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竞技运动问题研究

时间:2022-08-01 02:45:29

我国电子竞技运动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89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2-000-01

摘 要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概述了电子竞技运动的起源以及相关概念,对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电子竞技处在一个看似繁荣的阶段,但是,在这背后却潜伏着许多问题:社会偏见、青少年缺乏正确的引导和规范、电子竞技市场机制不完善等。

关键词 体育产业 电子竞技

1998年《星际争霸》的发行带动了电子竞技的繁荣发展。时至今日,电子竞技运动在全世界也有了十多年的发展,而我国已经拥有较完整的电子竞技产业链。国家体育总局在2003年将电子竞技运动列入体育运动项目的第99项运动;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整合现有的体育项目,将电子竞技运动重新定义为第78项体育运动;2013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成立了中国电子竞技国家队。这一系列的举动都表明了对电子竞技的认可和支持。同时,社会舆论和大众的偏见阻碍了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

一、电子竞技的起源

电竞经济起源于电子游戏。电子游戏是时代和科技的产物,它作为一种新的娱乐方式逐渐进入到大众的生活中。然而,电子竞技却不是简单的游戏娱乐,它区别于电子游戏,上升到遵守同一规则的人与人、人与机器的智力对抗,具备了作为竞技体育项目的基本属性。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从无到有,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演变,征服了数千万的电竞爱好者,相继出现了电竞主播、电竞主持人、电竞职业选手、电竞解说等新兴职业。电子竞技将会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的巨大的产业。

二、我国电子竞技的现状分析

据新浪科技讯[8] 国外数据研究机构SuperData Research的最新电子竞技研究报告,称2015年全球电子竞技市场规模高达6.21亿美元,观众人数高达1.34亿,SuperData Research还称电子竞技市场的主要收入来源于中国和韩国,这也是对我国电竞产业最近几年快速发展的真实写照,如今电子竞技商业化逐渐规范,社会认可也在逐渐增加,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游戏玩家和粉丝群体,电竞业已经初见曙光。

分析我国电子竞技产业,本文从其较完整的产业链入手。电子竞技产业链主要包括:游戏运营、赛事运营、游戏直播三大板块。

三、我国电子竞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政府的参与问题

目前,在电子竞技这方面,我国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支持,任其自由发展。政府有关管理部门也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导致社会大众对电子竞技的认识模糊不清,形成偏见。然而与韩国相比,韩国的电子竞技从无到有,最终成为支柱产业,是和韩国政府积极推动分不开的。那么我国可以在税收、贷款、投资、研发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定公共、公正、公开的电子竞赛规则,优化网络平台的基础建设,从而推动我国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

(二)社会认同度问题

如今这个社会对电子竞技持有偏见的态度,认为电子竞技是“不入流”的体育项目;是“电子海洛因”,还有许多学者不能区别电子竞技运动和网络游戏的本质,不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电子竞技作为一项集竞技、科技、娱乐、时尚于一体的新兴的体育项目,和传统的体育项目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而我们应该清晰地正确地认识它,社会传媒的的积极宣传和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是扩大电子竞技影响力,是改变人们长期固执的偏见的重要举措。

(三)电竞市场机制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某一项的职业电竞运动员的薪水不如主播的现象很常见。这是由于电子竞技市场机制不完善导致的。按照这样的趋势下去,可以预测将出现职业运动员缺乏的现象,因为电竞运动员每天刻苦地训练,薪资不如娱乐主播,最后大都会期望提前退役去做主播,或者是优秀的电竞选手一开始就选择了主播。王峰[10] 认为应该努力拓展电子竞技的“盈利模式”,需要从更多的角度去寻找电子竞技在中国产生经济效益的方法,更多的借鉴韩国的模式。

四、结束语

在最近几年,我国电子竞技得到一定发展,游戏运营、赛事运营、直播平台等核心电竞产业链较为完备。但是在电子竞技游戏研发这方面,我国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物力、人力、财力,来打造属于我国自主研发的电竞项目。面对我国电竞现状,也呈现出许多问题:政府的引导不力、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社会大众的偏见、电竞市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这些众多的棘手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大众、企业等共同努力。对电子竞技的未来发展,电子竞技有望成为奥运项目。

参考文献:

[1] 雷曦,夏思永.对我国电子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第8期).

[2] 赵建强.我国体育电子竞技产业发展研究[J].企业经济.2006.(第11期).

[3] 段宁,郑志强.中国电子竞技体育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第12期).

[4] 李宗浩,李柏,王健. 电子竞技运动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2.

[5] 阳骏滢,黄海燕,张林.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第3期).

[6] 薛建新.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第1期).

[7] 艾瑞咨询. 中国游戏用户行为报告简版.

[8] 王峰.我国电子竞技商业模式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4.(第12期).

上一篇:强化培育指导 发挥职工群众HSE监督作用 下一篇:以协合力,深化五位一体协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