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应用探究

时间:2022-07-30 05:33:29

【摘要】例如:在学习“工业区位条件”时,首先提出案例“首钢搬迁”:首钢集团将其钢铁冶炼部分全部从北京迁到河北省唐山地区曹妃甸,在那里建设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钢铁联合企业;现在的首...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应用探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实际,实行生活化教学。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也指出: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从这里可以发现,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实行生活化教学,让教学紧密联系生活,让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而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中,感受地理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一、列举生活事例,走入生活

人类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各环境要素又时刻作用于人们的生活,许多地理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典型例证,这些实际生活背景与学生生活十分贴切,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也容易理解。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用生活经验来突破学习内容,把地理知识有机地移植到生活中去。例如:的居民做饭都要用高压锅,原因就是青藏高原地势高(平均海拔4000米),气压低,水的沸点低,水不到100℃就沸腾了,所以,要将饭煮熟就必须用高压锅。用身边的事例挖掘其中的地理规律,引导学生留心身边发生的各种现象,积极开动脑筋,加强思考,会非常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二、提出地理问题,提炼生活

在感受生活事例的基础上,学生对新的地理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的这一知识需求,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工业区位条件”时,首先提出案例“首钢搬迁”:首钢集团将其钢铁冶炼部分全部从北京迁到河北省唐山地区曹妃甸,在那里建设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钢铁联合企业;现在的首钢集团距天安门只有17公里,地处城市西部上风向;曹妃甸地处河北省唐山市西北,距北京约225公里,距唐山市85公里,甸头向前延伸500米,水深达25米,甸前深槽水深36米,是渤海最深点,被誉为“钻石级港址”。同学们看完这则案例,纷纷提出疑问,我适时地引导学生查阅有关地图,创设问题情境来组织学习。如:“当年首钢选址北京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什么?新首钢迁址曹妃甸,主导区位因素有无变化?你还发现哪些因素促成了首钢搬迁曹妃甸?首钢搬走后,10平方公里的首钢原址用来做什么?有人建议用来开发房产,有人建议发展金融、信息、休闲娱乐,建成综合服务中心,试用你学过的知识,向规划部门提出你的建议……”通过这个案例的学习,学生很容易找出影响工业区位的条件,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进行课堂活动,理解生活

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开展以思维为核心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通过活动形成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例如:高一下学期地理科目主要学习人文地理部分,在讲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的时候,提前让学生准备一篇作文《身边城市的变化》,上课的时候让学生读给大家听。在课上让学生注意记录所听到的信息。学生为了表现自己,都精心地做了准备,积极发言,有的说:身边的人越来越多了,超市购物越来越挤了,市场越来越多了,马路越来越宽了,汽车越来越多了,商场越来越多了,城市越来越大了,小区越来越多了,高楼越来越多了;……这节课的内容由于就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学生反响强烈,积极参与,教师仅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形成地理知识,升华生活

在组织学生归纳学习各种降雨(包括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台风雨)的成因时,为了使学生理解所有这些都是由于气流上升凝云致雨造成的,于是就让学生回想在家里煮开水或煮东西时,一提起煲(锅)盖,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马上议论起来并作答:看见有蒸汽升起;看见有水滴从煲(锅)盖上掉下来。最后再让学生悟出“气流在上升过程中就好像煮开水的水蒸汽上升遇冷凝结成水滴掉下来那样形成降雨的”的道理。

在归纳学习四种降雨类型的特征时,让学生思考用一些生活化的词语来形容他们,学生对此颇感兴趣,热烈地讨论起来。经过一番推敲,他们形容地形雨勇攀高峰、锋面雨冷暖交加、对流雨青云直上、台风雨旋转抬升,都非常贴切。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师不只是课程资源的被动使用者,而应兼作课程资源的主动开发者。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是配合课堂教学主阵地结合生活发掘生活上的地理知识,并加以开发和利用,生活互融,让地理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如上案例所述让学生联系生活见闻、生活感想、生活经历、生活体验等整合地理教学资源。

五、加强知识运用,返回生活

学习的目的在于能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进而去探索未知世界。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教学实践是一个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对于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积极留意身边现象,在实践中摸索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多留意,多问几个为什么,积极主动地进行社会调查,可以加深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而通过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深刻理解,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指导生活实际。所以,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处处留心,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探究其中奥秘。

例如:在学“地球”一章的时候,教师提问学生:冬夏两季教室接受阳光的情况,为什么会有很大的差异呢?我们这儿的人为什么喜欢住在坐北朝南的房屋呢?

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自然现象,不断提高观察、想象能力,探求自然现象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实施生活化教学是提高地理课教学实效的主要途径。生活化教学让生活走近教学,让教学走近生活,从而使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生活中形成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理解地理知识,从而提高地理课教学的实效,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真正发挥地理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梁万年. 关于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2009(3).

[2] 吴晗清. 论有效教学的原则、操作及其管理[J]. 教学与管理,2009 (5).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启明中学)

上一篇:从小四、春春到老魏 下一篇: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第二级)听力考试分析和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