店员对女顾客称呼时使用。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英语国家人倾向于直呼他人名字,如Tom,Linda,lucy等。它并非不敬,而表示了人际间亲密和随和的关系。

在中国,建国初有较长一段时间广泛使用“同志”这 一尊称语,它不分职务、职业、年龄和性别,体现了在新社会中人与人间平等、亲切的关系。“同志”一词的广泛使用,有政治上一致、地位上平等的内涵,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求同思维、强烈的群体意识的充分体现。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的实施,我国在称谓语上逐渐与国际接轨,“先生”“太太”“小姐”逐渐流行起来。但它与建国前的意义已经不同,这些称谓已经不再专指富人阶级或有身份、有名望的人,而是成为了一种礼貌的社会通称,无阶级贵贱之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这一通称中,中国人与外国人不同,年龄是称谓语使用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妇女,年龄已经四五十岁,仍然称呼她“小姐”,她会不高兴的,因为她觉得降低了她的身份。

2.4 亲属称谓泛化。

在中国,亲属称谓系统繁复多样,使用范围广,甚至可以运用到非亲属、无血缘关系的人身上。如我们常用“大爷”“大娘”来称呼素不相识的长者,用“叔叔”“阿姨”来称呼父母的朋友或与父母同辈的陌生人。这种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的泛化能有效缩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使社会人际关系亲切温暖。而这种极具中国特色的称谓也根源于中国人对亲族关系的重视和家庭的依恋。

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语一般只限于家庭内部。不存在像中国那样使用亲属称谓来与陌生人或无血缘关系的人打招呼的现象。根据英语国家的文化习惯,人们重视个人隐私和私人称谓。“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只能是自己亲人称呼的专权。所以,当一个小朋友喊一个外国人为叔叔时,他会回应:“Please call me Tom,notuncle,I’m not your uncle,”根据这种情况,若我们要向陌生人打招呼,可以说:“Excuse me./Pardon me.”或直接是:“Hello,”

3 从英汉社交称谓语的异同中反映出东西文化的异同点

3.1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服务于集体利益。这里所指的“集体”,既指代国家,又包括宗族和家庭。在中国古代,许多人寒窗苦读数十载,为的就是获得官爵,光宗耀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讲述的也是通过个人仕途表现来光宗耀祖。故中国宗族姓氏重于个人名字,姓氏称谓更常用且更表尊称:表官职的称谓语也多。

西方国家则更重视个人主义,他们认为人主要是要依靠自己和为了自己而努力取得成就。西方青年18岁始就逐渐从经济和情感上摆脱对父母的倚赖,走向独立,故在西方国家,父母没有义务支持子女的事业,而子女也没有绝对义务要赡养父母。这表现在称谓上就是家庭观念薄弱,亲属称谓少;喜欢别人直呼其名,不喜欢被称为“老人”。

3.2 东西方礼教传统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称谓系统,尤其亲属称谓如此详繁是缘于汉文化的礼教传统。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礼教教育使得礼教文化深入人心,礼节严格繁琐,也必然有详繁的称谓。

就如亲属称谓系统,汉语中就有“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男女分明”的分类。与中国不同,西方强调法制,没有繁琐的礼教传统和名分观念。西方人崇尚平等、自我尊严与自由,而礼貌规则只是上层社会的一点文明装饰或点缀,在人格平等观念下,无论长幼都可直呼其名。以表亲近。

3.3 权势和平等性

关于称谓语与社会关系的最有影响力的研究当属美国社会心理学家Roger Brown和Albet Ailman所提出的权势和一致(平等)关系。他们认为言语作为社会行为。集中反映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尤其反映出交际双方的“权势”和“平等”。中英文化在权力分配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权势关系是中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中国社会受传统的差序格局的“上下有义,贵贱有分,男女有别”的传统观念影响,“上尊下卑”,“官本位”、“以下敬上”仍很普遍。中国人际交往更多地根据双方的地位来决定话语模式。在人际交往中,注重权势、地位似乎已成了不成文的规定。权势的所指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现代社会中,权势包括:家庭中的父母亲、不同层次的领导、年长者,甚至是社会上的有用之人。

英语文化属于平行的社会结构。在主体上,西方是平等取向,人际间的关系基于平行的关系。这与中国的“身份制”和差序格局相悖。西方人崇尚“人各有身,身各自由,为上者不能压抑之、束缚之”。对他们来讲,礼貌不是人际间的“别”,而是人际间的“平等”、“一致”。中西方礼貌与权势关系的差异必然对其各自的语言使用产生影响。在这种言语行为中最能反映出这种文化中礼貌与权势性、平等性区别的可能就是称为语行为。

上一篇:略论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 下一篇:如何将抽象的政治理论诉诸形象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