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农村毕业生有效就业的现实考量

时间:2022-08-03 05:18:24

高职农村毕业生有效就业的现实考量

摘要:受学生主观思想愿望和社会客观现实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当前高职农村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方向选择的“错位”现象,由此产生了“就业失当”问题,这直接导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被边缘化的困境。以新农村建设为视角,关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人才需求和高职农村毕业生的科学就业出路,并使二者产生联动效应,互促互进,进而探索一条高职农村毕业生有效就业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高职农村毕业生;有效就业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3―024―03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多高职农村毕业生面临两难的抉择:一方面,他们渴望在城市就业,成为真正的“城市人”;另一方面,限于学历、户籍等方面的影响,他们难以在城市立足,甚至逐步被边缘化。这一问题也促使我们去重新考量高职农村毕业生的有效就业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城市梦想:高职农村毕业生的美好愿景和不懈追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经济的发展难以掩盖城乡差距依然很大的现实,走出农村,走向城市依然是大多数农民的渴望和追求,农民工数量的急剧增加就是最好的证明。反映在高等教育这一问题上,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农村籍学生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限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再加上“空有学历,不如有一技傍身”等思想的影响,近年来,农村籍学生在国内重点大学的比例开始呈下降趋势,但却成为高职高专院校的生力军。据统计,在一些本科院校特别是在清华、北大等名校,农村籍学生已不足三成,相反,在部分高职院校,农村籍学生则超过七成。针对农村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取向,我们通过小样本抽样的方式进行了抽样调研,结果如图1所示。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农村籍学生渴望毕业后留在城市工作,分别占到了76.28%和62.30%;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愿意回到农村参加新农村建设,仅占10.25%和14.20%。由此可见,无论是名牌大学还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目标:把大学作为敲门砖,叩开城市的门槛,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人”。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从认识层面来讲,一方面,传统观念惯性化的影响。一直以来,受到传统小农意识的渗透性影响,农村学生背负着父辈的期望和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把留在城市工作,去除“农村人”的身份作为他们求学的主要目标,认为成为“城市人”不仅是个人的成功,更是家庭的荣耀。另一方面,思想认识理想化的影响。相对城市学生,农村学生的开放性不足,他们的思想和认识更加淳朴,他们更加渴望施展才能的最好的发展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有理想化的成分。从现实层面来讲,当前我国城乡差距依然存在,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巨大的发展差距和拮据的生活状况让一些学生望而却步。相反,城市的繁华景象和众多的发展机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为之奋斗,即使住进“胶囊公寓”,成为“蚁族”的一员,他们也心甘情愿。这不仅反映了高职毕业生不太理性的就业观,更重要的是,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由于城乡差距而带来的社会问题已根深蒂固,难以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

二、边缘困境:高职农村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选择错位

在社会转型期,劳动力市场并非一个纯粹的经济领域,夹杂着社会认知、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的影响,高职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第一,高职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其竞争压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职学生“社会评价不高”。虽然最近几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我国高职教育产生的时间还比较短,相比普通高等学校,其社会影响无论是知名度还是美誉度都仍需进一步拓展,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整体认可程度还不高,高职毕业生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就业歧视”。另一方面,高职学生“竞争能力不足”。有关专家指出,当前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主要包括标准:立异能力、学习能力、自信自立、自律、积极乐观、执著追求、责任感、合作开放。由于生源质量、学制较短等,除了立异能力基本持平,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其他素质都要略高于高职毕业生。第二,高职农村毕业生与城市毕业生相比,其竞争压力主要表现在“资本存量短缺”。一方面,高职农村学生很难获得充裕的社会资本,加上土生土长的农村环境,使得高职农村学生的家庭社会资本与亲属的社会资本具有同质性结构,缺少异质性。高职农村学生通过家族内部成员的交换而获取丰富的社会资本的概率较低。另一方面,高职农村学生承载着家庭复兴的希望,在这样的情形下,他们往往简单地认为学习成绩好才是最好的体现方式。因此,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会埋头苦读而无暇他顾,这部分学生是高职院校“品学兼优”的主体,但同时也致使他们容易丧失构建关系网络的机会,导致其社会资本增量乏力。

正是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高职农村毕业生在面临就业竞争时往往表现出更多的就业恐惧、就业迷茫等心理状态,这也进一步加大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压力,使他们在城市中逐步被边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难以愉快地工作

过于追求在城市中立足,很多农村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放低身价和要求,不是以全力择业而是以尽快就业为目标,这就导致了很多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感到明显的人岗不适,并萌生离开或者跳槽的想法。据统计,有46.5%的高职农村毕业生在工作三至五年内存在留或走的心理挣扎,难以愉快地工作。

