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技术院校实践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时间:2022-08-04 05:27:58

我国职业技术院校实践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摘 要:职业技术院校进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推动技能型、实用性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我国的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职业技术院校以及企业(行业)为此做了大量的实践,专家学者们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据此,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对实践教学的相关概念、国内外职业技术实践教学现状以及我国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最后指明了研究中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职业技术院校;实践教育;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8.081

1 相关概念

与职业技术院校实践教育相关的概念主要有: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职教集团、校中厂、厂中校等。

1.1 产教结合

产指生产、产业,教指教学、教育。产教结合,在微观上,是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相结合;在中观上,是职业技术教育行业与其它生产(服务)行业企业的合作;在宏观上,是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的结合,解决职业教育的基本定位、基本培养目标,从而解决职业技术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脱节的问题。

1.2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即职业技术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在微观上体现为具体的职业技术院校与相关的行业、企业进行的特定项目的合作。从企业来讲,解决企业的劳动力来源、人才培养、企业文化传播、企业价值认同等问题。从职业技术院校来讲,解决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开发、学生实验实训、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等问题。校企合作是职业技术院校培养高技能、实用性人才的关键。

1.3 职教集团

职教集团是指以职业教育机构为核心,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相关研发机构为主体,以新建、联合、并购重组等方式组建的责任共担、利益共享、资源互补、共同发展的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团体,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最大限度的提高职业教育的运行质量和办学效益,赢得竞争优势,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1.4 校中厂

校中厂是指在职业技术院校校内设立工厂、车间或者服务场所,具有一般企业的生产、服务职能。其具体形式有:校办工厂、政府指令学校举办的部门、校企合作共同组建的工厂(服务部)等。其共同的特点是,校中厂的场地都是由学校提供,学校作为重要的主体之一,不同程度的参与了其中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是一种既具有生产特性,又承担教学实训任务的特殊企业,是生产型校内实训基地,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1.5 厂中校

厂中校是指在企业里设立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技能的场地。利用企业场地共建课堂,利用企业设备共建实训室,利用企业生产车间完成项目实习,共享企业先进设备资源。提高职业技术院校培养质量。

2 职业技术院校实践教育现状

2.1 国外职业教育实践

在国外,澳大利亚、德国、英国、日本等国的职业教育模式较为典型。

与行业密切联系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一个鲜明特色。在国家教育机构的协调下,澳大利亚成立了全国性的或者地方性的行业培训咨询组织,其中,全国性的行业培训咨询组织有20多个。这些组织的主要成员为行业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都很扎实的有名专家。他们全程参与职业教育政策、体系、结构的设置,甚至参与技能标准、专业开设、课程设置、教材开发等环节。此外,他们还在行业企业信息、院校培养之间做好沟通协调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帮助职业院校培养学生职业技能。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显著特色。“双元制”里的双元分别指职业技术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它是由国家高层立法支持、校企共建、产教融合、符合德国特色的一种成功的职教模式。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文化、理论知识,在企业里学习职业技能,每一学期都有文化、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学习,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到企业里进行实践检验、熟悉、巩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为德国高端制造培养了大量的高技能人才。

“三明治”式培养是英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其主要环节是学生一年(或两年)在职业技术院校学习,一年在企业进行实际技能培训,再一年又回学院学习。通过这种培养,学生既学习了理论,又掌握了实际技能,还可以在最后一年的学校学习中获得技能和理论的提高。

日本重视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明确了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日本认为:只有企业自己才知道需要的人才规格,因此,企业自己主办职业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合自己需要的技能人才,因此企业办职教是日本职教的特色。

此外,新加坡的“教学工厂”职教模式也是世界主流职教模式之一。

2.2 我国职业教育实践

2.2.1 相关政策

“产教结合”最早出现于1991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1994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1996年《职业教育法》、199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提到了职业技术院校在进行技能人才培养时,应该着力于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共同担当培养适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的责任。

2.2.2 我国职业教育实践模式

顺应职业技术教育要求,我国众多的职业技术院校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其实践模式主要有以下一些分类:

从实践教学基地所处位置来分,有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从实训基地所属主体来分,有以学校为主体的校办企业(校中厂)、以企业为主体的企中校(厂中校、校中厂)、校企合作订单班等形式。从人才培养模式来分,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作品(成果)导向式教学模式、准就业的产教结合模式、技术服务型产教结合模式等。从职业技术院校实施角度来分,有校企合作模式、订单培养模式、校企融合模式、校办工厂模式、微企合作模式、工作室模式等。

2.2.3 我国职业技术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众多的职业技术院校积极的进行实践教育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国职业技术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依旧很多。

首先是校企合作层次低,企业的积极性不够。目前总的来说是学校热,企业冷的局面,产教融合的点、面、层次都还很低,企业愿意参加的不足50%。其次是职业技术院校资源有限,实践教学水平低,真正的双师型素质教师、实践设施设备、校外合作资源都不足。第三是国家的政策法规不健全,虽然相关政策文件、法律法规出台不少,但大多拘泥于指导意见,具体的举措欠缺,对于企业,激励不足、制约不够。

3 我国职业技术院校实践教育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3.1 企业(行业)在职业技术院校实践教育中的具体收益

职业技术院校作为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者,理论知识储备充分,实践技能却很不足,而这正是企业(行业)的优势。职业技能人才既需要掌握充分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实践技能的锻炼,因此职业技术院校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行业)的参与。但是目前我国企业(行业)参与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很低,企业(行业)没有认识到自身参与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学者们在挖掘企业(行业)参与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对企业(行业)价值上也不充分,一般都是对获益的方面采用定性分析,泛泛而谈,不甚具体,如果能从定量方面进行价值的分析,用数据让企业明白他们的价值,效果应该更好,这样他们自愿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这应该是今后研究有待关注的方向。

3.2 政府具体的政策支持措施欠缺

关于职业技术实践教育,国家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出台了很多的法律法规和文件,提倡和鼓励职业技术院校与企业(行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提高职业技能人才的质量。但是纵观相关规定、文件,倡导性鼓励性的多、强制性的少,指导性的多、可操作性的少,偏向学校的多,偏向企业(行业)的少。加之企业(行业)认为人才培养是教育部门、学校的事,与己关系不大,因此参与的积极性不足。针对企业(行业)参与热情低的情况,可以着重于如何提高企业(行业)积极性的具体方式方法、甚至可以通过政策法规的强制性,支持、鼓励或者约束企业(行业)深度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此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完善。

总的来说,我国职业技术院校实践教育,在各级政府、学校以及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培养了大量的职业技能人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者、理论研究者以及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的继续努力,促进更高质量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以推动我国更快的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参考文献

[1]赵伟.产教结合风正帆悬,校企合作波澜壮阔[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

[2]万玉文,李春萌.职教集团产教结合探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S4).

[3]程蓓.“厂中校”、“校中厂”交互模式下教学工厂建设的探讨[J].当代职业教育,2013,(4).

[4]胡丽霞.职业教育产教结合问题研究文献述评[J].新课程研究,2012,(4).

[5]周劲松,温宇.区域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政策需求与机制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10,(10).

[6]刘余印,雷萍.运用产教结合模式加快职教发展[J].江西教育,2011,(9).

[7]马铮.德、日、澳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3).

[8]倪祥明,马中秋.“校中厂,厂中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萍乡学院学报,2010,(6).

上一篇:财政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对策研究 下一篇:制娱自乐 让生活歇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