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作意愿及校企合作深度发展研究

时间:2022-08-04 03:16:55

企业合作意愿及校企合作深度发展研究

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教学实践发展的一个方向。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客观要求,是教育为学生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必然选择。通过校企不同层次的合作,高职院校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育高技能型人才、实现毕业生就业从学校到社会“无缝对接”,同时,也是职业院校寻求自我发展空间和服务区域经济的必然要求。2005年《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必须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这为职业院校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方向。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需要政府、行业、学校、企业甚至学生和学生家长等各方参与,形成有效的运作平台,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为此,政府要对学校、企业之间的合作进行协调、引导和督促,制定相关的政策,保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持续、健康发展;行业协会要研究行业发展所需人才的数量和岗位要求,为学校集中提供企业用人信息,引导学校按企业用人标准进行课程建设,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提供具体服务。作为校企合作主体的一方,职业院校要认真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战略方针落实到实处,努力提供校企合作工作的质量,就必须首先了解校企合作另一主体企业的合作意愿,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文章基于78家企业的调查问卷,探讨企业校企合作的合作意愿并进一步探讨校企合作深度发展问题。

企业合作意愿分析

2012年12月,在广州G职业院校举办的校园招聘会上,调查组对参与的企业随机派发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78份。对于开展校企合作的重要性,60%的所调查企业认为非常重要,约1/3的认为比较重要,有5家企业认为一般。没有一家企业认为校企合作是不重要的。有62%的企业表示非常愿意与学校开展校企合作,35%的表示比较愿意,有2家作一般表达。企业对开展校企合作的态度与认识基本相一致。

对于目前企业与学校开展的校企合作,有37%企业认为“还停留在表面,有待进一步的深化合作”,32%的认为目前与学校的合作主要是“签订合作协议,以安排学生实习为主”,5%的认为是“有名无实,无实质性合作”。只有27%的企业表示与学校关系紧密、校企合作成效明显。

那么,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校企合作呢?调查显示,企业认为目前影响校企合作的主要因素是:校企双方缺乏沟通、信息渠道不畅(40%),缺乏合作机制(24%),缺乏政府鼓励或政策支持(18%),以及学校缺乏针对性(9%)等。

对于企业与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内容或实现方式,82%的调查企业认同校企合作是基于学校和企业双方的资源共享。具体合作方式主要有:

(1)校企之间的“人员”往来合作,特别是学校要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为企业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所访企业95%愿意接收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超过八成(81%)的企业愿意委托高职院校对其员工进行培训,并且近3/4的(74%)的企业愿意与学校合办员工培训中心。有3/4的企业表示欢迎教师到企业锻炼,愿为教师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同时表示,如果学校需要,在企业有合适人员和能力的条件下,愿意为学校师生做专题讲座,但是,企业是否愿意为学校提供兼任教师方面,多数受访对象回答“不能确定”。

(2)在技术合作方面,有近六成(58%)的企业表示愿意与学校共建实验室,84%的企业希望学校能为企业开展技术或管理咨询,帮助企业生产、经营与发展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并愿意与学校开展科研项目合作解决技术难题。

(3)在学生培养及教学方面,有83%的企业愿意与学校签订学生培养协议,愿意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以及参加学校的课程体系开发。44%的愿意在学校建立生产型实训车间。

(4)46%的企业愿意向学生提供奖学金或助学金,个别企业还表示愿意为学校提供教育培训经费。

而企业认为,学校要推动校企合作,首先要及时了解企业的用工信息,占44%;其次是满足企业的用工要求,占35%;第三是根据企业要求及时调整课程与教学,占27%。也有企业认为需要学校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服务以及提供技术服务,分别占16%和12%。

那么,企业接受学生实习,是否需要学校派老师跟踪参与学生管理呢?近一半企业表示“可以接受”,22%的认为“非常有必要”,其余近三成的企业认为没有必要或无所谓。

对于政府在校企合作中应该扮演的角色问题,大多数企业认为政府应该是校企合作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约占2/3,超过二成的(22%)企业认为政府应该扮演“发动者”。但是,基本上不把政府作为校企合作的“管理者”或“旁观者”。

日本著名学者青木昌彦把校企合作定义为:“通过分属不同领域的两个参与者———大学与产业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协同效应来提高大学与产业各自潜能的过程。”我国学者竺辉等则提出:“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应企业人才实际需求状况而产生的并按照企业部门和学校的安排实施的、交替进行课堂教学和企业实际操作培训的教育模式。”综合各学者的不同定义.本研究给校企合作所下定义为“高职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双方以生存和发展的共同愿望为基础,以人才、技术、效益为结合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环境与资源.以培养适合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办学形式”。为了实现这种包括学校、企业和学生在内的“三赢”目标.高职院校与企业必须选择某种合作模式作为载体.通过这种载体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目标.我们把这种模式叫做“校企合作模式”.从根本上来讲这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一种战略合作模式。因此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是指“校企合作中的学校和企业.为了适应环境及各自战略发展需要,在现有合作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现有合作模式中某些环节的属性.从而使合作的协同效应最大化的一个管理创新过程。”

关于“校企合作”的现有研究述评

自从我国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到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因此在高职校企合作领域.我国的学者和实践者们也做了大量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CNKI (中国学术期刊网)的收录为基础,为提高搜索成果的吻合度,先以文章题目“校企合作”为条件进行第一次文献搜索.然后再在所获文献中以“高职”或“高等职业教育”为文章题目所包含字样进行第二次搜索.从2000年9月到2008年9月我国学者共发表了264篇相关文献.并且从文献所发表的时间来看主要集中在2007和2008两年中.这两年所发表的文章数分别为74和93,合计共占所统计文献总量的63.3%。这可能与国家的宏观政策及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有关.特别是在2007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成果展示会上.首批28所国家示范院校集中展示了一大批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这一批成果很大程度推进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这一领域的研究.因此出现了2008年1月到9月共发表93篇高职校企合作相关的学术论文这样一种学术繁荣情形。根据这264篇文献的研究主题.可以把它们分成关于高职校企合作具体模式研究、关于高职校企合作的内涵、意义、理论、功能及利益分配等方面的研究、高职校企合作实践研究、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研究、及跨学科研究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等五个方面。

综合学者的观点,推进校企合作的动因主要有:一是学校发展需要。校企合作可以使学校获得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从而深化教学改革;可以解决学校实习实训设备和资源不足的问题.并跟踪最新技术和带动产学科研创新;可以进行师资双向交流,建设双师型队伍;可以渗透企业文化,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可以建立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并营造终身教育体系等。二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可以使企业体验通过职教发展来提升自身品牌的内涵和影响力;可利用学校成熟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可以直接挑选优秀人才以充实企业人才资源,并利用学校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的优势为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和设备改造,从而推进企业的发展。三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知识的转化与应用;可以提高实习实训成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并在良好企业文化的熏陶下提高其综合素质;可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和就业竞争力,并在工学交替过程中培养自力求学的能力等。可见。学校与企业的有效合作,不仅对合作双方有利、对学生就业有利。还对国家、社会有利。这是学校和企业贯彻落实“与时俱进”精神要求的实际行动。是“科学发展观”在新时期教育事业中的具体体现。

(作者单位: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李宁服饰经营探索 下一篇:浅谈廉政文化建设中的民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