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时间:2022-07-31 02:52:35

港口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港口突发性事件。如2005年,河北秦皇岛港口发生油轮爆炸事故,印度洋海啸导致江苏张家港原木进口量剧减;2006年,蛇口水域发生了液化气船泄漏事件,韩国货轮撞上港口加油船使泄漏原油污染了青岛团岛海域,长沙港口集装箱发生爆炸造成7人受伤;2010年7月16号晚,大连新港输油管发生爆炸,大连附近海域至少50平方公里的海面被原油污染,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港口应急物流需常态化

一般认为,港口应急物流是指突发性事件影响到港口甚至港区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时,以提供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其中,港口经常会遇到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台风、海啸、飓风、水灾、轮船触礁、污染物泄漏、进出口物资数量剧变及海上战争等。

港口应急物流实际上是当危机发生时,港口对物资、人员、资金、设施设备等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的物流活动。港口应急物流其实和普通物流一样,都是由流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等要素构成的,具有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不同的地方在于港口应急物流更强调物流效率的实现,而普通物流是把物流的效率和物流的效益看得同等重要。

目前,我国沿海港口多数已建立了港口应急物流体系,但多数是在政府主导下,由区域内港口共同组成应急物流系统,如河北省沿海港口应急物流系统,实体组织由应急物流指挥机构、应急物流节点和应急物流信息系统三部分组成。应急指挥机构的主要功能是判断应急物资需求、制定应急物流方案、应急物流综合调度等。应急物流节点包括各级政府物资储备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应急配送中心等。各物流节点分别负责采购、仓储、运输、配送、回收等。应急物流信息系统贯穿所有物流环节,主要功能是实时监控、基础数据库、辅助决策等。

由于港口应急物流的公共特征和弱经济性,政府牵头的应急物流指挥机构应该能够统一调配资源,将常规供应链上的各参与主体重新编排。港口应急物流指挥机构应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季节等因素,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应急方案,确定物流节点并启动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在港口应急物流实施过程中,将应急指挥机构工作中产生的信息和物流节点收集的信息都输入到应急物流信息系统中,经处理后反馈给指挥机构用来辅助决策。港口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各阶段独立的功能有效整合,提供统一的信息服务窗口,化解信息孤岛的存在并且减少重复投资。

港口应急物流体系

从目前我国的实际运作来看,由于港口应急物流系统更加强调行政指导,所以一般由政府部门成立港口应急物流指挥系统,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协调各方工作,并起到统筹全局的作用,港口应急物流指挥系统处于整个系统的核心地位;港口应急物流运作系统是具体的实施部门,主要负责港口应急物流活动的运作实施;港口应急物流信息系统从信息的角度为整个系统提供支持;港口应急物流辅助决策系统从方法的角度指挥调度及处置实施系统;港口应急物流资源保障系统从资源的角度支撑整个系统。

国内应急物流系统结构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港口应急物流指挥系统。应急管理决策不同于一般的决策,突发性事件的紧迫性决定了应急管理决策者所能控制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一个决策系统是否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是对决策系统最大的考验。因此,决策系统在整个应急管理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突发事件发生以后,决策系统首先要对突发事件做出准确的评估和正确的反应。

港口应急物流运作系统。港口应急物流运作系统是一个执行系统,是港口应急物流预案的直接实施机构。港口应急物流运作系统由下属的专项物资主管部门、交通应急管理部门、物流中心等组成。

港口应急物流信息系统。港口应急物流信息系统是整个体系的信息交流平台。它运用多种手段采集、管理和信息,对港口应急物流运作的各个环节和节点进行全方位监视,对港口应急物流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视,同时收集、信息,以保证信息在系统内部安全、畅通地传递,从而提高系统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加强系统的整体性和联动性。

港口应急物流辅助决策系统。港口应急物流辅助决策系统服从于指挥系统,是由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的参谋机构。平时,专家对各类港口突发事件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关的预案;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专家帮助决策者在时间和形势紧迫的情况下做出有效及正确的选择。

港口应急物流资源保障系统。港口应急物流资源保障系统是整个应急物流体系的支撑,指挥系统、运作系统、信息系统和辅助决策系统如果没有充分的资源支持和保障是不可能实现其既定功能的。港口应急物流资源保障系统可以看作是人、财、物等诸多资源的集合,主要负责整合港口内外各方面的资源。

港口应急物流的流程

在运作方面,港口应急物流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对运作流程的效率和协调有很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每个子系统自身协调迅速地联动,而且还需要与其他子系统保持及时的信息交流,从而使整个运作过程更加紧凑。

