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CR摄影技术中存在的对比性差异

时间:2022-08-05 03:51:20

乳腺CR摄影技术中存在的对比性差异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307-01

在乳腺疾病的检查方法中,乳腺钼靶摄影技术由于其影像直观、诊断准确率较高,因此被公认为目前诊断乳腺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因此乳腺的摄影技术较为重要。下面总结一下CR摄影中存在的对比性差异:

1.乳腺投照前触诊及询问病史的差异

乳腺疾病的临床触诊及询问病史在日常的疾病诊断工作中非常重要,乳腺随月经周期的不断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变化,乳腺检查的最佳时间是在月经来潮后一周左右,在此时期,乳腺变化最小而易于检出病理性变化[1]。我们在进行钼靶X线检查前应详细地询问病史,常规触诊,对于较大肿块、有溢液、乳腺疼痛或疼痛敏感等患者要明显减轻加压的程度,部分乳腺癌患者因不恰当地加压而致扩散速度加快,特别对于有植入假体的患者在进行摄影的过程中更应谨慎以防造成假体的破裂。

2.乳腺大小和形状的差异

乳腺的大小和形状因人而异,乳腺摄影所显示的范围决定着对乳腺疾病的诊断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患者乳腺较小时,CC位投照时,患者胸廓紧靠摄片台外缘,胸稍前倾,用手自患者胸前自上而下下压乳腺,将乳腺最大范围地置于摄片台上,同时启动压迫器,患者感觉有压迫感而不甚疼痛为适度。乳腺较大时,斜位投照时在尽量不影响腋窝软组织的投照条件下,将乳腺上托,使乳腺尽量置入摄片台范围内,使乳腺下象限的软组织完全包括在内。而不因下象限的部分组织图像缺如影响诊断或浪费时间而重复摄影。

3.对乳腺加压的差异

压迫是提高乳腺摄影质量的重要措施,主要原因为:(1)使散射线减少,提高影像质量;(2)使乳腺密度均匀;(3)使重叠的乳腺结构分离,病变易于显示;(4)使乳腺组织软射线量减少;(5)使胶-片距缩小,几何模糊度随之降低;(6)使组织固定、防止移动。因此乳腺摄影时,必须用压迫板对加压,造成均匀一致的厚度后再曝光,在摄影中应尽量使两侧受到的压力相等,如果压迫厚度欠均匀,造成曝光不均,就会影响摄影质量,较大且致密的乳腺不宜强力加压,对急性期炎症、炎性乳癌等适当加压。

4.乳腺投照条件的差异

一般情况下乳腺实质密度随年龄的不同而发生不同变化,一般投照条件为25~32KV,40~200mAS,曝光时间为小于2秒,我院应用的是芬兰PLANMEDSophieClassic乳腺X线机,当患者的乳腺大小及年龄适中,一般选用高级自动曝光控制—AAEC,当患者年龄较轻或者患者的乳腺密度较致密时,应用高级自动曝光控制,系统有时会报错—曝光无效或曝光时间过短,图像曝光时间不足,因此图像显示不清晰,这时大多应选择自动曝光控制—AEC,适当提高曝光的KV量然后曝光。在乳腺X线摄影的实际工作中,首先应确保AEC即自动曝光控制(automaticexposurecontrol)的正常工作状态。在不影响照片影像质量的情况下,选用AEC装置的autotime模式即半自动(手动KV,mAs自动,即autotime)曝光,适当提高kV,可减少摄影剂量[2]。

5.乳腺投照时病变部位的差异

在实际投照工作中,对于一些乳腺病变所有投照往往不能全部显示病变的全貌,这是因为乳腺的投照范围有一定的限度,如近胸壁的病变有时易漏诊,结合乳腺的CC位及MLO位可明显提高乳腺疾病的诊断率。有学者指出MLO位是乳腺癌最有价值的摄影位置,乳腺癌普查时可只照MLO位[3],实际乳腺摄影工作中,CC位做为MLO位的有效补充,特别是对于内侧乳腺组织的显示比较清晰,两者作为乳腺CR摄影中的常规,可明显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

6.乳腺双侧对比的差异

在实际工作中应常规进行乳腺双侧对比摄影,一般情况下,双侧乳腺大小及实质结构基本一致,乳腺双侧对比摄影有利于双侧乳腺病变密度、部位、性质进行有效对比,从而有效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7.腋窝软组织的投照差异

腋窝软组织的正确投照为乳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间接依据,部分患者腋窝软组织投照可以见到正常淋巴结影,正常腋窝淋巴结在乳腺钼靶X线片表现为中央密度稍低、周围厚度较均匀的环形影,密度介入脂肪和胸大肌之间,淋巴结中央的低密度影为淋巴结门的影像,乳腺腋窝转移性淋巴结主要表现为淋巴结密度的改变,与其大小相关性较差,当腋窝淋巴结发生密度增高,实变,实质厚度不均,肿大淋巴结出现边缘模糊或晕圈征,为转移性淋巴结[4]。钼靶X线片对判断乳腺腋窝淋巴结转移有明显优势,腋窝软组织的投照同时也为腋窝副乳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8.部分患者局部加压摄影的差异

临床扪及边界较清楚的肿块或结节,位置较深或位于边缘的病变,常规摄影显示不满意时,应进行局部加压摄影,可以明显提高诊断正确性,减少漏诊及误诊[5]。

不理想的乳腺X线摄影检查往往会延误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越来越多的病例分析表明:成功降低乳腺癌的病死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早期发现病灶,我们应该尽量将乳腺X线摄影做到最佳,克服不佳X线摄影如:投照位置不当、遗漏腺体组织、投照条件不足等,获得高质量的乳腺组织图像,为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提供高质量、有价值的资料。

参考文献

[1]鲍润贤.中华影像医学.乳腺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2.

[2]宛然,武春雪,刘澜涛,等.乳腺摄影降低辐射量的优化选择[J].放射学实践,2008,23(8):838.

[3]吴恩惠,鲍润贤.中华影像学乳腺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

[4]贺斌,张克云,等.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X线诊断价值[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7,16(4):167.

[5]裘华兴,张建英,蒋宁,等.放大摄影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6(11):455-457.

上一篇:一例创伤性膈肌破裂致胸腹联合伤患者的护理 下一篇:亚硝酸盐中毒急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