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 人格升华

时间:2022-08-10 11:02:24

情感教育 人格升华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也是提升初中学生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阅读必然受到阅读情感需求的驱使与制约,直观来说初中学生需要阅读什么,情感就会联想什么,会更加渴望得到那方面的读物。本文通过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验,对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塑造初中农村学生的阅读情感展开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阅读情感

阅读并非目的,阅读应该是一种手段,过程非常重要,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阅读涉及学生、教师以及文本,初中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感受能力,以及理解、思考、评价、欣赏等等能力。身为教师,我们应该明确农村初中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实际需要,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作文、平时交流以及课堂上学生的语言表达、学生对教师的建议等等方面,获得更多的阅读信息。阅读源于学生的生活,也能帮助学生塑造积极情感,阅读教学必须深入农村学生的生活。

一、知识需求

知识、友谊、粮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三件东西。农村初中学生与城市学生不同,初中阶段已经接触到很多现实生活,已经懂得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道理。农村地区外出打工的家庭很多,从父母的事迹农村学生也更加深入体会到“知识多,文化水平才高,才能具备更多的优势,受农村环境的实际影响,农村学生大部分在初中阶段就会开始思考现实的人生,很多学生根本无法满足教材所提供的一些知识与资料,会积极主动地去寻求更多的课外资料,例如,“网络、电影、电视等等都成为他们关注外面社会与生活,搜集资料的主要渠道。基于这种形势,教师再以传统的方式授课,部分学生在知识与实际需求方面不会得到满足,甚至会对教师授课方式失去兴趣,产生消极的情绪,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为什么现在的学生会主动去评价教师,也是因为时代的发展,有更多平台以及现实生活的需求让他们觉得外面的世界很大,知识更广。

教师自身需要不断的完善,通过渊博的知识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能有效防止学生产生情感转移。由此可见,教师自身的丰富阅历以及课堂授课艺术是影响学生情感的主要因素,而农村初中阅读教学需要注重学生情感稳定值,加之情感稳定在与学生的年龄成正比例。通常情况,年龄小就比较好动,受外界因素影响比较多,这是与初中学生年龄与阅历有密切关系的。因此,农村初中阅读教学需要重视知识的延伸,要正确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社会,利用正能量影响他们,关注社会中健康的东西,才能进一步帮助农村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灵。如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农村学生也能很容易地接触互联网,而互联网当中不仅有优秀的阅读的读物,也存在很多不利于农村学生健康的东西。而教师应该从互联网入手,以教师名义构建群或者小组,通过圈子一些有利于初中农村学生健康的阅读资料,如安徒生童话系列、格林童话系列以及鲁滨孙漂流记等等,童话系列能给人很多美好的希望,鲁滨孙漂流记则能让学生懂得人生需要独立,需要坚持,通过互联网丰富多彩的阅读资源能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而读物中的内容熏陶农村学生的心理,可以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灵。

二、情感需求

农村地区大部分家庭的父母都会外出打工,学生受到父母的关爱程度较少,对于亲情的强烈要求在农村学生身上体现的更多。例如,在学习《藏羚羊的跪拜》这篇课文时,几名女学生在阅读之后,解答习题的过程中一边做一边流泪。这些学生认为,老羚羊为了保住自己的孩子,竟然以跪拜的方式求猎人手下留情,充分体现了母爱的伟大。这些学生也深切地知道,她们的父母非常爱他们,但是由于工作的繁忙很可能一年甚至几年才能见一次,学生的表现非常真实。教师经过一番调查之后,其实像这类学生的家庭在农村初中学校是非常多的,孩子会想念自己的父母却不能及时相见。现在农村初中学生在亲情表现方面确实非常让人不可思议,但是从发展趋势来分析,大部分学生都是积极向上的。只要持续保持健康的情感,教师就应该更加支持。针对农村初中学生,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的亲情故事,并极力推荐这方面的优秀文章,进而暂时让农村初中学生得到心理上满足,更重要的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

三、品位需求

如果心理引导方式不够科学合理,学生非常容易误入歧途。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好奇心的驱使与自身“免疫力”的较弱,部分学生通过一些途径陷入了社会上泛滥的并且品味较低的“口袋图书”的泥潭中无法自拔。而其中部分农村初中学生并没有陷入这样的泥潭,除了亲眼目睹之外,也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例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一些典型人物的性格与特征,一个班级中一口气能说出10个8个的学生其实并不多见;而对其他古今名著,能一口气说出多篇的却比较多。基于这个问题,教师在支持的同时还应该有一定的指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欣赏品味。关于学生心灵健康的塑造,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教师应该推荐一些经典书籍,拓宽学生的视野,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农村学生也有丰富的情感内心世界,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展,他们对精神方面的需求远远大于物质方面的需求,当前农村学生对中外文化的欣赏程度,其实已经超越了人们的想象,因此,要完善初中学生的人格,就必须从他们的实际需求出发,阅读教学也不例外。

总之,初中学生的阅读心理制约着学生的阅读,同时也促进学生阅读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初中农村教师要利用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就必须深入了解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征以及认知特征。教师掌握了学生的实际需求,才能从阅读的方法、内容以及发展方向上进行适当的改善与调整。通过阅读教学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理可以升华到初中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高度之上,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终身受益,而初中阶段更是一个不错的启蒙阶段。因此,初中阅读教学在健康心理塑造方面的现实意义不可替代,还希望广大教师共同研究,进一步寻求阅读教学良好的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1.冯大斌,《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创新》[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5)

2.邹燕柳,《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

3.崔忠,《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四部曲”》[J],《成功(教育)》,2013(02)

【责编 田彩霞】

上一篇:浅谈如何让初中数学生活化 下一篇:营造历史学习环境,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