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民俗文化翻译探索

时间:2022-09-05 03:04:54

跨文化视角下民俗文化翻译探索

一、陕北民俗文化的特征

陕北民俗文化是古老的。陕北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长期交通闭塞,这样的地形地貌虽不利于文化的对外传播却有利于陕北古老文化得以保存,成了中华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陕北黄河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人文初祖耕耘过的地方。这里有很多古老的文明遗址,比如新旧石器时代遗址、仰韶文化、石盘文化等。陕北民俗文化的古老性还保留和呈现在许多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文化产品中,比如民间剪纸———抓髻娃娃,对二十多个出土文物的原始文化符号的破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其造型同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商代青玉女佩相似,经过专家考证这是商朝民俗文化;此外,在陕北方言中仍保留着宋元方言,如后生(后辈)、先后(妯娌)等。陕北民俗文化是多元的。从历史发展来看,陕北是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在这里,各民族相互交流和融合。其间,各民族生活习俗和文化得到了广泛接触,并相互影响和适应。一方面是少数民族的文化被汉族文化所吸收,如鲜卑、匈奴、西夏等民族文化。陕北民俗文化受蒙古族文化的影响也很大,既有汉文化农耕文明的文化基础,又有着非常浓厚的游牧民族文化的遗存。由此可见,陕北民俗文化的多元性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的结果。陕北民俗文化是开放进取的。在历史上,陕北地区通常是烽火连连,老百姓经常要迁徙避难,正因为流动迁徙才形成了陕北民俗文化的兼收并蓄。征战往往迫使一些人迁徙,这样的迁徙在陕北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陕北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形成自己开放的特性,移民们带来他们各具特色的文化,这使得陕北民俗越来越丰富多彩。陕北文化有时虽封闭但不僵固,各民族相融合的同时就吸收了外来文化,陕北民俗文化中的许多东西都是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果,比如蜚声海外的陕北民歌既有田园韵味,又有马背情调。总之,陕北民俗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和其强大的吸附力和融合力有很大的关系,它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区域文化。

二、陕北民俗文化的翻译

民俗,“就是民间风俗习惯,是人类社会长久形成的习俗惯制、礼仪、信仰、风尚的总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民间生活、文化模式,是彰显文化内涵的重要表现形式。”[1]陕北民俗就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就如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形象地折射出陕北人民生活和劳动的各个方面。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环境下,在跨文化的视角下对陕北民俗文化进行译介有利于其对外传播和交流。

(一)陕北民俗译介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从跨文化的角度来探讨陕北民俗文化的翻译,就不得不提及其文化身份问题。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越来越凸显出其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地位。陕北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在逐步步入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的文化所特有的,与生俱来的特征。在翻译过程中通过识别文化身份来强化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性。”[2]陕北独特的地理风貌塑造了陕北人独特的生活风俗习惯,而鲜明的民俗文化就是地域特征和民族个性的折射,就是民俗文化本身所固有的文化身份,正因为鲜明独特,与他乡和他国文化不同才称其为陕北特色文化。因而,译者在译介时应最大限度保留其文化身份,以便于受语读者真正了解领悟当地特有的民俗风情。陕北民俗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随着旅游业的开发,陕北以其悠久的历史、迥异的地理环境等特点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身份。在对其译介的过程中译者应把握好代表其文化身份的文化内涵。因而,保留陕北民俗文化与生俱来的个性和特征、保持其身份的清晰度,在陕北民俗的跨文化交流中也不可忽视。

(二)陕北民俗翻译的不可替代性

在陕北民俗的译介过程中,既要做到保留其原有的文化特色又要做到有效传播和交流,这是译介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在翻译陕北民俗时,要避免以他国、他乡的民俗词语替代陕北民俗词语。翻译中的异化是保留陕北民俗文化特色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陕北民俗和西方民俗在某些方面是大相径庭的。因此,译者不能贸然把西方民俗移植到陕北民俗中,不然就会造成文化身份模糊、甚至是错位的后果,最主要的是会使陕北民俗文化内涵失真。在译介的过程中应坚持求“异”存“意”的原则,尊重陕北民俗文化,最大限度地保留其中的文化内涵,使陕北特色民俗在译介中仍能再现其文化内涵,有效地促进陕北民俗文化的对外宣传和交流。如陕北民歌,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景观,其中有不少情歌或酸曲常用“三哥哥、四妹妹来呼唤对方,或直接用“哥哥、妹妹”这样的词语,如果译成brother或者sister的话,就会完全弄错了民歌中的哥哥和妹妹的真实文化内涵,当然就会误传陕北民歌中的民俗风情了。可见,在进行译介的时候不能随意替换陕北文化中的民俗词。

(三)挖掘陕北民俗文化的深层内涵

“民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越丰富,翻译过程中的文化障碍就越大,翻译的难度就会增加。”[3]陕北民俗的多元文化性和原始古老性本就增加了其译介工作的负荷,再加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正是因为其不同的、独特的文化个性,才会构成绚丽多彩的陕北区域文化,翻译中的异化就是一种巧妙嫁接,也是克服文化差异,实现文化沟通和交流的有效手段。也就是说,民俗文化的翻译不能脱离其文化语境和背景知识而随意用西方民俗词来替代,所以译者在翻译时一定要谙熟陕北的民风民情,甚至去感受或体验其民俗文化。只有这样才会突破民俗文化的表层结构,挖掘出其深层的文化内涵,用受语读者所能理解的语言加以表达,以求其神似。因此,在对陕北民俗文化进行译介时,译者首先要正确理解原语民俗的表层结构和深层内涵,在异化法和归化法皆不可行的情况下,可根据情况灵活翻译,甚至可以音译加注释,目的是在受语读者理解的情况下译出其在原语中真正的文化内涵。陕北民俗文化对外交流的顺利进行,与有效的译介是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充分了解陕北民俗,领悟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信息,才能在译介的过程中采取一些翻译策略既能有效保留其身份、传播其文化内涵和弘扬其民族精神,又能最终实现其跨文化交流。

作者:袁彩荣 惠霞 单位:延安大学 外国语学院

上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新能源工程机械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