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作风建设发言材料范文

时间:2024-02-23 17:39:03

加强作风建设发言材料

加强作风建设发言材料篇1

绿色智能建筑以开敞大空间结构为主,采用钢结构、框剪结构、框架结构等形式,大空间结构能够灵活的布局各功能区;在视觉环境上较好,空间简洁美观,内部空间舒适、立面色彩宜人;为功能用房及综合布线留足空间,例如设备间、管道敷设空间、强弱电竖井及配线间等;屋内的净高不小于2.6米,保证一定的层高,走廊高度不低于2.3米;屋顶设计中采用绿化措施,对太阳能也应该合理的进行利用。

2建筑护结构设计

根据国家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对建筑护结构进行设计,如果建筑的节能要求高出国家标准,那么在设计的时候应该具体进行节能效率的计算,对窗墙面积比及体型系数进行控制,使其达到国家及地方节能设计的标准,需要注意的是大面积的玻璃墙不宜设计在建筑的北向和西向。进行建筑外墙隔热设计和外墙外保温设计时,采暖房间及非采暖房间的隔墙要设置保温层;外墙外保温体系选择时,要在外墙表面使用热反射涂料。屋面的隔热、保温设计时,首先要采用屋顶绿化及遮阳措施,如果是住宅屋面,则应该考虑通风降温措施,平屋面尽可能的设置架空层,坡屋面可设置阁楼;公建平屋面以选择浅色屋顶体系,并涂刷热反射涂料。在地下车库以及不需要采暖的房间进行设计时,地下室的顶板应该设置保温层,悬挑部位的房间及首层架空的建筑底板也应该设置保温层。在进行整体设计时,应该考虑提高幕墙、外墙的热工性能,玻璃幕墙尽量采用添加惰性气体的中空玻璃和真空玻璃,也可以在玻璃窗外铁透明反射膜或者涂刷透明隔热涂料;外窗设计时,外窗的开启及施工时,都应该保证建筑的气密性,外窗的气密性应该满足GB/7106及GB/T7106中关于气密性的要求。

3建筑室内环境设计

(1)建筑遮阳。对建筑进行遮阳设计时,要考虑到玻璃材料的遮阳性能,一般情况下,在建筑的南向、西向的外窗,玻璃采光顶及玻璃幕墙等处应该采用外遮阳措施,可调节式外遮阳是最佳的选择。同时,还应该考虑到房间的日照要求及标准。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在建筑的南向及西向可以种植高大的乔木,还可以种植墙面绿化植物,利用植物来遮挡阳光,实现遮阳的目的。

(2)采光与日照。进行单体建筑设计时,对日照的判断应该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如果是住宅建筑,日照应该满足GB50108规范及地方相关规定中的要求。进行建筑设计时,根据GB5003-2001标准要求,计算窗地面积比,如果比值较小的时候,对房间的采光系数应该进行计算。应该对建筑内部的自然采光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加强,例如采用屋顶天窗、天井、中庭等可以有效的加强内部采光,此外,在外窗设置散光板、反光板等,也可以将室外的光线引入室内。对于地下空间而言,也应该采用多种方法来加强,可以将地下室设计为半地下室,能直接开窗采光,可以设计下沉式庭院,或者使用采光天窗、窗井等方式来获取自然光线。

(3)通风换气。如果是群体建筑,那么各建筑立面要朝向夏季主导风向,而主要的房间要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建筑的剖面设计、平面空间组织及门窗的设置,要满足室内自然通风的条件,在夏季如果室外温度低于28摄氏度时,首先采用自然通风降温的方法,如果夏季室外温度过高,要防止热风大量进入室内;开窗的面积应该满足GB50352-2005通则中的规定,开窗位置应该满足穿堂风的形成要求,最好是选择在周围灰尘少、污染小、空气清洁的地方,如果是高层建筑,还应该考虑风速对窗户的开启方式的影响。

(4)隔声降噪。进行总平面设计时,如果单体建筑对噪声不敏感,那么可以将其安排在小区的,小区内不应该有交通干线贯穿,如果建筑距离城市主干道比较近,要加强窗户、墙体的隔声性能,可以采用广告牌、阳台板等措施来阻挡交通产生的噪声。如果对高噪声比较敏感的建筑,尽量不良邻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将噪声源设置在地下;在设备的选择上,应该尽可能的选择低噪声设备,在设备、系统、机房、管道处,应该采取有效的消声、隔震、减振措施;对于民用建筑而言,室内背景噪声及墙体隔声性能要满足GBJ118-88规范中的要求,可以采用阻尼板、弹性吊顶及浮筑楼板等措施;医院、学校、旅馆、住宅的门厅,走廊的顶棚及墙面最好采用吸声材料,大型建筑应该采用吸声顶棚,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降低人为噪声的影响,如果空间面积较大,且人员流动较大的空间,吸声顶棚面积应该占据顶棚总面积的75%以上。

(5)室内空气质量。由于建筑材料中,很多都含有有害物质及放射性物质,所以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该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对于人员密度变化大或者是人员密集的区域的空气质量监测,监测系统应该具备检测进风、排风的工作性能,最好能与室内空气污染监测系统兼容,这样就能够实现自动调节通风系统的功能,对室内主要功能区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进行实时的采集与分析,如果浓度超标,实时进行报警。如果房间功能中,存在污染的问题,可以单独设置排风装置;如果是公共建筑,且设置有吸烟室,应该单独设置通风系统;在进行室内装修的时候,计算综合污染物含量,防止过度装修,人造板材、壁纸、胶粘剂、化纤地毯等尽量少用,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添加有甲醛树脂的产品也应该严禁使用。

4无障碍设计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每一个部位的设计都应该满足JGJ50-2001规范要求,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最大限度的提供方便;如果是新建住宅,在设计时,应该安全根据无障碍模式进行设计和建造,对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应该根据方便程度和低代价进行考量;对于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建筑而言,应该设置无障碍席位及陪伴席位;在无障碍通道及无掌握设施附近应该设置醒目的标志牌;如果是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应该一次建设到位。

5建筑节材

对于装饰用的格栅、飘板等构件,应该与导风、遮阳等功能相结合进行设计,在设置时,充分的考虑风能、太阳能的最大程度利用的问题,大量的纯装饰性构件不宜设置。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首先是要考虑建筑的使用寿命问题,对于门窗、墙体等结构材料最好选择可重复利用的材料。如果是商业、办公建筑,出于对室内分隔灵活性的考虑,在隔断材料的选择上可以选择轻质的、可重复利用的材料。根据建筑所在地的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在满足安全性、环保性要求的基础上,可选择利用废弃物作为原料生产的建材,例如粉煤灰、海泥砖等墙体材料,废纸作为原材料生产的保温材料,麦秸秆作为材料制成的装饰材料等。生态城市的建设方式仍然是以商品化的方式呈现的,对工业化产品的使用应该提高,降低现场作业,采用干式施工方法,尽量的采用商品预拌砂浆和预拌商品混凝土。在建筑质量得以保证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地方建筑材料,不管是主体结构还是局部构件,应该优先选择地方材料。土建与装修工程可以进行一体化设计施工。

