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探析

时间:2022-08-08 01:40:35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探析

【摘要】创新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主要来源,企业创新管理是近年来管理学中发展迅速、综合性强的新兴学科。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日本的技术创新发展,结合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发面的现状,找出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技术创新;研究现状;政策建议

一、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背景

1.日本技术创新背景

众所周知,日本从20世纪战后初期的战争废墟上一跃而起,迅速发展为世界屈指可数的经济大国,创造了世界经济的奇迹。由于战后初期的基础科学相对薄弱,日本起初采取了以“引进技术为主”的战略模式。它是通过“引进技术—技术创新—工业化”这样一种独特的模式来实现工业化的,这与美国走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工业化”的路子有所不同。日本的这种“吸收型创新”模式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进入90年代这种模式在种种条件下显得不那么奏效了,日本面临着依靠自己来创造新技术,实现从“吸收型创新”向“自主性创新”转变的局面。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通过立法的形式,制定了《科学技术基本法》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五年一期的“科学技术基础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致力于构建适合于日本国情的技术创新体系。[1]

2.我国技术创新的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从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战略来看,基本上采用的也是同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相同的“吸收型创新”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科学技术活动也在迅速地展开。从投入的规模来看,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跻身于世界前几位,且呈快速发展的态势。

根据《洛桑报告》公布的数据,根据2002年《洛桑报告》,中国大陆1997年科技论文数量为10,748篇,国际排名为12。“批准授予国民专利件数”比2001年国际地位排名提高了2位,“批准授予国民专利件数的年增长率”2001年排名比2000年提高了17位,2002年增长率为87.36%,提高了12位,位居第4。

因此,从总体上说,现在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仍处于“追赶型”的阶段。从综合角度看,我国已经到了适时地将技术创新的重点由“吸收型”转为“自住型”的阶段。

二、我国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产业技术创新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规模迅速扩大,且外资企业获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甚至一些外商企业还垄断了某些行业,中国不仅没有得到最需要的核心技术和高端技术,由于我国企业自主研发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发展缓慢,导致了我国某些行业产品升级过分依赖外商技术。

发展国家的研究开发活动主要集中在企业上,我国前几年曾一度集中于研究与开发机构,近年来正在逐步转向企业。因此我们主要通过中国产业和企业的自身特点,进而发现并研究产业和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存在的问题。

1.中国产业和企业自身特点

用客观冷静的眼光审视中国产业和企业的科技实力和能力,必须承认“大国制造”的大部分产业是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现有的技术绝大多数都是基于技术引进或模仿创新,突破型创新极少,能够赚的钱还是利用人力资本低的优势,或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大部分的超额利润还是被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家赚走了。例如彩电行业,拥有具有自主品牌的企业数十家,虽然具备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但是多年来依然无法掌控核心技术。根据资源基础理论的观点,企业是一个资源的集合,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资源的差异而不是产业环境的差异,创造和维持这种差异是企业成功的关键[2]。

2.产业和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存在的问题

(1)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观念上的分歧

企业与高校由于在技术理念、技术完善性、时效性等方面难以统一认识而影响合作效果。首先,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属于不同性质的组织,因此对于工作任务和目的存在本质上了差异。从高校、科研机构的角度分析:一些院校追求眼前利益,忽视了长远的技术储备与社会效益。近几年来,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比重约为10%-15%,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高校教师及科研机构研究人员没有将自己的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他们的主要目的还是研究一些对自己评奖评职称有用的课题,而绝大多数课题是不适用与企业批量生产的;从企业角度分析: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批量生产,企业需要很大的前期投资,而且要承担巨大的投资风险。[3]

另外,观念上的分歧还存在于双方缺少“共赢”理念,在加上双方地位的不平等,容易造成每一方都追求“利己”行为,使得合作无法有效进行。

(2)企业自身出现的问题

创新困境的出现有其历史原因: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对技术创新重视不足,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持续偏低,导致企业技术能力基础较薄弱,水平和层次较低。还有更重要的新的突出问题:很大一部分企业孤立地抓技术创新,忽视了非技术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协同和制约作用,导致技术创新项目绩效不佳。国外研究资料表明,只注意抓研发中心建设而忽视其他非技术因素的企业中,仅有约25%的企业取得较好的绩效。[4]

(3)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利益问题

由于政府本身存在着垄断性、官僚组织的自利性和面对环境的不确定性与信息的不完全性等约束条件,政府并不能通过“有形的手”将资源的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往往伴随着公共物品提供不足或提供过度的问题出现。

三、中国产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措施

1.企业与院校之间的共赢合作

在技术引进的主体上,要实现以国家为主体向以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联合开放引进转变。一些科研院所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长远的技术储备与社会效益要区分不同情况,继续推进科研院所体制改革,提高它们从事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一是明确划分各科研院所的主要职能和次要职能,并确定发展方向和目标,对于公益类、基础类科研院所的大部分拨款一般要通过与科研任务捆绑方式,以招标形式下达提高事关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它们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识创新基地。二是加强科研院所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开放条件下科技全球化提供的机会。加强科研院所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科研院所整合全球技术资源、科技资源的知识和能力,及参与国际科技活动的能力与水平。

2.企业自身采取的激励政策

利用新技术消化吸收,增加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投入引进技术是实现技术进步的捷径。引进技术只有与消化、吸收和创新相结合,才能很快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摆脱对技术引进的依赖。因此,一些国家都大幅度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如日本、韩国等国家引进技术和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的投入之比很大,因而能做到第一台设备引进,第二台自主制造,第三台即能出口。而我国的这一比例甚小,这就造成引进——再引进——重复引进长期不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投入。国家应统一引进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建立专门的消化创新基金,组织产学研进行联合消化吸收与创新。最后再转移到企业,要运用财税、信贷等经济杠杆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

3.政府方面的激励机制

企业的成长需要源源不断地获得各种资源,包括人才、技术、资金等。企业创业初期,融资困难,政府在这个时候就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条件,使企业能够在充足资金的帮助下,发展壮大,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合理化和市场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

由于政府自身担负着工商、税收、制定质量标准和交通规则等系统的管理职能,政府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开办、运营效率和交易成本,因而政府应该创造一个优美、和谐、积极向上的环境,以吸引和鼓励创业者到此创业,从而使整个系统不断壮大。在实施手段上,避免或减少政府外部干预,主要依靠市场调节机制,遵守内在的运行规律,最终推动整个系统发展。

参考文献:

[1]山田真记.日本建设低碳社会示范城市[J].21世纪,2009(6):12.

[2]杨东.日本声称引领全球低碳经济革命[N].中国能源报,2009-04-27.

[3]谢恩,李垣.基于资源观点的联盟中价值创造研究综述[J].管理科学学报,2003第1期.

[4]谢洪明,刘常勇,陈春辉.市场导向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组织学习与创新的影响——珠三角地区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第2期.

作者简介:刘文莉(1989-),女,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技术创新。

上一篇:浅析城建档案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建议 下一篇:科研院所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经验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