(二)难以出色地发展

虽然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但出于学制、学习态度、学习氛围等方面的影响,这一目标很难在所有高职学生身上得以实现,高职毕业生大多是“半成品”,他们无论是综合素质还是专业技能在与普通高校毕业生进行竞争时,都处于相对的劣势。再加上当前社会在一定程度上的偏见和学历上的不足,高职学生这一群体在整体上难以出色地发展。

(三)难以健康体面地生活

高职农村毕业生工作的起点大多是企业操作工,在城市中属于低收人群体,他们微薄的收人甚至很难获取自身最起码的生活资料,根本谈不上发展资料问题。这部分人也很难从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他们的生活质量相对较低,难以健康体面地生活。

综上所述,高职农村毕业生是当前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他们有着农民天生的淳朴和勤劳,有着对美好城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但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却显得与城市格格不入,逐步在城市化进程中被“边缘化”。在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下,回归农村,参加新农村建设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就业途径。

三、新型农民:高职农村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智力支持,特别是需要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这项庞大的工程中,高职农

村毕业生大有可为。首先,新农村建设为高职农村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高职农村毕业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首先是一个“农民”,对农村有着更深厚的感情和更强烈的建设意愿。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专项调研。结果显示,从2007年以来,高职农村毕业生就业地首选农村的比例逐年上升,2011年突破20%。其次,高职农村毕业生具有成为“新型农民”的素质要求。作为大学生,与普通农民相比有着自身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是“理论武装的人”,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是“技能傍身的人”,具有某一领域的专业技能;是“思想解放的人”,敢于打破传统谋求新路;是“敢于创新的人”,具有创业的勇气和决心。

高职农村毕业生具备成为“新型农民”的可行性,但是真正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效就业,还要创造一定的就业条件和环境,这不仅要求高职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还需要政府、高职院校、农村等各个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一)高职毕业生应及时转变就业观念,增强投身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意识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毕业生须及时调整自我认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更加成熟和理性的心态面对就业,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考量就业,摒弃“非城市不嫁”、“金子只在城市闪光”等错误思想,从内心深处真正树立“从基层做起,在基层创业”的人生价值观,从农村中来,到农村中去,增强主动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挥智力优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政府应健全促进高职毕业生农村就业的政策,提供必要的就业条件

近年来,国家为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比如“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等)。规定在基层工作满三年的大学生,可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为公务员、研究生,甚至提拔干部。这些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心和关注。然而,到农村工作还不同于一般的基层工作。参加新农村建设,就意味着真正涉及农村的方方面面,甚至要扎根农业一线生产,可以说工作难度更大,环境更加艰苦。为此,笔者认为,政府还需要在两个方面下足工夫:一是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宣传力度,让广大高职毕业生更加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切实认识到,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为家乡作贡献是时代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并且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中同样蕴藏着很多的机会去实现他们的价值和理想,增强他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意识。二是制定并贯彻落实有利于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更加具体有效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比如,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尽量缩小就业的城乡待遇差别;在行政、贷款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为他们开展工作大开方便之门;提供一定的进修、培训和提拔机会,提高他们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高职院校应加强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

在某种程度上来讲,高职院校在高职农村毕业生就业中起着主导作用,学校的宣传导向和职业规划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一是要大力做好就业宣传工作,使高职农村毕业生能全方位地了解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了解新农村就业的新环境,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去。二是开展毕业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教育,帮助高职农村毕业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客观地评价自己,冷静地进行择业,尤其是要帮助他们树立“从基层做起”、“在艰苦环境中磨砺成才”的就业成才观。三是加强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艰苦奋斗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和实践动手的能力,缩短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阵痛期,以更加全面的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四)农村应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用人机制,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

事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在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下,农村的各级村民委员会要与时俱进,在充分利用好国家提供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的同时,建立起完善的选人用人机制,不仅要吸引人才,而且要选对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这就要求各级村民委员会要解放思想,废除不适宜新农村发展的陈规陋习,抛弃一些地方的“外来人”、“抢班夺权”等陈腐的观念,根据新农村建设实际,吸引更多的高职农村毕业生参加新农村建设。并且想方设法从各方面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营造合理使用人才、长久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比如,可以安排大学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等重要职务,其他党支部成员要蹲下身子,放下架子,主动支持和配合他们开展工作,形成合力,不断提升农村基层自治水平;对于在农村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村民委员会要在土地出租、基础建设、环境整治等方面提供帮助,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通过大学生创业致富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总之,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职农村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新农村建设,既可以为新农村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破解高职农村毕业生的就业瓶颈,在建设家乡的同时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理想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伟国.大学生就业选择与政策激励[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85.

[2]吴贻玉,颜剑英.双向互赢: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60.

[3]张雅光.农村基层对大学生的需求与就业供给状况分析[J].学术论坛,2009,(9):191.

上一篇:非学历教育健康发展离不开各相关社会元素的联... 下一篇: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成人教育类立项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