结语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绿色智能建筑在建筑行业的道路也越来越宽,在设计与施工中的要求也更高。就建筑学而言,受绿色智能建筑的发展所影响,在设计方案的制定、施工图纸的设计等方面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更注重环保、节能的思想,只要从各个方面遵循绿色智能建筑的设计要求,其发展之路也必然越来越宽广。

加强作风建设发言材料篇2

论文关键词:服装材料,服装设计,设计理念,服装语言

在无数年传统的设计理念中,材料学是设计师必备的课程,服装材料一直是制约和引导设计师设计作品的主要因素之一,服装材料作为服装本身最直接的载体,从诸多方面影响着设计作品的最后效果。原始文明时代,人们着装能使用的材料是有限的,树叶、兽皮等原始材料都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经过简单加工、处理后直接着身。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服装材料有了明显的改变,从原始材料不断演变成后加工材料,织物、合成纤维、化学纤维等服装材料不断涌现市场,给了服装以不同的表达方式,人们的思维观念在服装上得到了更大的体现。不同的材料诠释着不同的服装语言,材料的机理往往也限定了服装最后的成衣效果,给了服装设计师一个导向,但同时也限制了服装设计的思域。

在时代的变迁中,不同时期的服装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烙印,希腊和罗马文明中优雅、流畅、简洁的时代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欧洲14世纪中叶繁琐、高贵、华丽的宫廷着装一直影响着现代的设计师;以及中国大唐盛世时期百花齐放的服装文化在世界服装文化史上都影响深远。在这些设计中不但体现了当时的经济、文化,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的工业文明,工业的发展直接影响了服装材料的再创造,高速发展的现代工业不断革新了服装材料的外在形式,开阔了服装设计的视野,让服装的表达形式更丰富多彩。

20世纪中叶,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人类文明进入数字化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演变,工业与科技的迅猛发展,绚丽的图像处理技术逐步升级使服装超越了地域和空问的限制,设计趋向国际化,这给了服装设计师一个全新的平台,天然织物、合成纤维、化学纤维已经满足不了服装设计师们对艺术作品的追求,服装材料走向多元化。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并给予充分的实现,对于设计师来说已不再是天方夜谭,设计师利用先进的设备与工艺,更大限度地改变着材质的外观,为了让设计作品更加生动,设计师们把其他领域的技术运用在服装设计中,水洗、磨砂、漂染、旧处理、甚至是烧烙、焊接、模制等等,使许多材质重放异彩,服装设计与服装材料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纵观国际服装史,凡优异的设计师在设计理念和材料的后处理技术中均有独领风骚之处,约翰·加里阿诺的建筑风:注重服装的结构,在人体的基础上结合建筑的设计理念诞生了多种服装式样。三宅一生的褶皱风:褶皱之美是其设计作品中的要点,设计作品所选择的素材通常不拘一格,外观造型自由而奔放,他的作品常常来自未知的源泉,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他设计的服装形态差异很大,但总是充满个性的灵光,带着无拘无束的解放感。“坏小子”亚历山大·麦克奎恩的颓废风:对于典型的时尚无政府主义者麦克奎恩来说,咄咄逼人的挑衅是其设计的基本要素之一。胡塞因·查拉雅曾设计出一款可以变成桌子的裙子,只需要按一下弹簧。Junya Watanabe的衬衫只能让人歪着肩膀穿。比利时设计师马丁·马吉拉体现了忧郁的北欧人的审美特点,在他手里,解构作为一个非学术意义上的术语,给我们从截然不同的角度审视极端主义时装带来一丝睿智的色彩。这些人无一不是思想解放主义和材料后处理中的佼佼者,他们广泛运用不同材质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打破了地域、时间、文化、材质和设计领域之间的束缚,更清晰的表达了服装语言,明朗化了设计风格,异军突起,紧紧抓住人们的眼球迅速占领服装市场,演绎着一场又一场服装大戏。

中国评论家杨世杰曾说过:“一般好的设计就是三个范畴,一个是时代性意义,一个是机能性,再来是造型。不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还是家具设计都一样,都具备这三个范畴。而时代性意义表现得最彻底、最完整和最及时的可能是服装设计,因为它不断地在吸收时代的讯息,不断地从时代讯息解析出一个理念表达出来。”数字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服装设计师们像海绵一样迅速吸收着时代气息并把他们扩展到服装语言中,他们已经不再仅仅看着材质寻找灵感来设计服装,观念和材料共同推进着服装事业的发展,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体现。设计理念和设计材料共同成为了服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设计方向大致可分为一下四种:

一、 运用纯天然织物材料诠释自然设计理念

时代的进步为人类的生存大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污染和资源的枯竭已经开始威胁到人们的生活,绿色环保材料被重新提倡,纯天然服装材料在花俏的服装市场中重新占据一席之地。简洁、优雅、干净的设计风格被很多人喜欢和接纳,简约风格让人无论是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很舒服,可以缓解快节奏生活中的压力,相信这种设计风格在未来的服装设计中仍将继续发展。

二、 强调理念,加工或寻找新材料诠释设计思想

新的时代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强调理念设计,曾经高高在上的世界级大品牌如纪梵希、迪奥等纷纷放弃原有的纯高雅路线,代表设计师约翰·加里阿诺不断的尝试不同的材料、不同的风格,甚至是改变原有材料的特有本质,让独特感十足的设计风格占据主流市场,设计师们开始求新、求变,打破以前的束缚,寻求细想解放,让人们从服装语言中重新感悟世界、感悟人生。

三、 打破原有的结构设计,运用结构重组诠释自由设计

多年来,人体工程学对服装设计的结构设定了一些特有的规律,服装毕竟是为人体服务的,它最原始的功能性就是遮体、御寒,所以尊重人体工程是设计师们一直注重的服装设计特点。当一种结构被多年运用以后,难免会产生腻烦、叛逆心理,设计师们开始寻找新的结构特点,打破原有工程学的特性,进行结构重组,主要体现在褶皱和省位的改变。

四、 仿生、跨领域模拟设计

从制作飞机开始,人类始终羡慕生物界中其他生物的生理机能,服装设计中对仿生学也相当热衷,并对设计领域中的其他设计方向展开模仿。桌子、椅子、吊灯、建筑物等等都成为服装设计中艺术形态展现的对象,让人们的思域大大扩展,设计思路空前开阔。

服装材料艺术已经渗透到服装设计的方方面面,从头饰、首饰、包饰、鞋饰和化妆,服装材料的创新必须站在新的高度,采用新思路,实现多维设计,发挥服装材料的独特魅力。未来的服装设计方向应是突出表现个性为主的独特风格,同样起关键作用的服装材料的创新也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服装设计与材料设计相得益彰才是未来服装的发展趋势,二者相互制约、相互推动,从而为引导时装潮流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元风.服装设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童晓晖,李 一. 浅谈服装材料变化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J]. 纺织科技进展.2008. (4)

[3] 李春菁.服装材料的再创造[J].服装设计师.2004.(4)

加强作风建设发言材料篇3

【关键词】暖通;施工;存在问题;处理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要求除了是生存空间外还要求能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从而居住设施更是需要提升,因此在选择住宅时,建筑物的暖通装置也成为关键的参考根据。如果质量不符合要求,在建筑物进行装修之后,很容易出现二次返修问题。供暖施工技术不合理将严重影响地板表面的平整度导致裂缝现象的出现。而通风设施的施工技术也对在厨房或者卫生间等含有热水器或者油烟的地方的通风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暖通设施质量的提升,也有利于解决建筑物中暖通安装不规范、不美观、容易带来运行障碍的问题。

