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导人大学校园演讲中的概念隐喻研究

时间:2022-08-02 11:59:50

中国领导人大学校园演讲中的概念隐喻研究

摘 要:作为人类普遍的认知思维模式,概念隐喻已经成为语言学家及学者的热门研究。本文将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识别和分析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大学校园演讲,探讨此类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的特点,从而为政治语篇的研究角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概念隐喻;校园演讲;中国邻导人

中图分类号:D41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064-02

根据当代认知语言学家的观点,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模式和认知手段。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思维和语言中。作为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手段能有效地揭示人们的思想和观点。政治演讲作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代以来,中外的政治家越来越多地把目光投放到大学校园中,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政治家们试图用自己的政治观点去感染和影响大学生,因此校园演讲就是他们政治理念传播的肥沃土壤。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对中国领导人的大学演讲进行分析。

一、 概念隐喻理论

隐喻的修辞学研究始于亚里士多德,在传统的语言研究中,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兴分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生成语言学家Lakoff和英国哲学家Johnson,其主要思想体现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部作品当中。他们在书中指出隐喻事实上是一种基本思维模式和认知过程,广泛存在于各个学科和不同领域中。他们在研究中发现,英语的许多表达方式都来自于基本的隐喻,并将其称为概念隐喻。隐喻就是用一个概念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域,两者是具有相似性的。隐喻理论的出现把语言就是隐喻的认知提高到了新的高度,从而使隐喻摆脱了以修辞学为本的传统隐喻观。

二、隐喻与国家领导人演讲

语言与政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以至语言学家Lakoff断言“政治就是语言 ,同时 ,语言也是政治。”语言与政治的这种紧密联系明显地反映在政治语篇上。在人类社会活动中,概念隐喻与政治有着必然的联系。Seth Thompson 指出:Politics without metaphors is like a fish without water (1996). 他还认为:“政治的世界是复杂和充满价值观的,无论在认知上还是在感觉上都远离人们即刻的日常经验”。

作为一种新的演讲语体,国家领导人的校园演讲毋庸置疑也具备政治语篇的特征。这类演讲的对象是具有较高教育背景的大学生;同时,政治又是非常敏感的话题,因此在演讲的过程中,政治家们倾向于借助某种手段去表达和传递他们的思想。在他们的演说词里,我们会发现他们大量地使用概念隐喻,使他们本身抽象、难于理解的政治语言很容易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

现在国内的很多研究倾向于从隐喻功能去分析政治语篇,有力地证明了政治语篇借用隐喻功能传达和传播了演说者的政治理念,拉近了与听者或读者的距离。例如,《隐喻政治与政治隐喻-论美国政治家的政治隐喻》,《政治语篇中隐喻功能研究》,《论隐喻在整治语篇中的功用》等研究都表明了隐喻与政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以中国领导人的校园演讲为语料,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去探讨中国领导人使用概念隐喻的类别以及分析这些不同类别的特点及作用,从而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国文化对于思维认知的影响。

三、语料中重要的概念隐喻分析

本文选取5篇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国外大学的演讲语料,在对概念隐喻进行识别和归纳之后,总结出以下六种主要概念隐喻类别。

(一)人体隐喻

人体隐喻是指把个体一个人的形象、性格以及身体各个部位映射到另一概念中。

我深深爱着的祖国――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 剑桥大学)

近代中国虽屡遭列强欺凌,国势衰败,但经过全民族的百年抗争,又以巨人的姿态重新站立起来。(,哈佛大学)

在上面的例子中,中国国家领导人借用“自强不息”“站立”“历经磨难”等词把个体一个人在自身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面对困难所表现出的坚强品性映射到目标域“国家 ”上,中国在发展过程当中,在面对太多困难的历史条件下,正是一种面对困难永不屈服的精神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二)建筑隐喻

一个完美的建筑必须要构建在很多因素之上,例如,坚实的基础,辛勤付出的建筑工人;精心的设计等等。

总起来说,就是要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哈佛大学)

这就是: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哈佛大学)

以上两例中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国家”比做成“一座建筑”,在建构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中国人民作为建设者要带有巨大的热情与智慧并为此付出巨大努力。

(三)旅程隐喻

一段旅程往往会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实施旅行活动的旅行者,旅途当中可能遇到的障碍,以及通往旅行目的地的正确路径等都决定旅行者是否会有一个完美的旅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同时也走了一些弯路,失去了一些机遇。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发展自己的正确道路。(,哈佛大学)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次次战胜了天灾人祸,渡过了急流险滩,昂首挺胸地走到今天。(, 剑桥大学)

国家领导人把中国社会的发展比作是一段旅程,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们会遇到困难,会有挫折,但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方向,中国人民就会在建设国家的旅程中克服遇到的困难,最终实现我们的目标。

(四)植物隐喻

植物的成长除了客观存在的自然环境对其生长的作用之外,作为行为主体的人则起着关键的作用,植物的成长在人类的呵护与关心下才会收获丰硕的果实。

300多年来,耶鲁大学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其中包括2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美国总统。(,耶鲁大学)

人才的培养就像是种植一棵树,在付出努力之后终会收获丰硕的果实。主席对耶鲁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所付出的努力给予高度的赞扬。

过去25年间,中国经济之所以按平均9.4%的速度迅速增长,其奥秘就在于此。(,哈佛大学)

上面例子把中国经济必做一颗大树,“增长”是指我国的经济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五)圆圈隐喻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圆圈代表着一种圆满与和谐,象征着事物发展的美好结局。

中国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真诚愿意同各国广泛开展合作,真诚愿意兼收并蓄、博采各种文明之长,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耶鲁大学)

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因其在人民心目中的影响而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人民群众则围绕在共产党周围形成 一个坚不可摧的圆圈。其他国家则位于圆圈之外。对外开放意味着中国愿意打开国门,真诚并且积极地和其他国家进行合作,共同发展。

(六)象棋隐喻

象棋注重战略较量,棋局的每一步都很关键,既要注重各方面的技巧,又要纵观全面。 实验证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保证社会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决策。

今天,正在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的中国人民,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同世界各国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崭新的开放局面。(,哈佛大学)

四、结语

在上述六种概念隐喻类别当中,前四种都是源于隐喻概念的经验基础,即源于人们的身体体验与生活经验,因为我们人类对于整个世界的认知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体验基础之上的。正如Lakoff 和Johnson(1980)指出大多数隐喻都是系统性地根植于我们的日常身体体验。而圆圈隐喻和象棋隐喻则具有很明显的文化因素。

总而言之,概念隐喻在中国国家领导人的政治演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概念隐喻的使用不仅来源于领导人自身对于自然环境与社会现象的认知,更深层次地体现在我们民族特有的文化对他们思维认知的影响。通过对中国国家领导人使用的概念隐喻的识别与分析,希望从文化的角度对于读者了解政治语篇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Lakoff, G. Metaphor in Politics [M].Chicago:ChicagoUp.2002.

[3]束定芳.论隐喻的运作机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 (2).

[4]束金星.隐喻与政治[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0-14

上一篇:新闻的娱乐化和娱乐新闻 下一篇:中国―东盟经济发展视野下广西民办高校经管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