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政治史

时间:2022-08-02 09:50:55

人民币汇率政治史

中国与周围的经济远近、大小,都细细刻画在“汇率”这个历史计量器上。人民币汇率的演变,叙说着中国在世界版图上的镶嵌深度。

60年一甲子。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动中,经历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无意义稳定,七十年代的错误升值,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前期的贬值,九十年代中期至2005年的固守,2005年至2008年的过慢升值,2008年至今的再固守美元。回眼望去,一路走走停停,蜿蜒曲折。

汇率只是计划

人民币的历史始于新中国前夜。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先于共和国而成立。当年发行的第一版人民币,与惊人的物价波动相适应,面值跨度从1元到5万元。1949年3月,600元人民币可以兑1美元,到了1950年3月,就变成4.2万元人民币才能兑1美元,短短一年时间,人民币的贬值达到98%以上。

“人民币基本上开始一文不值。”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说。

1953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迅速覆盖全国,1955年新的人民币开始发行,按1万元旧币折1元新币进行兑换,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在之后的16年间都保持了一条平整的直线,长期稳定在2.4618:1。

人民币牌价基本上没有波动,源于国内外处于一张凝固的价格网。一方面,以黄金为本位的货币体系下西方各国间都保持了固定汇率,另一方面国内物价水平也被指令性计划所冻结,对外贸易被十二家国有外贸公司所垄断,进口与出口的规模与价格都由国家统一规定。

计划经济,是一种以短缺为基础又制造短缺的经济,在一切短缺中,最缺的就是外汇。出口的唯一目的就是换取进口所需的外汇。不惜代价出口成为计划经济中对外经济战略的核心。

简单地从数字上看,当年的人民币似乎相当值钱。中央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教授吴念鲁回忆,1963年中国银行搞外贸信贷的人做过一个调查,当时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换汇成本大概是1美元合6元多人民币。而按当时的外汇牌价,出口1美元商品换回来只有2元多人民币。人民币被严重高估。对于企业出口亏损部分,政府的办法是给予财政补贴。

吴念鲁说,“对调整不调整,当时感觉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因为当时人民币的对外汇率只是作为一个统计用的,全部归到财政”。

实际上,由于当时人民银行只是财政部的会计部门,人民币主要是用于对内的计价结算和作为交换的媒介,不反映供求关系,给予财政补贴还是提高人民币兑换比例,实质一样。

此外,国有外贸企业出口越多亏损越大,看似会遏制出口。但实质上外贸职工拿国家固定工资,一切按计划行事,而且企业内部反可以做出口换汇成本的假账,提高申请补贴的标准。

在这计划经济的20年,中国与国外进出口贸易的关系有如藕断丝连,仅有的也多是与社会主义国家往来。加之人民币仅仅在中国流通,在国际上基本没有影响面。因此,在吴念鲁看来,看似高值的人民币汇率,对其他国家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一篮子”政策的失败

1971年11月,由于各国疯狂向美国要求将手中的美元兑换成黄金,金本位的固定汇率制无法承受而崩溃,此后西方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由此带来的频繁大幅度波动,使得中国无法“稳坐钓鱼台”。于是采用了“一篮子货币”的浮动方法。

“篮子”中所选用的货币是对外经济贸易往来中经常使用的货币,按其重要程度和政策上的需要确定权重,再根据这些货币在前一营业日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加权计算出人民币汇率。

当时,国家要求人民币汇率水平稳定在国际市场各国货币汇率中间偏上水平上,选用较硬的货币,加大这种货币的比重,使人民币汇率既不随上升货币而上升,也不随下跌货币而下跌。这种“盯住汇率制”的汇率安排,操作简便易行,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对外经济贸易的成本核算、利润预测及减少汇兑风险。

但是,这种盯住自定货币“篮子”的汇率制度反映的是人民币与“篮子货币”的相应变动情况,而不是人民币本身的价值量的变动情况,使人民币汇价脱离了直接的物质基础和货币购买力原则。