1.建筑工程暖通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1.1 施工材料不良

即未把好材料采购关,施工建筑施工单位在购买材料的过程中,缺乏对材料品质的检验,或是为了节约成本,购买价格低廉,质量差的材料。从而导致所用材料的质量与设计要求不符,进而引发系列质量问题,甚至还会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

1.2 施工过程出现的技术问题

缺乏对建筑供暖施工前的事先调直检查,忽略管道空墙洞堵塞环节,对管道坡度的设置的把控未精准,使得在安装管道支架时位置或者高度间出现偏离或较大差距,导致了管道局部拱起或者下陷,使得供暖干管的坡度变小或者形成了局部的反坡现象,进而严重影响到建筑暖通系统的正常运行。

所以,必须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不能随意的改变施工设置的数据以及出现支架间的混用现象,否则会导致低灵活度的管道难以顺方向的转换而发生应有的伸缩作用,也易导致管道下坠,同时填充绝热材料的填充效果既会对暖通设施的外观造成影响,也会对暖通设施的保温效果造成影响。

1.3 不按标准进行测量,不符合规范

施工测量技术主要是指针对散热器支管管道下料时进行的计算测量。表现为对散热器支管管道的下料量进行计算的时候不准确,导致施工后散热器的支管坡度跟标准规范中的坡度不符。或者在测量、计量程序中存在差异及中心线位移,致使干管以及立管两处的甩口地点形成了很大程度的差异,这将严重影响建筑施工的速度以及准确度,也会增加竣工后的维修时间和维修造价。为此,测量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进行。

1.4 施工图不明确

施工图纸控制施工标准,图纸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施工质量,设计施工图时,一般只会标明主要暖通设备定位的尺寸,却没有标明各种水管以及风管的标高或者定位的尺寸,在这种状况下如果不开展建筑图纸的审核作业,会使各工种间出现矛盾,严重影响建筑物品质。所以我们在设计图纸时一定要避免这些问题,这样不仅仅会减少施工中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更能发挥施工图纸的功效。

2.如何做好建筑暖通施工工作

2.1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暖通施工建设中的任何材料都需要郑重把关,特别是大件的管材、管件、散热器等主要建筑材料,都需出具符合国家要求的质量合格证书,材质的型号、规格、性能都要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以及具体工程的设计要求方可选用。

在建筑程序中,要对材料开展科学的运用,保证材料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避免出现浪费情况。购买材料以前,要进行材料质量以及成本的比对,选择信誉比较好的商家进行购买,不能因为占便宜,缩减成本而购买不合格的材料。

2.2 施工技术要点的控制

2.2.1 对于管道的安装

在进行暖通施工的时候应该先把散热器安装在墙壁上,然后再进行立管以及支管的安装。首先采取随量下料安装的方法,避免散热器的坡度出现问题;再者

安装之前要对管道进行调直,支架安装前必须按照管道的具体标高和坡度对支架之间的距离进行计算,确保管道的安装按照规范进行。最后不能强硬塞垫墙洞,避免管道的坡度发生变化。

2.2.2 支架的正确安装

支架安装作为建筑暖通施工的重要环节,由于各个支架的功能和尺寸不同,因此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准确掌握各类支架的确切功能,明确不同支架的功能差异,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质量意识,选择适当的支架严格按照施工图来执行,严禁随意更改或者调换支架的安装顺序。

2.2.3 严格控制通风系统的安装

通风系统是建筑暖通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暖通施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施工时务必要做好通风施工控制,以免发生施工质量问题。在对冷热媒管和风机盘管的连接时,应先将管道中的垃圾和污垢清除,保证管道的畅通,再进行管道的连接,防止过滤器发生堵塞现象。通风系统在安装的时候,很多都是明装的。如果制作安装不佳的话,会严重影响外观以及质量。

因此为了保证暖通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控制通风系统内部支架制作以及风管的安装工艺。首先,支架的制作质量要满足要求,安装质量也要达标,其次,风管的选材必须符合设计规范,所选管材的抗腐蚀性能要强,荷载力要高,这样才能保证风管系统的安全运行。

2.2.4 做好保温施工工作

暖通施工的关键也包括保温施工,保温工艺质量欠佳,则系统运行时会引起冷凝水滴漏,既浪费能源,又破坏系统正常运行。保温材料安装前,根据要求选用适宜的保温材料,而就空调冰冻的或者冷凝的水管而言,均可选用橡塑发泡型保温材料。在进行保温设置的时候,法兰以及阀门等能够独立进行拆卸的部位,要在其两端留一定的空隙,并用一样的隔热材料将两端填平,以确保较好的保温效果。

2.2.5 控制好测量计算

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干管和立管的甩口位置出现偏差,应该在施工之前进行准确的测量,尽量提高测量的精准度,同时落实好现场测量作业,以免造成立管与干管甩口位置偏移。同时要事先画好统一的标高线,确保同一场所的标高线误差应

2.3 加强施工人员的素质

在施工过程中,能发挥主动作用的是建筑施工人员。因此,应不断强化其施工质量意识,加强其审阅图纸的能力,加强他们对各个施工难点的控制,并做好准确测量放线。同时每个施工环节的难点都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核查,加强对其管控,从根本上解决施工人员所存在的问题。

结语

加强作风建设发言材料篇4

关键词:建筑;表皮材料;精细化设计

Abstract: The fine design of building skin materials refers to the architect with careful design,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mining architecture material to depth, so that the building skin to show its advantages, unique visual expression.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 material of the architectural skin design of increasingly high demand, its fine design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application. This paper simply discussed below is fine design of building skin material.

Keywords: building materials; epidermis; optimization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审美观念也越来越具有个体特征,对于建筑表皮材料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建筑各种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给建筑物的表皮设计带来了新的思维和方法,使建筑物的表面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异彩纷呈的特征,对建筑物的表面进行精细化的设计是其中的关键。下面本文就对建筑表皮材料的精细化设计进行简单的探讨。一、建筑表皮材料的应用

表皮材料是现代建筑表皮的物质基础,只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材料才你有效的对表皮进行设计。在古代,建筑表皮承担了维护和承重的作用,建筑物的表皮总是由建筑的体量来决定的,并且表现出这些体块的个性,表皮不能够展示出自己的独特性。

对建筑进行表皮处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例如我国古代雕梁画栋的彩绘等。虽然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建筑表皮已经从过去的承重结构中解脱出来了,但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对建筑的表皮处理一度被打入冷宫,对建筑的空间的重视程度远远的超过了表皮。但是在近年来,建筑表皮慢慢的又被人们重视起来,主要原因有:(1)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为建筑设计提供了各种可能性,建筑师不再像过去那样强调建筑物的形式,而是开始逐渐重视对表皮材料的使用和构造,通过对材料的设计变化,来创造新的建筑形式[1]。(2)传统的过于强调体块组合。建筑空间变化、平面形式的方法已经慢慢的退出了人们的视野。所以对建筑进行表面的精细化设计慢慢的成为了建筑师关注的一个方向和研究的课题。

