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时间:2022-08-04 05:27:44

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在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中小企业成了各国经济的基础和社会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成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繁荣稳定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已经逐步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中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其中融资问题己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即中小企业无法根据自身企业发展的需要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要求来筹集资金并相应地调整企业的融资结构。造成融资困难的原因很多,既有国家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银行方面的原因,更有企业自身方面的原因,尤其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不健全更是制约了中小企业进行融资。

一、我国信贷担保体系现状

1.结构性缺陷。我国目前的信贷担保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政府担保和民间资本性担保发展不平衡,在机构数量和担保金额上,政府担保的份额过高,互助担保和商业担保的比重严重不足。截至2003年底,全国已设立各类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近1000家,共筹集担保基金约300亿元。但是,这些机构大多属于政策性担保机构,规模过小,缺乏科学的管理和风险补偿机制,作用十分有限。而在运营机制、业务操作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的互助担保和商业担保机构太少,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

2.经营性缺陷。信贷担保体系的经营性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出资分散,规模过小。许多地方政府按县区设立担保基金,有些基金只有几百万,大部分企业互助基金规模小,很难得到银行的信任;二是资金来源单一,缺乏资金补偿机制。大部分地区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主,地方财政担保基金大部分是一次性的,缺少资金补偿机制;三是缺乏专业队伍。不少地方政府出资的担保机构是由政府官员担任,不熟悉担保业务;一些分散的企业互助基金因缺乏专业人才管理和运作,也难以开展担保业务;四是担保基金的运用问题。根据现行规定,担保资本金的运用只能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在目前低利率的情况下,存入银行可以保证资本金安全性,但不能实现增值;五是政府干预过多。尽管中小企业担保管理办法中提出要减少行政干预实行公司化运作,但是,有一些地方政府认为,我出的钱就要我说了算。因此,部分地区仍然存在领导定项目、担保公司担保的现象,往往由于决策失误造成大量的呆、坏账,从而拖垮担保机构。

3.缺少对担保机构的法律规范。我国199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简称《担保法》),但该法是规范担保行为而不是规范担保机构的;1998年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试点以来,国家经贸委和财政部分别了有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管理办法,但是仅停留在政策性文件层面,且内容不够完善。毋庸置疑,相应法规的滞后,已成为我国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瓶颈。

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思路

作为政府推动和扶持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其主要作用是引导社会资本特别是银行资金流向中小企业,引导商业担保机构和企业互助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要以“借提供信用保证,达到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目的”为出发点,开展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推动整体信用水平的提高。形式上主要采取“一体两翼”的模式。其中“一体”指地市-省-国家“三位一体”的国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和中央财政拨款,地市是担保体系的基础,也是发展的关键环节,省、国家是城市担保的保证和分散风险的载体。“两翼”则是指企业互助担保与商业担保两种民间担保方式。另外在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及其风险补偿机制。一方面,在增强政府出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服务功能的同时,鼓励各种社会资本进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市场,建立企业互助担保与商业担保两种民间担保方式,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引导担保机构充分发挥服务职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为有市场、有效益、信用好的中小企业开展担保业务,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等问题;另一方面,为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各地区可根据实际,逐步建立主要针对从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担保机构的损失补偿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区域性再担保机构,以参股、委托运作和提供风险补偿等方式支持担保机构的设立与发展,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征信、风险补偿机制。

2.完善担保机构税收优惠等支持政策。一是继续执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2000〕59号)中规定的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三年营业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进一步研究完善促进担保机构发展的其他税收政策。二是为促进担保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对主要从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担保机构,担保费率实行与其运营风险成本挂钩的办法。基准担保费率可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50%执行,具体担保费率可依项目风险程度在基准费率基础上上下浮动30%-50%,也可经担保机构监管部门同意后由担保双方自主商定。

3.切实为担保机构开展业务创造有利条件。一是担保机构开展担保业务中涉及工商、房产、土地、车辆、船舶、设备和其他动产、股权、商标专用权、专利权等抵押物登记和出质登记,凡符合要求的,登记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为其办理相关登记手续。担保机构可以查询、抄录或复印与担保合同和客户有关的登记资料,登记部门要提供便利。二是登记部门要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积极推进抵押物登记、出质登记的标准化和电子化,提高服务水平,降低登记成本。同时,担保机构办理代偿、清偿、过户等手续的费用,要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减免。在办理有关登记手续过程中,有关部门不得指定评估机构对抵押物(质物)进行强制性评估,不得干预担保机构正常开展业务。三是各部门和有关方面按照规定可向社会公开的企业信用信息,应向担保机构开放,支持担保机构开展与担保业务有关的信息查询。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互联互通机制,实现可公开企业信用信息与担保业务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四是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法律体系。目前,关于专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市场准入与退出、担保人员从业资格、信用担保机构财务及内控制度、担保业务范围和种类等问题尚无明确法律规定,不利于担保业的规范发展。为此,应当抓紧制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规范信用担保机构的准入、退出及内控制度,明确信用担保机构的行业定位及职能,进一步促进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规范化发展。

中小企业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融资困难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信贷担保体系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担保机构的数量、担保基金的种类和规模都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担保机构的运作与管理不规范,这些问题极大地限制了担保机构作用的发挥。为此我国在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完善担保机构模式及其风险补偿机制,完善担保机构税收优惠等支持政策,切实为担保机构开展业务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廊坊分行霸州市支行)

上一篇: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 下一篇:论建构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