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时间:2022-03-20 11:42:17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我们认为要减轻学生的负担,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学生对学科学习本身的兴趣。就数学而言,取决于数学教师的教学策略与自身的魅力。我们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将兴趣的培养贯穿于课堂的生活中。所以建立一个趣味性的课堂,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处着眼”建立趣味课堂

1.引人入胜,身临其境。我们对教学的情境设计提出了三个原则,即:有效性、趣味性和时代性。有效性就是说,情境设计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知识的特点去设计,目的是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趣味性是指情境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兴趣;时代性是指情境设计要符合现在学生的审美情趣,是他们正在关心的或能够吸引他们的情境。通过这种情境创设,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从而使其注意力、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引发学生探求知识奥秘的愿望。

2.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只有轻松、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才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放松、安全和兴奋,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应该是师生双方都处于一种积极的互动状态,师生双方情绪饱满,既要有语言方面的交流,也要有感情领域的沟通。和谐的课堂氛围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可以在这个课堂上自由地发表见解,可以进行自由辩论,在这种教学课堂上,没有师生间的隔阂,没有批评、训斥和灌输,没有主角和配角,有的只是对某个知识点的探讨和研究,甚至争论,使教学更趋完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3.身体力行,眼见为实。复习课、练习课是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传统的方法就是再现这些知识,信奉“熟能生巧”。但是我们认为“熟也能生笨”“熟还能生厌”,超量过度训练,使学生疲于奔命,敷衍了事,无暇顾及有效的反省。它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挥的机会。如果我们大胆地把数学“行程问题”教学的课堂从教室里搬到操场上,组织学生自行组成研究小组,从“四要素”出发,紧紧围绕“行程与路程之间的关系”这个知识为突破口,在操场上自由地来回走动,去体验知识,在尝试中不断加深理解。

这样的学习哪个学生会不喜欢,这种亲身体验的知识学习,学生能不记忆深刻吗?但是我们的教师有这么大的魄力吗?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切实根据知识教学的需要,从直观入手,不拘一格。运用合理有效的直观手段,去打破学生思想上的樊篱,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从感知和体验到行程表象,进而同化、内化,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4.推陈出新,细水长流。在课堂上,我们一再强调教师应该更加认真地倾听学生的发言,要具有更加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中紧紧地抓住学生所一闪而过的创新火花,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让我们的学生更具有创造力。

当学生出现困难时,教师并不是简单地介入,而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研究,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解答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学生自行分析、讲解、辩论、讨论中不知不觉打破了传统思维,闪现了创新的小火花。教师在观察到这种创新意识的出现后,立即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这种创新意识在全班范围中发扬光大,进而激发全班学生敢于创新的学习品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才不会产生教师“死教”和学生被“教死”的问题。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更加认真地倾听学生的发言,要具有更加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中紧紧地抓住学生所一闪而过的创新火花,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让我们的学生更具有创造力。

二、“小处着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笑容真的很重要。我们在教研活动中提出,希望数学教师能够将微笑带进课堂,始终能够保持自然的微笑,同时也能够让学生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因为我们相信,通过师生之间的微笑交流,教师会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那是任何语言表述都无法达成的,学生会产生一种希望亲近教师的感受。

在我们开展这项活动后,许多以前不喜欢数学学习的学生都说:现在我们越来越喜欢数学课了,当我们答对时,老师会给我们一个赞许的微笑;当我们答错时,老师也会给我们一个鼓励的微笑。这种亲切和谐的课堂气氛,正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2.与学生聊天。数学教师大多不是班主任,因此,许多数学教师会按时进出教室。我们为什么不利用下课的时间去听听学生聊的内容,甚至也可以加入进去,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也许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因此,我们提出:希望数学教师能够早5分钟进教室,晚5分钟离开教室。希望他们能够利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与学生进行随意性的交流:可以聊聊昨天的学习情况、聊聊家长对他们学习情况的看法,或者是对教师的课有什么想法,也可以听听他们现在最关心的内容。久而久之,他们将视你为他们中的一员,那么师生之间的隔阂也就彻底地消除了,这也就走出了兴趣培养的第一步。

3.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如在上“巧解图形”课时,我们通过移动、结合,形成了一个组合图形,使学生立刻回忆到组合图形是由几个基本图形组成的,也回忆起了组合图形的解法有分割法和填补法两种基本方法,再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演示,使学生很快地了解到图形可以巧解的原因和方法,一节课下来,学生兴趣盎然,印象深刻。

我们应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特别是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形势下,这充分地体现了新课程观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三、启示及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要素如果配合得合理、恰当,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就会形成一种合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只有当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协调,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符合,教学的目标与学生的发展相和谐,只有这时的教学才能使学生获得最佳效益。教师要树立服务学生,以“教”服务于“学”,教育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协调教学中的各种关系,力求做到教师、学生与教法学法的和谐;教师、学生与教材的和谐;教材与方法的和谐;学生手脑并用的和谐;学生心智发展的和谐。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

【责编 田彩霞】

上一篇: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启发方法 下一篇:数学课堂“五步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