二、建筑表皮材料的精细化设计

对建筑表皮材料的精细化设计就是指建筑师通过仔细的设计,来深度的挖掘建筑表皮材料的内在特性,从而使建筑物的表皮能够展现出其所具有的,独特的视觉表现力。对表皮材料的精细化设计,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建筑自身的角度,如建筑的性格特点、建筑的风格气质内涵和建筑的语言表达;(2)材料的角度,如对材料的划分、材料的比例尺度、材料的对比协调[2];(3)建造的角度,如混凝土的浇筑、砖的砌筑及干挂玻璃、石材、金属幕墙等。

1.从建筑自身的角度看

(1)建筑的性格特点也就是其个性的体现,除了建筑物的功能之外,主要通过设计者的艺术意图来表现的,建筑物的性格特点往往和它的功能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能够使某一种类型的建筑明显的和其它种类建筑进行区分。

(2)建筑的风格气质内涵按照建筑方式来分主要有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巴洛克建筑风格、洛可可建筑风格、园林风格、概念式风格等,此外还有现代主义风格、新古典主要风格、普通风格等多种区分方法,中国的建筑风格主要包含各种屋顶构造、斗工彩画、园林景物等。

(3)建筑的语言表达是通过材料的不同属性,例如通过材料的形态、色彩等表达建筑的语言。可以改变建筑物的形态,例如其量度上的变化,形态的扭曲、旋转、虚实的变化等;可以使建筑表现出不一样的色彩,使建筑呈现不变色或者变幻的色彩,而且还可以几种方法综合使用,加强其语言表达的效果,从而使其表达出和一般建筑不一样的语言。

2..从材料的角度看

除了比较精湛的施工工艺和比较巧妙的构造手段,建筑师还可以经过精心的设计,通过改变建筑表皮材料的划分和组合的方式,来展现建筑物的个性和形象。

(1)材料的划分的设计用单一的材料对建筑进行表皮装饰时,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可以通过一些的划分方式来避免这种情况。如某多层建筑物的表皮采用了比较单一的灰白色石材饰面,但是在建筑表面的立面上,窗户的长宽的长度都和窗洞的边长相同[3]。在水平方向和竖向的饰面就采用了不同的划分方法,在竖向的窗间墙的的饰面用了带状的形式,建筑表面在水平方向使表现出一定的延伸感;在横向的窗间墙上把原来的表皮分成了规则的正方形小格。

(2)在对材料进行组合时可以在墙上留下不同的间距,从而使建筑物的表皮上产生缝的感觉,建筑物的语言有时候可以通过缝来进行表达。某建筑物如下图所示,建筑物拥有比较独特的表皮,在建筑物的表皮材料的设计中,有意识的和窗的概念进行混淆,使得材料的距离在较小的时候可以看做缝,当距离大的时候又可以用于的采光,可以称之为窗。当由玻璃填充的缝和浅米色的石材贴面,交错在建筑物的表皮上时,缝往往被赋予了不同的涵义。建筑师通过表皮材料自己的距离,来进行缝和窗之间的转换,使得建筑物的表皮具有完整统一的感觉而又极具节奏感。

(3)材料的对比协调。通过对材料进行的组合和划分,建筑师还可以调整不同材料的质感和颜色,来增加建筑表皮的层次感。在实际的建筑中往往有相似的颜色材料,和不同的颜色材料进行搭配的现象。对于不同的质感材料的组合设计,有不同质感材料的叠加组合,也有不同质感材料的拼接组合不等多种方式[4]。

3.建造的角度

(1)通过混凝土的浇筑。用清水混凝土作为建筑表皮的材料时,对其精细化的设计可以表现在对支模方式和模具的材料的控制上[5]。建筑师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到其中施工的细节问题,例如施工中模板之间的拼接缝,和紧固模板用的螺杆,通过这些方法,在清水混凝土的表面上留下比较特殊的印记,使其表现出较为独特的浇筑肌理。

(2)通过砖的砌筑。在建筑物的砌筑工程中,砖常常用于构筑建筑物表面的砌体材料。对于现在的建筑物来说,砖墙渐渐的摆脱了其原有的作用,开始不断的扮演新的浇筑表皮的角色。建筑师可以通过砖墙表皮,来表现出强烈的集合形式感而凸显出其个人风格和浓烈的地域性的特征。

(3)干挂幕墙。除了以上的建造手段外,建筑师还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来表现建筑物的表皮。建筑师通过控制表皮材料的细部构造方式,使普通的表皮材料能够突破其日常的表达方法,呈现出其独特的风格和特征,干挂幕墙的建造就是其中比较明显的例子。建筑师可以对幕墙结构的了解和把握,打破龙骨架、幕墙材料之间的关系,使建筑表皮获得新的语言表达的形式[6]。例如马德里郊区的某建筑物表皮就是采用的干挂幕墙的装饰手法,将建筑物的用来固定骨架的金属构件和石材露了出来,使金属构件卡在石材的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煜煜生辉,表现出了非常好的装饰效果。

三、结语

建筑表皮材料的精细化的设计最近几年出现的新的研究课题,它提供了除了建筑物的形体结构之外的另一种建筑物的表现形式,它也促使建筑师开始从一个和原来不同的设计思路,来思考表皮材料和建筑之间的关系。通过不同的表皮材料,进行不同的精细化设计,可以创造出形形态各异的建筑物,大大丰富了建筑物的视觉美感。

参考文献:

[1]马雯.浅谈建筑表皮的情感化[J].山西建筑. 2010(17):45-46.

[2]顾勤芳,谈现代建筑表皮中的传统材料[J],山西建筑,2011(31):745-746

[3]胡晔旻,张灿辉,世博会所展示的建筑表皮材料之发展趋势[J],重庆建筑,2011(7):268-269

[4]张金歌,封心宇.现代建筑表皮材料的语言表达[J]. 中外建筑. 2009(07):32-33.

[5]孙凤明,武国平,王晓健,当代建筑师对建筑表皮原生性材料的探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1):245-246

加强作风建设发言材料篇5

关键词:“材料与表现”工作室;工作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168-02

目前各大艺术院校绘画专业教学中课程体系老化,为加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现代化的需要,根据高校教学改革要求,寻求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探索更加系统化课程体系。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实施专业工作室的教学工作室制无疑是学院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改革。

一、工作室创建的条件

美术院校工作室制教学由来已久,最早的工作室制教学可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导师工作室制的建立。至今,欧美各大美术院校依然延续这一传统――导师工室制,其随着时代变迁、教育理念的发展不断发生着变化。当代,国内外美术院校的工作室制是以艺术观念创新引导学生艺术创新,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思维的开拓;也有部分是以导师风格引导学生的艺术探索方向。我国最早的工作室制教学始于50年代中央美术学院,其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教学传统。这些专业艺术类高校工作室制的建设所取得的成果,让我们看到实施工作室制度的好处:教与学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有的放矢,真正从“学生”这个根本点出发,激发学生艺术想象力、创造力,丰富学生绘画语言,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启迪学生艺术智慧,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把教学效果直接展现出来,取得的教学成果也立竿见影,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教学工作室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l)基本的教学空间和资金;(2)形成多元艺术风格的雄厚的师资力量;(3)工作室预期的认可程度(它直接关系着生源的数量、质量,艺术交流的广度、深度,教学活动的开展等);(4)相当水平的学术交流能力;(5)具有一定规模的艺术信息库;(6)学生的一定程度的专业基础。

