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性组合的现状及研究

时间:2022-08-01 01:41:30

探究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性组合的现状及研究

摘 要:中国民族民间舞本身就具有我国比较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我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过程当中,每个地区,因为区域的不同,所以导致民间舞的类别和形式有所区别。另外,在这些年发展的过程当中,对于民族舞的表演,还亟待完善。所以我们在发展这一舞种的同时,也必须要注意到,不仅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还要更注重与表演相结合。充分的重视到表演性在民间舞当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表演性组合;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108-01

一、如何在民间舞民族舞的课堂上进行更好的表演训练和教学

(一)我们要充分的注意营造民间舞课堂教学的氛围

在对于教学课堂氛围的营造上,大致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点,我们要注意到民间舞在本质上的特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做到,深刻的理解民间舞的内涵,这种舞蹈要求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传承和发扬。我们要将民间舞作为一种历史文化渊源,不断的挖掘出来,让学生以这种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依托,在古典的舞姿中进行不断的创造和发展,这样的氛围更加有利于学生进行民间舞的表演性学习。

(二)我们要不断的加强综合能力和知识的培养

我们必须要明确,中国民族民间舞不仅仅是舞蹈的一种,更是一种文化的集合。它是民族学,社会学,舞蹈学等各门学科的总和,所以我们在进行民间舞教学的时候,更需要注意到与人文知识的结合,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将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表演性发挥到极致,也可以更深刻的理解到民间舞的内涵,这种将文化作为依托的舞蹈,更加具有内涵,更加值得我们去深入发展。这种“以情带动”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的加深我们对于民间舞的理解。

(三)在情感上进行发掘和开拓

舞蹈是一种很好的情感表达方式,舞蹈中想要带给观众的思想或者情感,都是要通过舞蹈表演者的表演而展示出来的。好的表演总是要有情感流露出来的。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表演能力的时候,必须要注意到对于情感的挖掘,只有认真的将情感挖掘出来,才能更好的诠释舞蹈的内涵,将我国古典民间舞的特质发挥出来。所以我们在教学当中一定不可以忽略情感的作用,用情演绎的舞蹈才是发挥的最好的舞蹈。很多的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当中,只是一味的死记一些动作,或者就是努力的模仿,这样的学习只会让学生形成僵硬的表演。舞蹈是一种带有审美性的艺术,它具有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思想感情。所以如果只是枯燥的生硬的模仿,那势必会造成舞蹈动作的生硬和刻板。无法将舞蹈自身的情感和内涵传递给观众,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舞蹈的内在情感。

二、在舞蹈的教学和平时的练习当中,应该注意的基本训练

(一)对于学生基本素质的训练

这里提到的学生基本素质的训练,并不单纯是指学生在舞蹈动作上的基本功,还要在平时的训练当中,注意到气息,手位,站姿等等这些最为基本的素质练习。我们一定不可以忽略这些练习在舞蹈教学和表演当中的作用。良好的素质练习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基本功能力,培养学生的气质,为舞蹈表演打下基础。

(二)舞蹈动作综合训练

因为民间舞自身的特点,所以很大程度上收到区域的限制,这就使得很多时候,民间舞具有零碎的特点,我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就必须要做到对这些基本舞蹈动作的整合。将民间舞的节奏,韵律以及舞蹈动作结合起来,融入到民间舞悠久的历史文化当中,这样就可以将民间舞的特点不断的发展壮大,也使得民间舞在当前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三)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断的创新和编创

民间舞本身具有比较悠久的历史,有一些过于古板的东西已经不太能够适应时展的潮流。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要想将民间舞不断的发展下去,就必须有所创新,而这创新的依据,就是结合当前舞蹈发展的特点,融入民间舞自身的悠久和优美,不断的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将舞蹈的内容进行新的编创,为民间舞的发展融入新鲜的血液。

(四)在课堂教学当中,注重“即兴舞”的表演

其实任何的舞蹈,自身都是具有娱乐性的,这就说明近些年舞蹈的发展已经不再像从前一样具有高度的规范性和对动作的严格性,所以我们必须要将舞蹈的这种“自由美”发展下去。“即兴”实际上一直都是各种灵感的源头,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时候,许多的灵感都来源于瞬间的想法,舞蹈也不能例外,民间舞教学当中注重应该充分的重视“即兴舞”的表演,这样可以促使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激发出他们对舞蹈的创造能力,从而更好的提高他们学习民间舞的积极性。也可以不断的为我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进行更多合理的创意。

参考文献:

[1]于萌.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性组合的现状及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上一篇:试论技术创新的生态价值取向 下一篇:略谈学习声乐中声乐心理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