当20世纪70年代后期爆发世界性通货膨胀时,美元汇率下跌,导致了人民币对外汇价的节节上升。从1972年至1980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逐步调为1.53・1。1980年全国平均出口换汇成本为1:2.75,比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高出1.22元。这使中国出口贸易处于不利地位,每出口1美元商品就要亏损1.22元。

根据《货币战争:真相与未来》一书的说法,这个153的汇率实际也并不是通过盯住一“篮子货币”而来,而是参考国内外的消费价格之比。也就是同样的美国外交官一家四口人,在美国的生活费如果是100美元的话,那么在中国生活的费用可能是153元人民币。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振中直言,这个阶段汇价高估的状况不断趋向严重,错过了调整外汇水平的良机,遏制了对外开放,而让“亚洲四小龙”借此飞速上升。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实质应由中国对世界市场各类资源产品和世界市场(美元是通用货币)对中国各类资源产品的供需决定的,就象一国之内的物价是由供需双方决定一样。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由于缺少技术,小车、电脑、飞机及各种机械装备皆不能造,而国内又急需这些东西以支持现代化建设,但外方拿到了大把的人民币却在中国市场上没有什么他们需要的东西可采购,于是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就非常不值钱。

两个官方汇率并存

因此,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是汇率贬值的过程,同时又是不断单独地对外贸企业“开小灶”的过程。

1978~1979年,中国政府鼓励出口和利用外资,为此下放外汇经营权,实行分散经营。开放外贸经营体制,需要有一个同进出口贸易实际相适应的合理汇率,这使得由于汇率高估所造成的出口亏损成为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由此拉开了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的序幕。

1979年8月,国务院撕开了人民币汇率“铁幕”的一个缺口,决定除继续保留人民币的公开牌价之外,另外制定内部贸易结算价(实质是人民币贬值),从1981年1月1日起实行。

对外公布的人民币牌价为$1=RMB1.50,用于劳务外汇、侨汇和捐赠外汇等非来源于进出口贸易的外汇兑换和结算。而进出口贸易则使用内部贸易结算价$I=RMB2.80,按1978年全国出口平均换汇成本1美元2.53元人民币加上10%的利润计算而来。

对于采取“一国两汇”的招式,国家外汇管理局顾问陈全庚表示,要调整汇率,步伐非常艰难。改革只能不以直接触动官方汇率为开端,借助于另辟市场、壮大市场的方法,稳步实现市场化的目标。

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在实行头两年起到了“奖出限入”作用,但也遭到了国际责难。1983年,美国企业向美国商务部告状,认为“中国实行两种汇率制度是对出口的补贴,提出对进口中国商品征收40%的反补贴税”。IMF也敦促中国改为单一汇率。

1983年,中国的贸易汇率与公布的汇价相差40%。1984年,在国际市场美元汇率持续上涨和中国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逐步调低,到该年底,对外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价已和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一致。

1985年起中国顺势恢复实行单一汇率制度,将人民币汇率定于1美元合2.8元人民币的水平,后来逐步滑至3.2元人民币并固定下来。1986年至1990年期间,人民币汇率又先后经过了3次大幅调整,每次调整幅度都在10%~20%,其贬值46.38%。

对于这“五年三调”的大动作,陈全庚表示,这段时间通货膨胀加剧,外汇出口换汇成本长期远高于人民币汇率,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要么增加财政补贴,要么把人民币汇率调到合理水平。而随着外贸经营自负盈亏的承包制铺开,财政补贴已不合时宜。

“五年三调”后,人民币汇率又继续下调,但采取了经常性小幅调整的减震方式。自1991年4月起,至1993年底,人民币汇率逐步下调至1美元兑5.7元人民币。

市场汇率逼迫官方汇率

随着两个官方汇价的合一,汇率市场价开始在市井野蛮生长。

上世纪70年代末,为了弥补出口企业的亏损,中央政府允许外贸企业按官方汇率将部分外汇收入卖给国家银行后,留成部分拿到外汇调剂市场上去买卖。一开始规定,调剂汇率可比内部结算汇率上浮10%。