在工作室建立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强调艺术观念的开放性并帮助学生把个人观念具体化,我们的目标是:建构一个开放的思维框架,工作室的建立基本上满足学生不同角度的需求,在教学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发现最恰当的表现方式和传达方法,发挥个人优势,爱护,尊重处于萌芽状态中的艺术个性,充分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

二、“材料与表现”工作室创建的意义

欧洲的美术学院从十八世纪开始,就设有绘画技法课,而且有进行专门研究的技法材料工作室,在西方的美术教育中,材料与透视、解剖、色彩学同样为重要的学科。欧洲的美术学院的技法材料教学重视传授油画绘画过程中古人的经验,古代绘画大师的作画方法,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材料。徐悲鸿从欧洲回国办学后,教学中包含欧洲的透视、解剖、色彩,但不包括绘画技法材料,这其实是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的结果。受这些客观特定的历史条件所限,我国的美术院校在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方面注重素描与色彩造型等因素的训练和培养,在创作表现方面片面地强调作品的社会化宣传审美属性,而忽略了对艺术本体规律――材料技法学这一重要课题的研究和系统的传授。材料技法决定了作品的审美品质、品味和质量,学生得不到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与修养,就会造成先天匮乏,从而导致我们的绘画作品出现画面画法单一、艺术表现力不足,变色难以保存等等诸如此类不该发生的一系列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并阻碍了中国艺术品质向深层档次全面发展的步伐。

无论一个人的绘画感受、创作冲动从哪里来,绘画艺术说到底还是个创作过程。构成绘画语言的元素无论怎样丰富、复杂、变幻莫测,其根本要素总离不开三个基本点:造型、色彩、材料。就西洋画而论,造型语言和色彩语言无论从哪个方面都已被我国众多的艺术家进行过全方位的探索与实践,并被社会接受与肯定。为造型语言和色彩语言这两大系统审美价值的实现,材料作为载体在绘画中长期扮演着间接的技术角色。这就是材料在传统绘画中的位置。艺术家们在长期的创作中逐渐地意识到材料本身的审美价值及内涵的精神意义,把材料提升演化为造型艺术语言的主要地位。材料本体成为人们关注的直接思考与对话的重要形式,从而实现了物质材料自身强有力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家的创造价值。由此引发了架上画从二维艺术扩至多维艺术的重大突破,从而使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建立“材料与表现”工作室,我们强调学生掌握立体表达个人观念的技术能力,首先它意味着驾驭多种材料与技术的能力,即掌控媒介的能力,我们从坦培拉、热蜡画、传统间接画法,到现代综合材料语言和图片与装置,通过单元课程和选修课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要领和方法,为他们日后的选择创造一个开放性的基础。尤其在创作课程中,鼓励学生为自己观念的表达寻找新的表述方式和技术手段,从而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但前提是观念先行,注重怎样的思想决定怎样的行动,怎样的观念决定怎样的方法,事实上更加强调对方法论的研究。

工作室制教学的实施是美术学院教学改革迈出的关键一步。建立工作室制有着很大的优势:学习气氛好,工作室教师对工作室学生负责;师生双向选择的方式更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工作室有更大的教学自,更加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掘学生艺术潜力,有效引导学生艺术个性,利于艺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室制的实施将意味着教学结构、教学形式、教学功能、教师工作方法、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管理方法、教学经费使用等一系列教学机制的变化。工作室将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大纲。大纲中将明确工作室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体现出工作室不同的教学特色、艺术风格,不同的教学内容、传授方式。

三、绘画“材料与表现”工作室的定位

“材料与表现”工作室在借鉴国内外专业教学工作室制的优长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确立工作室学术定位,规范教学管理,根据工作室学术定位规划、培养师资队伍,逐步完善工作室制教学实施的各项条件,一定能扎实、稳健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改革目标。要形成工作室自己的学术特色,努力运作并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有个人艺术追求与教育理念的教师群体,形成一个有浓厚艺术氛围的教学集体,进行长期的孜孜以求的艺术实验、艺术实践。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艺术修养,深人钻研业务,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教育理念。在基本符合本工作室教学原则的前提下,可完全采用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工作室是一个集体,所以也需具备团队协作的精神和理念,从而生成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形成活跃的有学术理想的宽松自由的氛围,共同探讨、研究问题,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师生经过工作室的工作与学习因工作室的学术定位与教学理念的贯彻而形成自身的风貌特征。并且让教与学之间形成一种融洽、互动的良好关系,在教学中引导和训练学生的艺术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当代艺术探索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材料与表现”无疑是教学研究与发展的重心,围绕这一重心,无论是对艺术材料的发展还是独立的审美价值。都应从最优秀的传统艺术规律中系统地、充分地、扎实地进行研究实践和借鉴,并且倡导富于创造性的发展,这是确定材料与表现艺术学科在中国发展的根本。我们的教学选择是对材料语言规律的研究,对材料表现方法的研究。主张材料与表现既是物质材料的创造性运用,也是人文精神的表现方法研究,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艺术整体。精神穿透材料而存在,材料才具有生命力、创造力。

艺术作品的品质往往是由艺术家在创造时所遵循和所掌握特殊材料技法与主体审美意识的契合程度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加强材料与技法的学习和对系统原理的研究与试验,有利于学生在艺术表现语言方面进行多层次、多向性的选择。材料技法是绘画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工作室教学当中的材料课的实践对了解画种技术规范、体会材料传达出的微妙效果和了解画种的独特性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以文艺复兴早期绘画的材料技法学习为例,在教学精选出的经典作品图片中,由学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偏爱确定临摹对象,整个绘画过程严格按照传统规范进行操作,从制底到画的完成,体验鸡蛋坦培拉绘画在乔托前后两个不同时期的艺术经验过程,了解那个时代的审美判断标准和精神指向。然后,我们把临摹获得的经验与写生相结合,配合这一专题又做了一些可与油画衔接的其它坦培拉演变方法的小专题。所有的临摹或写生教学,都应将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创作能力和鉴识水平上。“要正确理解画家创造精神与材料技巧的正确关系;技法要为创作服务,画家也要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和创造技法,要学习方法又不能为方法所限制,掌握规律以后就要立足于创造。”(宾卡斯)

工作室独特的学术定位与教学理念是教学工作室制存在的生命线,它使工作室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能够自觉探索并实践本工作室的新思路、新方法。我系将积极探索,进一步明确“以学生为本”的宗旨,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核心,并据此来重新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管理方式和手段、模式。同时,我们把视觉观念的变革落实到教学实践当中,强调对当下艺术环境的敏感性,强调学生思路的开拓性和把观念具体化的综合动手能力,并将这一培养目标贯穿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真正落实培养有新思想和综合动手能力的人才为目标的指导思想。

湖南师范大学教研教改项目:《高等院校美术学专业“材料与表现”工作室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潘世勋.重要的奉献―宾戈斯教授在中国的讲学活动[J].美术,1988(2).

[2]潘世勋.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材料与表现―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材料表现工作室跟踪.2000.

