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会计教学的几点看法

时间:2022-07-31 02:52:10

职校会计教学的几点看法

摘 要: 在社会主义的今天,会计问题知识也像计算机的更新那样可谓是日新月异。培养合格的人才是当今会计专业的迫切解决的问题,也是需要职校教师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对职校的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关键词: 职校 会计教学 问题 改革

会计社会发展到一定时代的产物,社会更新的脚步越快,会计就显得尤其重要,在社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另外的角度看,新型的社会主义更要求新型的人才,大到跨国企业小到民营经济,会计是必不可少的职业,从就业者本身而言,会计也是一个越老也红火的职业。在网上公布的最新的报道中,关于越老越受欢迎的职业中,会计位居第四位,而第五位是出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更新,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会计的知识和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会计要不断地更新换代,以适应社会新的需要。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职校的教育要不断地改变教学方式适应社会的需要,并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基本特点,即学生的文化基础差,知识掌握的水平低,自我克制力差,加上学的大都是些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运用环节较薄弱,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素质水平都不能很好地适应会计职业发展变化的需要,也难以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一、新形势下教师的教学任务要有个新的定位

(一)教师的教。现在的职校会计专业主要就业是面对企业,很多的企业已经和职校联系起来,达成共识,会计教育应该以会计职业的特点和各个企业的需求、要求为导向。会计专业是个计算性、操作性、应用性很强的职业,要求授业者有很丰富的生活和工作经历,对工作经验的要求很高,这和现在在学校中受到的和实际相脱节的几乎是纯知识性的教学任务有着很大矛盾。我们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时候,很多的时候注重的是课本知识的教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是为了完成任务的教学设计,脱离了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不能结合实际让学生充分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高分低能型的“人才”,就算理论学得好,到了实际工作中可能最简单的问题都解决不了,甚至连发票都不会开。职校的会计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一味要求学生一出去工作就能成为专业的会计人员,而是要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使其拥有成为一名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的能力。

根据实地调查,很多大中小型企业方还认为,在学校学习会计专业的学生缺乏企业管理能力、中文写作水平、英语口语等方面的知识。这就说明我们在进行的教学过程中过于专业化,过分重视会计专业教育理论,导致学生只知道理论,知识面较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举一反三及应变等关键能力较差。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的职业选择也不一定就只有会计,有许多与会计相关的职业,比如出纳、统计员、收银员、仓库管理员、文员、银行及各服务行业的前台业务员等。这就要求教学应该既注重专业又顾及全面。

(二)学生的学。中职的学生,他们一大部分是初中刚毕业,年龄小、自制力差、基础知识和文化知识薄弱。父母和学生的最带希望的就是通过几年的会计专业学习,毕业后就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会计工作,但这与会计职业的特点存在一定矛盾。

首先,学生自己要对会计职业有充分的了解,给予准确定位。它不像模具或机电或幼师等专业,就业时能及时、较快地找到对口工作。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往往在社会上还需要在其他相关的工作中积累经验或即使找到会计工作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实践,方能适应。

其次,学生要明确自己到底要学些什么。会计是个需要不断实践和不断再学习才能胜任的职业。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比如,基础会计或财务会计的学习重点之一就是要掌握核算,根据经济业务事项做出会计分录。在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给定的题目作出分录,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人会在你身边告诉你今天发生了什么经济业务事项,明天又发生了什么,不会的,必须自己判断,这就是一种学习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创新

目前,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一些不够合理的地方。比如说,课程之间的交叉性明显,某些知识点在这门课学过,在另外一门课会重新涉及。再如,偏重了专业课程,忽视了基础教育课程及会计辅助课程,导致学生知识面过窄。建议借鉴模块式教学法构建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制定教学大纲和不同的教学模块。还可以将各教学模块中设置的课程分成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以修学分的形式考核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除此之外,有些课程在时间的安排上可以打破以往一个学期从头开讲到尾的情况,比如某课程基础入门性很强,就可以集中时间讲授完,再开设其他渐进课程。

再有,虽然有专门的会计模拟实训课,但实训的内容不全面,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实际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而我们绝大多数的专业课理论性太强,是非常需要实训的。即使有很多练习题,也大都分章节。这就像军训时,为了能更好地掌握训练项目,教官会将其分解成各个动作要领教授,但更关键的还是需要将各分解动作连贯起来。比如,可以在学完《成本会计》后,增设《成本会计实训》一样,让学生在分章节学完后,真实、完整、连贯地体验一下企业的成本会计是怎样工作的。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形成的一些对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看法。相信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创新、实践、改革,会计教育定能培养出适应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德才兼备的会计人才。

上一篇:湛江中职教育发展的危机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