前上海外汇调剂中心主任汪德顺说,“但时间长了问题就出来了,企业之间关系熟了,有时发生交易的时候虚报一个价格,事后再补差价。这样的汇价不能反映出真实的市场情况”。1988年,外汇调剂实行公开竞拍。由于外汇是稀缺资源,企业之间自由买卖的价格不断上涨。

加之,企业留成比例从原来的6%不断放宽到20%、40%、80%,外汇调剂中心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从1978年的47亿美元,增加到1993年的228亿美元,占企业留成外汇的70%以上。各主要城市都相继设立了外汇调剂中心,形成了对外公布的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汇率双轨制。

由于当时各地分中心不联网,调剂价格存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是一个政府管制相对较少的市场,套利行为风行,刺激市场价攀升。1993年,官方汇率调至5.72元人民币,而市场价为8.72元,两种汇率差距巨大。

调剂市场规模越做越大,官方市场却越来越萎缩,形成了私人部门外汇多、官方外汇储备少的局面。当时通过调剂市场进行的外汇交易大约占全部外汇交易的80%~85%,通过官方市场进行的外汇交易却只占15%~20%。

汇率的巨大价差,加之个人购汇的严格受限,又直接在调剂中心外催生了一个庞大的个人外汇交易黑市。从境外各种渠道携带进来的外汇,经黄牛党炒作,在银行门口、外国人聚集区高卖。北京雅宝路曾是名胜一时的外汇黑市据点。

作家王朔曾在小说《玩的就是心跳》中写道,“大伙儿是那么需要外汇买洋货,急得都疯了,就差组织义和团砸使馆了。”

吴念鲁说,所有的外汇全部通过调剂中心、黑市这么来做,那么官方的价格实际上是有点名存实亡。

两种汇率并存,一开始用官方汇率的较稳,保证了计划内生产建设和生活必需品的进口和物价的稳定,又利用市场汇率提高出口利润或弥补其高于商品的亏损,解决取消财政补贴后外贸企业亏损的问题。

但因此而形成的两种人民币对外核算标准,不利于外汇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由于各类企业的外汇留成比例不同,有时我们和其他企业同样一笔外汇收入,那些留成比例大的企业,换取人民币就多于我们这些留成比例小的企业,造成了实际上的不公平竞争。”浙江杭州一直从事纺织品贸易的付俊平女士说。

此外,用官方汇率获取外汇的成本相对低廉,成为盲目引进与扩大投资规模和浪费外汇的一个潜在因素。

多种汇率的盛行,所带来的顾此失彼,使统一提上日程。

第一次汇改

1992年,由于物价飞涨,外贸逆差骤然拉大,加速了汇率统一的步伐。因为外贸逆差,使中国官方外汇储备锐减,而此前市场汇率的存在,让外贸企业基本上都不愿意将外汇卖给商业银行,而愿意通过外汇调剂市场出售外汇,官方外汇储备已萎缩不堪。

如何拥有足够的外汇,这个长期套在中国决策层头上的“紧箍咒”,突如被念咒般疼得要命。

1993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实施汇率大幅贬值,贬值达33%,使官定汇价与市场汇价并轨,以调剂市场汇率1美元合8.72元人民币作为全国统一的人民币市场汇率。

另一方面,取消政府管制较少、买卖双方自由成交、汇率波幅较大的外汇调剂市场,改为全国统一的外汇交易中心,实行企业向商业银行的强制结售汇制度,由外汇交易中心组织全国银行间的外汇交易,根据市场供求决定人民币的汇率并由央行对外公布。央行在市场供求失衡时负责使市场出清,在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时,即使央行买入外汇的出价过低,企业和商业银行也被迫将外汇卖给中央银行。