[3]张元.油画教学・材料艺术工作室(上、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加强作风建设发言材料篇6

关键词:土木工程 工程管理 重要性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使得建筑行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土木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其质量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土木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问题,严重影响了管理的有效性,需要引起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

一.土木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1.保证工程整体质量

建筑行业是关乎民生的行业,是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都离不开建筑。土木工程作为工程建设的主体,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质量,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土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气候、天气以及许多偶然因素的影响,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就必然会影响施工质量。因此,要加强土木工程的管理工作,严把质量关,做好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细节的管理工作。例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随意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采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方式,或者不正当的手段进行施工,影响建筑的质量。因此加强对于土木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保证工程施工和使用安全

土木工程的安全与质量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质量不达标,安全也就无从谈起。加强土木工程的管理工作,可以杜绝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同时,还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隐患,及时进行解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对土木工程进行有效管理,可以保证工程的施工和使用安全。

3.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标志和直接体现,一个良好的建筑工程,可以体现出建筑企业对于工程施工的态度,以及企业的技术水平。如果建筑三天两头出现质量问题,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信誉就会下降,自然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如果建筑质量良好,造价合理,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必然会有所提高,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土木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安全施工意识

安全是建筑施工中一个永恒的主体,也是施工管理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部分。但是,在当前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缺乏安全施工意识,管理方面也往往忽视对于施工的安全管理,使得施工中存在着大量的违规操作现象,如高空作业不系安全绳,进入工地不带安全帽,对于临时电线私拉乱扯等,安全隐患众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影响了施工进度,也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2.缺乏风险意识

土木工程的建设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如暴雨、狂风等自然灾害,建筑材料价格上涨等客观因素,以及其他突发偶然性因素,都会造成一定的风险。但是,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中,管理人员缺乏风险管理和风险预控意识,往往在风险发生后采取进行弥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缺乏人员管理意识

在当前建筑企业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人员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的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土木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工作人员较多,使得人员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重要,也更加困难。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企业中,往往缺乏人员管理意识,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标准,造成施工现场的混乱。

三.提升土木工程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1.加强质量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开始前,就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于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做好施工管理工作,消除质量隐患,切实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一个健全完善的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工程建设中的不足和缺陷,将质量事故发生的机率降到最低。

2.加强设备管理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土木工程的施工单位存在跨度大、范围广、种类全、领域多的特点,如果对工程设备进行大量购置,不仅会造成资金的大量浪费,还存在设备闲置的情况。因此,在土木工程管理中,要结合施工的特点以及不同工程之间的时间差,加强对于设备的管理,兼顾经济、质量和安全。例如,对于大型挖掘设备,一方面,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合理购置,保证施工的适用性,不会出现设备闲置的情况。如果两个分项工程项目同时进行,可以对工程施工顺序进行合理安排,利用时间差协调设备的使用,减少设备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做好设备的日常管理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避免在施工中由于设备问题造成相应的事故。

3.加强人员管理

施工人员是土木工程施工中最为关键的因素,需要引起工程管理人员的重视。首先,要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力度,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其次,要做好对于施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引导施工人员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和质量控制意识,强化施工人员的责任感,使得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坚持规范化操作,避免危险行为和违规行为,切实保证施工质量;然后,在施工前,要切实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明确施工的关键和重点,明确施工的质量要求,从而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保证施工的质量;最后,要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得施工人员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施工中去,间接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

4.加强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对于土木工程的施工是十分重要的,施工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管理能力和管理需求,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体系,做好风险识别、风险量化、风险分析、风险控制等工作,针对土木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控制,避免风险因素对于工程施工的影响。

5.加强材料控制

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产品的主体,也是影响建筑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加强对于建筑材料的控制,一方面严把质量关,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坚决排除在工地之外,另一方面,要对施工工艺进行管理,确保材料的性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结语:总之,土木工程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关系着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更关系着企业的发展,良好的土木工程管理是保证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对于建筑企业而言,要加强土木工程管理,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健男.浅谈加强土木工程管理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1):299.

[2]张浩.浅析土木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J].美与时代·城市,2013,(1):32.

[3]张海军.浅谈加强土木工程管理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6):1-4.

加强作风建设发言材料篇7

关键词:综合绘画;综合材料绘画;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艺术发展趋势从总体上呈现出显著的实验性和综合性特点。多媒体艺术被纳入主流文化之中,为学界开拓架上艺术提供了绝佳时机,著名美术教育家林风眠教授就此明确指出:“可以在各种材料和工具上试一试,或设法研究出新的工具来,加以代替,那时,中国的绘画一定有新的出路。”基于此种背景,当代中国美术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版画、油画、水墨画等传统画种在美术界的长期垄断地位被彻底打破;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新生力量,实验艺术极为有力地推动着我国美术专业的快速发展。综合材料的绘画作品逐渐形成了较大的规模,促使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综合材料课程。当前,不止美术高等院校,很多综合性高校都将综合材料课程作为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综合材料绘画课成为绘画专业众多课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门。对于传统绘画作品而言,综合材料绘画可实现非常大的突破,其在作品上的精细和规整将新颖的视觉效果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充分激发其创新思维与探究精神,从而最大限度将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挖掘出来。

展开来说,综合材料绘画课程的内涵指的是,在造型艺术的活动过程中,通过使用综合材料,以便于在艺术设计和创作中确保学生可以综合使用各种材料,从而顺利解决造型艺术中的材料形态、色彩、质感等多种要素的组合及其搭配问题,由此衍生出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而生成的一门课程。如何有效延伸和拓展传统绘画媒介是综合材料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综合材料绘画课程进行改革有着重大意义,有助于学生逐步加深理解绘画媒介的内涵及其语言的诸多表现技巧,从而有效激发其艺术个性,准确定位自己的绘画形式和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学生在对现代艺术进行洞察时,综合材料课程可以充分发挥窗口作用,将我国现代美术教育内容长期不足的现状予以弥补。本文的旨趣在于,基于高等院校美术绘画专业进行改革的大背景,梳理综合材料绘画课程改革的具体形式,将绘画发展史穿插于其中,以便宏观认识西方现代绘画史;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做法,总结提炼出适合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将源于生活的文化问题、绘画媒材样式及其人文精神内容充分融入其中,从而找出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最大限度地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其关注生活的意识。

一、综合材料绘画课程改革

以师范类美术院校为例,几乎所有专业都面临课程内容多、课时较少、集中性偏低等问题,因此,从总体上讲,各类高校均可以尝试采用短期轮修的方式设置和实施综合材料课程,从而尽可能地降低实施难度,提高其可操作性和趣味性。围绕于此,该项改革需要在充分借鉴国外教材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的设置、开设相关选修课程以及优化教学资源等方面入手。

1.借鉴国外经验,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在高等院校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将我国与西方艺术科学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基于知识、技艺以及项目创新对教育教学提出的革新要求,更好地服务于特色美术专业教学课程改革,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课程Y构,从而取得新的教材建设成果,是衡量高校规模和发展水平,并且直接反映其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标志。

