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的统计指标研究

时间:2022-08-04 11:06:50

现代物流的统计指标研究

【摘要】

物流统计指标是国家宏观统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现有的物流统计数据,比如运费,货运周转量等是从相关行业统计中估计出来的。使用这些指标来衡量虽然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它不能真正反映物流,这使我们很难衡量现代物流行业的成本和社会生产的经济效益,也不能衡量中国的现代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所以在获得各种物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统计数据平台,将有利于物流产业在我国的健康发展,为物流产业提供保障。

【关键词】

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研究

一、现代物流绩效统计发展现状

(一)物流统计信息收集工作十分精确

物流信息收集工作是很精确的。一方面,有法律依据和固定的经费来源,这就保证了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保真性;一方面,各部门,各级政府有明确的分工和责任,并把这种相关责任明确到市场的参与主体———公司或个人。

(二)统计指标设计侧重物流成本

物流的绩效统计结果主要反映在物流成本上,在编制物流绩效统计指标体系时,也是围绕物流成本而在横纵向展开的。宏观上,物流成本由三部分组成,而且每个部分各自有其测算的办法。历年来,权威物流成本核算机构在计算物流成本时即采用下述公式:

物流总成本=存货持有成本+运输成本+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三)物流统计信息利用充分

充分利用所得的物流统计结果指导宏观,微观物流运作。通过物流统计数据的分析,不但可以确定物流成本与各个经济指标的关系,而且还可以根据这种关系的变化趋势进行宏观的物流战略规划和采取有效的活动。对于企业层面,企业不但通过物流统计信息在控制物流成本上下功夫,更重要的他们依据物流信息的绩效成果来改善实现整个企业的价值。全面、准确地物流统计信息为其制定企业的服务水平标准体系和建立用户满意度的管理体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企业已突破了单纯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界限,将上下游企业纳入到整个供应链管理之中。通过物流整体系统的观点来最大限度的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

二、我国现代物流统计指标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结构不完善

指标不成体系,结构性、系统性明显不足。继续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统计指标,只有基本的货物运输量、周转量、港口码头吞吐量、公路运输里程、铁路运输里程拥有量、民用车辆(船舶)等统计,缺乏反映物流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服务、包装等功能活动性指标,也缺乏反映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业价值的指标,说明我国对物流概念及特征的认识尚处在初级阶段,物流统计指标体系与物流实践活动脱节,根本无法全面、有效的衡量物流产业的规模、结构、水平和发展趋势。

(二)物流统计指标缺乏物流战略目标

本文认为现有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背后没有明确的物流发展战略做支撑。笔者认为明确物流发展战略是我国在进行物流统计指标体系设计时首先要思考的关键问题。根据我国的《物流产业振兴与发展规划》:新时代的物流业必须树立绿色物流理念,降低物流业发展的社会代价,以更低的成本优势,更加人性的环保优势,更大的收益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而《“十一五”期间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目标》明确提出:到2010年,基本建立快捷、高效、安全、方便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幅度提高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下降2一3个百分点。所以,本文认为,我国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立要与国家的物流发展战略相匹配,在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环境保护方面细化指标,增强物流统计指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物流统计指标缺乏微观衡量指标

纵观现有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笔者发现指标体系过于重视物流产业发展自身量(规模)的衡量,轻视了物流产业质(功能及效率)的衡量。从指标的内容来看,统计指标体系主要反映了物流各种功能环节的货物总量、成本总值、收入总额指标,衡量了物流产业的规模、结构、成本、收入,但是关于物流效率和效益方面的指标非常匾乏,而它们恰恰是物流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指标设计角度重宏观轻微观,重总量、总值指标,轻效率、效益指标,衡量服务质量指标更是缺乏。比如,指标体系过于重视生产结果指标,轻生产效率指标。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虽初具规模,但内在的质量和运作效率函待提高,指标体系中只设有物流基础设施数量的指标,而缺乏反映基础设施利用率的指标。

三、优化物流绩效考核指标措施

(一)完善物流绩效统计指标标准

近年来,我国物流标准化研究在积极的探索与发展之中,但总体来说,目前的标准化水平仍然较低,各部门的行业标准不统一。因此,在参考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在物流统计指标标准化方面,我国政府应与物流的有关管理部门或组织,参照国外物流统计指标标准,尽快拟订出我国物流统计指标标准。物流产业标准化促进物流统计指标建立的标准化,而物流统计指标的标准化又进一步促进了物流产业的标准化。因此,推行物流指标标准化,应积极制定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各种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物流用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标准的统一规范、制定和修订。

(二)重视物流成本中的管理成本指标

综观各国物流成本划分,大多都把物流成本划分为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三个大方面。随着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管理活动对物流的影响将越来越重大,管理成本将在物流成本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因此,在今后的物流统计指标设计和核算工作中应相应的注重提高对物流管理活动的认识,加快物流管理指标的设计和物流管理成本的核算,确保物流指标体系的完善和健全。

(三)注重新物流形式和新物流业物流绩效指标的建立

第三方物流企业统计,在数量、业务量、指标和价值指标等方面指标。绿色物流和逆向物流指标所涉及的关于环境影响、资源损耗、回收利用等的指标。缺少这些指标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并不完整,容易造成统计结果的偏差和不准确,物流统计的结果也并不能体现现代物流的全部信息,不能如实的反映物流发展情况。今后我国要全面设立体现现代物流产业特征的物流指标,注重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的统计核算,和绿色物流、逆向物流指标的设计,完善我国物流统计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小洁.物流统计新的统计空间[J].北京统计,2010,(8).

[2]龚树生,刘开明.我国物流统计发展现状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0,(1).

[3]潘文荣.物流统计及其指标体系初探[J].统计教育,2010,(4).

作者简介:

沈师(1969.7—),女,江西樟树人,大专,江西财经大学,工作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职称:统计师,研究方向:统计学。

上一篇:小学生数学学习策略运用现状 下一篇:论南通如东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增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