1994年汇改,被IMF誉为战略性决策的重大改革。

当时中国大陆全部的外汇储备只有212亿美元,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管理部处长王欣欣称,政府对改革十分紧张,对每天的交易进行监测。

李扬也曾回忆,那一点外汇储备本来已经是“天天令我们担心”,担心汇改之后会出现逆差。以前关于汇率改革是不断有人提出,但是不断地会被“发展中国家缺外汇”这样一个问题吓倒。

幸运的是,1994年汇改,使得中国商品的价格一下子在世界市场上变得便宜,从此,中国进入了长达近11年的顺差格局。此外,中国成为一个更加吸引外部投资商的地方,经济走上了外贸拉动型的道路。

中国的外汇储备也从此摆脱了长期零增长的尴尬局面,走向了狂奔之路。

但这次汇改也给后来的中国留下了隐患。北师大金融系教授钟伟说,官方集中了外汇,同时也彻底摧毁了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任何藏汇于民的可能性;此外汇率完全受控于央行,虽然避免了外汇调剂市场那样剧烈的价格波动,但人民币汇率基本上就是一潭死水了。

钟伟设想了两个当时可以采取的、能给未来带来更好效果的方案。

一个是,如果当时不取消外汇藏于民间的政策,而是央行拍卖进入调剂市场的许可证,企业获得许可证之后,可以进入调剂市场购买外汇,但事后需用外汇向央行支付许可证的费用。那么,外汇调剂市场的交易量越大,央行拍卖的许可证价格就越高,央行因此获得的外汇收入也越多,也可以达到集中外汇的目的。

另一个是,如果能把全国各分中心的外汇调剂市场联网,集中显示报价、集中、清算,形成类似于纳斯达克那样活跃而广泛的场外交易市场,形成做市商制度,那么外汇调剂市场的汇率波动就不会那么剧烈。

二次汇改

从1994年交易市场开始,人民币由以前的贬值进入到升值的过程,到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人民币与美元比达到了8.3,三年不到的时间,人民币升值了5%。

人民币升值的合理性也被理论所支撑。按照著名的“巴拉萨-萨缪尔逊效应假说”: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持续追赶,与发达国家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和收敛,则该国货币实际汇率会在长期内表现出升值趋势。

北京大学教授薛兆丰更通俗的解释是,由于用人民币标价的那些中国货物和中国服务受欢迎,外国人争着拿美元来兑换人民币。而在争夺人民币的过程中,用人民币换取美元的比率就会被抬高,也就是所说的“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了。

王欣欣认为,如果没有金融危机,人民币会有一个漫长的升值过程。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宣布人民币不贬值。等危机过后,中断的人民币升值未能恢复,原因是大陆遇到了6年的经济紧缩,为了保护国内经济增长,人民币不能升值。所以1998年后,IMF又把中国归纳为固定汇率制国家。

“当1块美元只值6块人民币的时候,你非要给人家8块不可,那么你就是在送价值2块的礼了;既然多买多送,那么美元就会源源不断流入中国。”薛兆丰解释。

中国对外汇来者不拒,结果是稳住了汇率,也引入了通胀。其机制是导致在外汇占款项下基础货币的被动式投放。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的数据是,2003年外汇占款项下所形成的货币投放,第一次与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货币供给量相等,到2006年则已相当于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货币供给量的3倍了。

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最早发起的是日本,2002年末,日本财政大臣盐川首先发难,此后,日本从官方到理论界不断提出人民币升值,称正是人民币汇率低谷,导致全球通货紧缩,造成全球经济不平衡。但王欣欣表示,2002年日中贸易中日本顺差50亿美元,“没有理由要求人民币升值,它是从政治考虑出发”。