综合材料绘画课程的教材使用,需要尽可能地聚焦于原版教材。在这一点上,已经有部分美术高校将国外同类院校所通用的专业教材予以引进,古典绘画、绘画构图学、现代绘画等就是比较典型的代表。当然,单靠此点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鼓励高校教师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积极编写出比较系统的教材。比如,已有部分省级高校编写出欧洲综合绘画技法实例、油画风景、人体创作与技法研究以及西方美术史等教材,大家使用之后反映效果不错。主干课程的版本要坚持实效性,将时间限定在近三年之内。同时立体化教材建设思路,从重点教材、画册、教师和学生参考书等方面全面入手,从而更为有效地服务于学生。

2.科学布局综合材料绘画课程群

高等院校需要及时将陈旧的课程予以淘汰,同时将优质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中,更好地将其中的新颖内容为教学服务。美术专业教师一方面需要不断强化学术研究能力,全面把握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随之革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向学生传递最新信息;另一方面要坚决摈弃过时知识,力避重复讲授,有机结合不同课程,使之成为完善的课程体系。

设置绘画专业的综合材料绘画课程时,在构建核心课程群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考虑。比如,油画方面可以将油画头像、半身像和肖像、风景写生和创作,素描静物、半身像、坦培拉、丙烯绘画、绘画构图学等课程进行设置;国画方面可以选择性设置人物速写、构图学、山水写生、写意山水画、色彩静物、素描静物、工笔花鸟画、山水画、工笔人物基础、写意人物画等课程。也就是说,在进行课程设置时需要充分将专业特色凸显出来,并基于此构建起核心课程体系。

3.科学安排选修课程,充分将专业特色凸显出来

综合材料绘画课程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作能力和造型表达能力作为主要发展线索,根据素质教育要求中关于绘画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中的具体条文对课程门类和必修课所占比重都做了科学调整,使选修课和实践课在总课程中的占比大幅提升。因此,要积极地开阔教学思路,在当前人体、风景创作等课程之外,积极借鉴国外教学内容,将西方古典绘画和现代绘画等课程引入选修课堂。

首先应当从实施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地方高等院校出发,并加以逐步推广,敦促其找准各自特色,积极适应国家发展艺术教育事业的各项要求,强化建设绘画专业的内涵,使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得到创新。

4.积极优化现有教学资源,以便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课程改革需要与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采用合作交流、国内外联合办学、强力推广实践教学等形式,及时修订、更新和充实已有教学计划,以便于确保其即时性和实用性。同时鼓励教师做好科研工作,并将其成果及时应用于实际教学。要实现外教走进课堂,踏上讲台,并需对现代绘画艺术和西方的传统文化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以便能够较为系统地认识其绘画技法和理念,从而实现中西方在艺术文化内涵、现实生活等方面的相辅相成。由此一来,极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除此之外,也要积极将西方绘画创作技法和表现手法等其他教学资源引入到课堂之上,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艺术能力方面的作用,最大限度培养热爱艺术创作、艺术研究和艺术教育的复合型绘画人才。

二、综合材料绘画教学方法研究

在探讨综合材料绘画的教学方法时,本文主要是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来展开的。依据绘画材质的不同,分为板上材料、布上材料以及纸上材料三种,教学方法就是围绕这三者进行探讨的。

1.板上材料训练时的教学方法探讨

与纸质材料相比,可作为板上综合材料的元素来源要广泛得多,不同类型的金属、石材都可以应用于板上,供学生进行绘制。从内涵层面来说,板上综合材料是多面的、立体的,并非局限于木板、石板或金属板,也并非囿于平面成品,一切具有明确创作意图,并对建构绘制作品有益的成分都可包含其中。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一是需要让学生多关注空间感、厚重感以及视觉冲击,使其明确有机组合多种材料以使所构建的画面呈现出多个层次,这才是该训练的主要目的。二是将自由和秩序两个要素自始至终地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并在自主化创作理念和针对性极强的训练教学中将此种观点提取出来,充分将自由发挥、自由联想、自由建构以及自由绘制等特点展示出来。但需要说明的是,需要用将创作理念、形式语言以及个性图式的秩序对其进行规范,以使其不悖于初衷。

2.布上材料训练时的教学方法探讨

从内涵上来说,以油画材料为主的西方绘画材料称为布上材料。鉴于扩展其艺术领域的需要,故称作“布上材料”,这就充分强调了油画材料作为一种综合材料的自由属性。在此类材料上使用的丙烯色、油画色、画布、笔、粉、蜡、刀、胶以及各类媒介物质均属于自主行为中的重要表现方式,是传达精神与观念的手段。在为学生讲授相关知识时需要分两步进行:一是让学生熟悉各位大师的作品,了解不同流派的绘画风格,对印象主义、写实主义、现代主义以及当代艺术具有第一感知;二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画布材质,充分体验其触觉和视觉效果,从而对布上材质的功能属性和绘画构成表现手法了然于胸,自觉处理好绘画和材质之间的关系。

3.纸上材料训练时的教学方法探讨

纸质绘画的质地不同,其使用的纸品种不同,在性能上差异很大,表现为视觉、精神感悟和心理感受不同。教师在教授相关知识时,由水墨材质开始,使学生能够对宣纸和墨的质能有个初步认识。之后再引导其将构成手法予以实施。之后,将民间绘画和民族传统绘画作为水墨材质训练的必需部分,通过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维意识。三是让学生在水墨构成表现过程中分解组合实验,充分体验笔墨情趣的过程,从而将积色法、洒落法、拓印法、拼贴法、加剂法、晕色法、泼彩法、平涂法等融入画中。四是加强水彩纸、绘图纸等绘图用纸的训练,对其性能和质感多加了解了之后着重在造型和色彩的构造表现能力方面进行训练。

三、结语

综上所述,设置综合材料绘画课程的主要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对各种材料所蕴含的表现力进行探究的能力,而且在于激励学生从个性出发,探寻其内心深处的自由精神并予以表达,唯有如此,才能践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绘画教学思想内核”的理念,将学生的创造潜能挖掘出来。

参考文献:

[1]李世萍.综合绘画材料[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郭志刚.综合材料绘画与当代艺术教育研讨会发言摘要[J].西北美术,2012(1).

加强作风建设发言材料篇8

多彩光谱项目以加德纳(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和费尔德曼(Feldman)的非普遍性发展理论为基础,其基本理念是:每个儿童都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材料和活动丰富的教育机会与环境能加强而不是决定儿童的这些智能。多彩光谱项目是对传统的单一的智能评价方法的批判,其研究者试图通过语言、数学、运动、科学、社会理解、机械建构、视觉艺术、音乐提供等八个领域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材料和操作机会,以此对儿童的发展进行评价并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进步。

多彩光谱的寓意是儿童的智能像光谱一般多彩而丰富,不同的智能代表着不同的信息表征方式,没有优劣之分。智能具有独立性,即一种智能发展程度的高低并不决定其他智能发展程度的高低;同时,不同的智能又相互依赖,因为解决问题需要不同智能的有机组合而非单一的智能。多彩光谱项目旨在对儿童进行合理评价的基础上为儿童提供有利的环境和机会以促进其不同智能的开发和应用。

二、多彩光谱项目对幼儿发展评价的启示

1.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

霍华德·加德纳将人类的智能分为九种: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每个儿童都是拥有着多种智能组合的个体,而且每种智能的发展程度是不同的,不同发展程度的智能的表现形式也存在诸多差异,但是不同的智能没有优劣之分,每一种智能在儿童生活和学习中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所以,在评价儿童时,教师应该尊重儿童智能形式的差异性,用公平公正的眼光对待每一名儿童,对儿童的不同智能要一视同仁。