由上图可以看出,该流程主要环节为港口应急物流指挥中心、港口应急物流运作中心、港口应急供给端、港口应急需求端。这四个环节的功能如下:

港口应急物流指挥中心。港口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相当于港口应急物流系统的大脑,是整个流程的核心,所有的指挥调度命令都是从指挥中心发出去的。指挥中心的主要工作是决策,负责对港口应急物流预案和计划进行选择,并且根据反馈信息对选择的方案进行完善及修正,以确保港口应急物流的最佳效果。除此之外,指挥中心还要对其他系统的活动进行统筹安排,确保港口应急方案得到贯彻实施。

港口应急物流运作中心。港口应急物流运作中心主要负责运作层面的工作。指挥层下达任务后,运作中心负责具体实施,对整个运作过程进行调度和控制,并且及时向指挥层反馈信息和运作状态。运作中心由下属的专项物资主管部门、交通应急管理部门、物流中心等组成。运作中心需要快速响应系统的应急需求,完成应急物资的采购、运输、流通加工、仓储、配送及回收,并对各个环节进行协调控制,以确保整个应急物流系统高效运转。

港口应急供给端。应急状态下港口对应急物资的采购要求很高。第一,港口应急物流对时间性要求很高,需求量也很大,而且具有不确定性;其次,遇到突发事件时,港口的供应商也有可能受到影响。所以,应急物资的采购不仅仅是根据需求下订单这么简单,而且需要对供应商进行选择,以保证供应商可以满足港口的需求。

港口应急需求端。港口应急物流是拉动式结构,对物资的需求直接拉动了各个环节的活动。当受到突发事件影响时,涉及物资需求的三个环节是:第一,评估突发事件的影响程度,预测应急需求,启动港口应急物流系统;第二,系统运行时,指挥中心时刻注意评估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系统的运行状态;第三,当应急需求得到满足时,指挥中心需要再次评估需求情况,以确定是否继续系统的应急状态。

秦皇岛港煤炭应急物流

事实上,每个地区的港口需结合自身实际,提出相应的港口应急物流系统的整体框架,如河北省三大沿海港口均为我国重要的煤炭输出港,仅秦皇岛港即占据50%左右的市场份额,在我国煤炭物流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煤炭应急物流系统中,河北省港口部门在应急物流中所做工作包括:

加强与煤炭供应链各环节的应急合作。强化与铁路、煤矿、电厂等环节的信息沟通,确保从发煤、火车运输、翻车卸煤、装船作业、船舶靠离等各环节的畅通。根据预案启动紧急状态,特别是与铁路共同组成联合调度室,统一指挥电煤进车装运,督导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煤炭集港通道畅通。海事局安排巡逻船对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加强监管,做好进出港船舶的签证工作,降低封航、船舶走靠限制造成的影响,为煤炭应急物流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科学安排生产组织。提高装船效率,充分挖掘泊位的最大能力,实现均衡作业。对告急电厂的运煤船舶,争得相关客户的理解和支持后,按照应急方案优先安排靠泊装船,以保证电煤供应。协调船舶进港待泊,压缩辅助作业时间,减少船舶在港停时。统筹考虑各煤炭作业泊位情况,综合利用业主泊位的闲置通过能力。开通绿色通道,便利煤炭过港手续,从港口生产组织上做到“船到即靠、装完即离”。

保障设施设备运行可靠。生产单位增配劳务人员、协调外协维修人员,加强对格栅、漏斗冻煤、冻块的清理。大雪、冰冻和低温天气会给设备运行带来压力,技术力量要加强对设备的点检和巡视,跟踪重点基础设施设备的运行,尽量减少突发设备故障。强化关键设备的监控检查,落实设备抢修预案,保证备品备件充足。加大进出港航道巡控力度,保持冰情监控,对浮冰易聚集区域安排防冻破冰。合理统筹船舶进出次序和时间计划,保证航道一直占用,防止航道结冰,提高船舶营运效率

然而,应急物流实际运作当中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属于不同管辖部门的运输方式之间很难协调,比如地方政府与处于完全垄断地位的铁路系统协调难度较大;港口物流风险源辨识、评估和监控等基础性工作开展不够;缺乏突发事件事前预警、事中处置、事后恢复的系统集成,应急供应链的可视性差等。

上一篇:哥德堡港:北欧环保及效率之首选 下一篇:为赛马打造完美的“空中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