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新闻的四种视角

时间:2022-07-31 10:00:10

民俗新闻的四种视角

民俗是历史的再现,是乡愁的寄托。民俗新闻可以还原历史,引感共鸣。深耕厦门本土的厦门晚报被誉为“厦门城市名片”,以民俗新闻等为代表的文化新闻,是其拳头产品,在厦门纸媒中独树一帜。厦门晚报民俗新闻报道,非常注重报道的视角,在推动本土民俗保护与传承的同时,让读者能够品读民俗的人文之美,领悟蕴含的社会意义,提升报纸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民俗新闻的时代视角:老民俗新时尚,看见民俗的春天

民俗不是一成不变的,民俗是传统的,也可以是现代的。解读老民俗的时代新特征,看见民俗的发展变迁,有助于新闻更立体,从而高屋建瓴,更准确地把握民俗新闻的时代内涵。

2012年,《珩山“千叟宴”,800年来阿婆们首次上宴席》在厦门晚报刊发,近800年来,妇女们第一次作为主角被邀请赴宴,阿婆们赶上了几百年来的“第一次”。这是记者下乡挖掘到的祭祖新现象,在老龄化日趋严重的时代背景下,该现象更新了传统观念,弘扬了男女平等的文明新风,展现了老民俗的新特点,民俗新现象背后的意义更加不凡。

厦门岛外农村,元宵节后人们在祖祠集中“装瓯”,以一座座用食物堆高呈塔状的“肉山”祭祖祈福,精心“装瓯”比美比高。2012年,《鸭大哥戴眼镜穿长袍,奇特“装瓯”民俗充满现代气息》一文让读者感叹,千年历史的“装瓯”祭祖习俗这回新鲜了,老民俗变得富有时尚气息。

传统民俗在新时代呈现新特点、新创意,我们的民俗新闻细致地捕捉到这样的变化,既让读者领略民俗的文化味,也看到新时代传统民俗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民俗新闻的本土视角:“最厦门”的民俗,触动市民心弦

民俗新闻往往具有地域性、接近性等特点,厦门民俗洋溢浓郁的闽南风情,民俗新闻地域特色鲜明,不仅老厦门人喜爱,连新厦门人也津津乐道。读者并非对所有本土民俗都熟悉,不少读者对厦门本土民俗尤其偏远地带的民俗知之甚少。把大众化的民俗做精做新,把小众化的民俗做深做透,这体现了厦门晚报民俗新闻报道的宗旨:立足本土,深耕本土,展现“最厦门”的民俗新闻。

厦门北部山区,有茶园的地方就有莲花褒歌。即兴演唱、包罗万象的原生态山歌经历着盛衰更替,也唱出山民的向往与美好。近10年来,厦门晚报持续关注厦门莲花褒歌的复兴,助力其入选福建省级非遗。“没有山歌的大山,就失去了灵性。”省级非遗传承人洪参议感慨,那些经典褒歌,雨打风吹散落在民间,“如果不及时挖掘、寻找和保护,等会唱山歌的人年华老去,就再也找不回了”。而今,“久违的莲花褒歌唱响大山,山的灵性又回来了!”尽管莲花褒歌存在于小范围产茶村,我们的莲花褒歌民俗报道,如同这原生态歌声一样,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省级非遗“车鼓弄”是厦门最具代表性的民俗之一,车鼓弄,弄车鼓,三点进,三点退,弄过来又扭过去,鼓乐声中,“车鼓婆”卓来治登场,她右手执摺扇,左手执彩绢,搭档的“车鼓公”头戴瓜帽,手持长烟杆,两人合抬一个盖彩篾斗篮对唱,诙谐风趣让人忍俊不禁。我们全景呈现“车鼓弄”传承历程,有着千年历史的“车鼓弄”充满乡土气息,让读者回味无穷。

不管是大众化还是小众化的民俗,都很容易触动市民心弦,拉近与市民的距离。我们的民俗新闻立足本土,深挖开掘,市民关心的,就是我们关注的,民俗新闻本土化、深度化,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民俗新闻的两岸视角:两岸民俗一脉相承,激发内心共鸣

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两岸民俗一脉相承。盛行于台湾的众多民俗发源于厦门,厦台两地共有的民俗、民间信仰等,既是两岸民间亲情交流的纽带,也是两岸文化传播融合的桥梁。以两岸视角看民俗新闻,可避免“见事不见人,见人不见情”的误区,通过民俗新闻报道,讲述两岸血脉相连,激发民众情感共鸣。

每隔4年,厦门环东海域海边,都要举行迎送王船仪式。2012年两岸“送王船”,数万名来自台湾等地的信众,目睹王船在海边点燃。为生动还原部级非遗“闽台送王船”民俗,厦门晚报记者提前一个月进驻渔村,目击10多米长的王船建造过程,通宵守候海边,见证两岸同根同源、同送王船祈福的盛况,并通过“上午快报”,第一时间让两岸读者深入了解“闽台送王船”民俗。

厦门文化之根在同安,2013年,同安区委区政府独家携手厦门晚报开辟“同安文话”专栏,对话几十位省市非遗传承人、文史专家等,比如金同(金门、同安)文史拓荒者颜立水、赴台书法展览第一人林志良等。通过人物讲述,聚焦民俗文化现象,还原两岸交流轨迹,形成文化号召力和影响力。

民俗新闻的影像视角:当好读者的眼睛,呈现传神画面

用镜头留住民俗远去的背影。将民俗用新闻影像记录下来,直观地反映民俗的原始风貌。读图时代下的影像视角,是民俗新闻不可或缺的表达方式,也是其他视角的有力补充。

厦门民俗新闻反映了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等民俗类型,大部分民俗具有时间性,民俗画面生动震撼。比如,岗头大笼甜制作民俗,两个蒸好的大笼甜1400多斤,叠起来有2层楼高,制作过程有诸多讲究。对这样非常有特色的民俗,单靠文字读者难以想象,而直观影像让读者大开眼界,生动传神的影像为民俗新闻添彩不少。

本土民俗新闻丰富了都市报的历史文化内涵,如何用影像更好地辅助表达,对记者的历史功底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民俗历史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捕捉传神的影像画面,更准确地把握民俗精髓。比如厦门民俗“拍胸舞”、“车鼓弄”,这些省级非遗传承人一亮相,一颦一笑都形神兼具。

厦门本土民俗,大量散落在岛外四个区,有的潜藏于田野乡间,记者要有敏锐的新闻触角、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获取独家新闻,第一时间挖掘民俗,借助影像传播民俗。

此外,对传统民俗技艺的关注,厦门晚报没有停留在对其衰微命运的喟叹上,而是从文化传承的建设性视角出发,从抢救老手艺、挖掘文化价值入手,为濒临失传的传统手艺的命运鼓与呼。

例如,2011年厦门晚报独家挖掘岗头大笼甜民俗,消失60年的民俗重现,引发观者如潮,也唤醒了村民申报非遗项目的强烈愿望。在我们连续3年的呼吁下,2013年“岗头大笼甜手工制作技艺”入选厦门市级非遗。无独有偶,同安郑天泗夫妇是厦门仅有的从事手工锡雕制作的草根艺人,在家庭作坊苦苦守艺。经厦门晚报报道,2013年,一度被遗忘的“同安传统锡雕技艺”入选厦门非遗名录,断层百年的锡雕重受关注。

(作者为厦门晚报首席记者)

上一篇:新媒体时代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下一篇:网宣可以更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