2.关注真实而有意义的评价情境

传统的智力测验使用的测验材料是纸和笔,而多彩光谱项目提倡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如:评价儿童的语言水平的发展是通过设置小小新闻员、表演故事或戏剧、最佳主持人等有真实意义的情境,关注儿童语言的表达和交流水平,以此来评价儿童的语言交往能力。以评价为基础,多彩光谱项目的教师设置不同的学习活动区,引导儿童积极地参与不同领域的活动,在情境中尽可能地投放能激发儿童各种潜能的材料,以此来评价儿童的智能发展水平,开发儿童不同的智能。

多彩光谱项目的学习活动区和幼儿园的区域(区角)有相似之处:教师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在教室里设置不同的区域,儿童在自由活动时间自主选择喜欢的区域进行活动。以下是笔者在不同幼儿园观察到的美工区做贺卡的情境布置。

情境1:活动区内有硬卡纸、剪刀、蜡笔、贴画、水彩笔,教师建议儿童可以将卡纸剪成不同的形状,绘制不同形状的贺卡。

情境2:活动区内有硬卡纸、剪刀、水彩笔、毛线、糖纸、碎布、彩纸、贴纸、纽扣等小杂物,儿童活动时伴有背景音乐,教师建议儿童想一想要送贺卡给谁,完成后将贺卡送给家人。

比较这两个情境,情境2中的教师不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适合幼儿操作的材料,而且提供了舒缓的背景音乐使儿童处于优雅的氛围中,将音乐智能表现方式与艺术智能的表现方式融合,旨在激发儿童音乐和艺术方面的潜能。教师提供的材料(如毛线、纽扣等)贴近幼儿的生活,对幼儿而言,这些材料是熟悉而真实的,将贺卡寄给亲人的活动目标具有真实的意义,吸引着儿童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丰富的材料使儿童有更多的选择与操作的机会,有利于教师观察儿童对贺卡的整体构图、设计以及喜欢的装饰风格,从而为评价儿童艺术智能的发展提供合理的依据。

可见,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有利于儿童的积极参与和全身心投入,促进儿童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主动地建构自身的认知体系和活动风格,为教师的合理评价提供依据。

3.关注儿童的活动风格

活动风格是指儿童在各种情境中与任务和材料的互动关系。多彩光谱评价认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重视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观点,注重情境对主体的影响。不同的情境会导致活动风格产生不同。所以,在幼儿园里,区域的环境布置和材料投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童与活动材料的互动关系。

但是,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儿童活动风格的重要性。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教师往往注重活动的结果,而忽略活动中儿童操作材料的过程;教师倾向于指导儿童的作品,而忽视观察儿童产生此作品的操作过程。比如,在美术或手工制作结束后的讨论环节中,教师倾向于讨论或评价儿童的作品,经常提问“谁的作品好?好在哪里?”但是对儿童是如何操作、所提供的材料、对材料的操作是否有创新或在操作材料时是否遇到困难、是否愉悦地参加活动等情况没有提及。关注儿童的活动风格对当前幼儿园里教师“重指导轻观察”的现象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在儿童活动时,教师可以尝试着“退居儿童的身后”,仔细观察并记录儿童的活动风格,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教师对儿童活动的理解,而且对教师合理适当地指导儿童的活动也大有裨益。

需要注意的是,活动风格是一个高度概括的抽象概念,在实施观察之前,教师应根据幼儿的日常表现对活动风格进行操作性定义,将抽象的评价指标具体化成可观察的行为,制定活动风格观察表,这样有利于教师及时准确地观察并记录幼儿的行为,并为儿童的多彩光谱文件夹提供资料。

4.透过关键能力,发现幼儿的强项智能

关键能力是指某一领域的成功人士所具有的关键性要素,这些要素可以作为评判其成功的重要指标。关键能力的设定是以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一定的社会需求为基础的,例如在《 多元智能理论与儿童学习活动 》中,“语言领域的关键能力是有创意地讲故事、描述性的语言及报道、运用诗歌的巧妙语言”。

关键能力是对评价儿童发展的重要指标,透过关键能力,教师可以分析儿童的强项智能,进而提供丰富的机会和材料促进其强项智能的发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相对划分为五大领域,每个领域的关键能力是不同的,教师应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和规律以及社会文化制定每个领域相对应的关键能力,从而发现儿童的强项智能。拥有不同的强项智能就意味着儿童在接受信息时的思维表征方式是不同的。如:学习《 三只小猪 》的故事,有的幼儿通过阅读绘本的方式明白故事的情节发展,有的幼儿则要通过角色扮演或者是绘画的形式理解故事,还有的幼儿倾向于听录音或看视频的方式。

对教师而言,观察儿童在哪一方面的智能更擅长是非常重要的。在了解幼儿强项智能的基础上,教师在活动中宜采用适合幼儿强项智能的信息表征方式,为幼儿提供适合的材料和机会促进幼儿强项智能的发展。

5.关注儿童发展的全面性,搭建桥梁促进儿童弱项领域的发展

加德纳指出,解决问题不是靠某一单一的智能,而是多种智能的组合。虽然每一种智能代表的是独特的认识事物的表征方式,但是不同智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如:擅长舞蹈的儿童展现的优美舞姿,不仅需要身体运动智能,还需要音乐智能(将动作与音乐配合)、空间智能(旋转、跳跃的空间感)等。

当儿童在某一种或某几种智能上表现出强项时,教师应该支持并引导其向更高的方向发展。同时,教师应提供多种手段“搭建桥梁”以促进儿童不同智能的全面发展。所谓搭建桥梁就是指利用儿童在其强项领域的经验,引导他们进入广泛的学习活动中,即教师搭建一个桥梁或支架,使儿童自然地从其强项领域过渡到弱项领域,促进其各种智能的全面发展。这与维果茨基的支架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在搭建桥梁时要基于对儿童的观察,发现儿童的优势和劣势,利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儿童利用多种感官认识周围的环境,促进儿童多种智能的综合发展。

6.合理使用多彩光谱文件夹进行动态评估

智能并非静态、一成不变的,由于遗传因素以及所处环境的不断变化,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智能存在差异。因此,儿童发展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评估过程,多彩光谱文件夹为动态评估提供了可能。

多彩光谱文件夹是指一个包含儿童所有发展信息的文件夹或档案袋,记录了儿童不同智能的发展情况,不仅为合理评价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实例,而且也是家园合作的有利工具。要注意的是,档案袋并不是简单地对幼儿作品的收集,收集的作品应该具有儿童的特色,反映儿童不同时期的个性和特点,教师应该定期对档案袋进行整理,结合儿童的近期表现,合理评价儿童的发展,以便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总之,每个孩子都像是森林里一只只独特的小精灵。评价幼儿不是为了识别或鉴别天才或弱势儿童,而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幼儿,了解幼儿不同智能的发展程度,发现强项智能,在给幼儿提供机会发展强项智能的同时,为儿童搭建桥梁,利用强项智能的经验促进弱项智能的发展,从而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现状范文 下一篇:体育学科新学期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