之后,美国、欧洲开始轮番上阵,越演越烈。

但令人迷惑的是,期间“欧元之父”蒙代尔几次来中国,都劝中国领导人人民币不要升值。“好像美国学者在帮中国政府说话,实际是为美国人民说话”,王欣欣研究发现,按照2005年的数据,如果人民币不升值,每年使美国老百姓通过降低日常用品价格和银行利息支出可获得1000亿美元的额外收入。

中国政府决定采取自己的升值方式。

要主动渐进升值,需要突破固定汇率制度。因为固定汇率制度,在强行对各企业手中的外汇国有化过程中,提供了防止人民币贬值的绝杀武器,但一旦人们形成人民币升值预期,并蜂拥要求卖外汇买人民币时,这个汇率制度的僵硬就天生缺乏处置升值压力的能力,自1994年来,一直如是。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从原来的1美元兑8.2765元人民币调整为8.11元人民币,一次升值2%。之后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自2007年5月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日浮动幅度由3‰扩大至5‰。

参考“一篮子货币”,似乎是30年前的回归,但此时的美元保持了稳定的币值。

对2005年的汇改,反思者也众多。张五常在《货币战略论》中多次叹息,认为这是对之前政府所确定的有着“稳定锚”作用的货币制度的偏离。

西南证券研究员邵宇说,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渐进式战略透明度太高。更糟的是,升值的幅度与速度如蜗牛般,国内生产要素价格水平决定的换汇成本仍然低于当时的汇率水平,造成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单边升值的22个月间,中国进口与出口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速,同时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还变得愈来愈强。

不过王欣欣认为,从整个宏观经济层面看,2005年的汇率改革收益大于损失的8,3倍。

再盯住美元的错觉

金融危机爆发后,2008年8月底开始,在实施使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0%的爬行盯住汇率制三年以后,中国再次采取1997年应对东南亚危机模式,重新与美元挂钩。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控制在6,82左右的水平至今。由于这个变化,人民币成为金融危机下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唯一对美元没有贬值的货币。

对于重新盯住美元的好处,邵宇分析,能配合稳定经济增长和公众信心的刺激计划,并为对外经济创造一个名义上较为稳定的环境,防止来自美元资产波动的冲击。另外,当时的人民币汇率水平越来越接近中国广义出口换汇成本的底线6,452元人民币/美元,政府担心有升值压力的人民币如果再维持管理浮动的话,会对已经恶化的外贸情况雪上加霜。

但美元已不复当年的稳定,开始如过山车般上下滑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斌表示,回看过去两年,人民币盯住美元汇率体制的收益或者是非常模糊,或者是由正转负。

人民币盯住美元汇率体制的缺陷日益突出。包括难以抵御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推波助澜新一轮的资产价格泡沫;美元已经不能成为一个好的“名义锚”,盯住美元加剧国内物价和宏观经济波动;难以发挥汇率价格杠杆调节经济资源在部门之间的合理配置功能,是产业结构、内需不足等一系列经济结构失衡的重要诱因,制约中国经济未来的可持续增长,同时伴随严重的福利损失;阻碍了国内诸多改革和发展,尤其是与人民币国际化相匹配的资本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国内金融业发展和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遭遇国际社会压力和不断加剧的贸易摩擦。

盯住美元,在2009年引发美国在多个领域对中国实施贸易战、成本战。到2010年,中美汇率战全面爆发。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周其仁近日对媒体表示,当下实在没有汇率稳定的条件。明明靠不住的挂钩,非要挂,结果顶多只有名义汇率的稳定,而真实汇率最后还是无法稳定。

回望历次汇率改革,其冲动和理由无不与外贸体制、外贸政策或外贸格局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货币被绑在汇率上,而汇率又被绑在外贸上。

小国靠外贸,大国重内需。中国汇率改革长期陷于外贸收益的狭窄视角,已到十字街头。

上一篇:港泛民“五区起义”,国务院严辞斥责 下一篇:东南亚大旱指向中国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