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现状的思考

时间:2022-07-30 09:42:12

对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现状的思考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对高职高专教学的研究和实际教学工作的体会,提出了对高职高专物流专业教学的一些思考。本文从现代高职课程基本特征、物流专业教学的思考、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探讨以及对高职教学的其他几点思考等几个角度,阐述了笔者对高职高专一些新专业的教学观点。

关键词:高职课程;教学模式;实训教学;教师队伍

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物流产业逐步得到社会重视,物流专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院校中快速发展。而近几年,随着国务院、教育部对职业院校教育的大力支持和重视,高职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的速度可谓迅猛。但是,反思这几年高职物流专业教学,却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1. 现代高职课程基本特征

(1)高等性特征。高等职业教育属高等教育范围,故其课程不仅应具有高等教育相应的课程特征,更要有适应时代特征的素质教育内容,从而培养出拥有高等教育气质、人格和现代思维分析能力高素质的社会成员。

(2)职业性特征。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因此所有课程的课业和进程都必须以某一职业的培养目标定向,而为这一培养目标服务,努力使学生通过对相应课程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能力和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员。

(3)能力性特征。高职的培养方向主要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课程结构突出实际应用能力,以特定的能力要求作为教学目标,使其课程体系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这种课程体系更具有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它不是按学科体系而是按照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的。

(4)适应性特征。高职教课程从总体上讲必须符合社会和企业的现状,并拓宽知识技能面以能适应企业发展、开拓以及转岗的变化需求。职教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强调其实用性.并与企业生产现状和实例相结合。

(5)实践性特征。高职教育培养的同时也是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其必然重视实践课程的教学,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课程包括动手操作的实验、模拟试验、实训、实习和设计。高职课程也讲求理论性,但是所要求的专业理论是为职业能力的培养服务的,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和实用”为原则,为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6)综合性特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现代高技能人才,切忌传统单工种高级工,故而职教课程内容的组织应以注重其综合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这是现代高职课程与传统高职课程的最大区别。

2. 结合物流专业教学的思考

物流作为一门系统科学,贯穿于生产、销售和流通等社会经济领域中,可以说物流已成为现代社会覆盖范围最广的产业之一。根据高职课程的基本特征,我们应该在让学生在掌握物流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物流管理理论分析、解决物流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把高职课程归类为“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高职课程不管是理论体系还是实践体系,均以应用为主旨,以能力为核心。高职课程体系必须突出职业性,以应用为主线构建专业基础能力、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目标及其系统,明确各层能力培养的要求。最重要的是高职课程体系强调操作性课程,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实践训练的机会,突破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视课程实施模式的创新,通过校企结合等途径,使教学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

3.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探讨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以,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寻求灵活有效的方法。

(1)开放式教学的应用

在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大部分还采用着封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还是局限于教室、教师、课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助长了惰性,不利于学生思维成长和视野拓展。开放式教学就应该打破封闭式教学的狭隘性,使用现代化手段和信息交流,同时广泛接触社会,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教与学、学与用的关系,从而在扩充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主动式教学的思考

主动式教学是要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教师从“主角”变为“主持人”,从“独唱”变为“领唱”,从“主演”变为“导演”。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同学生对课堂教学方式有不同的要求,有一次了解学生意见时,一学生建议我少提问,他认为大学生来听课主要还是听老师讲解,多获取知识。在本学期的讲课中,我逐步减少了提问次数,多引入知识,但发现这样对一部分学生而言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我觉得,在高职的课堂教育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主动式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适当运用,激发学生思考、保证教学效率的同时,适当保留教师的主体地位。

(3)竞赛式教学模式

根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高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因此,将竞赛模式引入课堂,除了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还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应变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竞争意识。同时改变了传统课堂由教师讲授的“满堂灌”状况。这种教学模式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教学思想,做到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相结合。

“竞赛式课堂”教学模式是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出一系列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问题,采用的是主持人(教师或学生)念题,选手听题,然后抢答,回答正确率高的一组胜出。学生通过之前学习的相关理论、案例等知识,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以知识竞赛的方式进行学习的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基本环节包括:课堂教学、设立竞赛内容、学生分组、自学总结、组织竞赛、结果分析。

在物流类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很多知识的学习都可以运用“竞赛式课堂”的教学模式。比如,在供应链知识的讲解中,我们就可以在学习完相关的理论后,设定一个供应链案例,对学生分组,布置任务,学生在分组的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相互配合,然后评判哪组的任务完成情况最佳。最后相互比较讨论吸取经验和教训。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这样就有了“比赛”的可能性。所以,竞赛式教学模式对物流专业教学比较实用。

4.对高职教学的其他几点思考

(1)从学校对物流专业的课程开设来看,学校还是非常重视高职学生的实训环节。但是,我们还需要正视现状,很多院校实训环节所需的软硬件设备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物流专业校企结合力量较薄弱,这也为学生的实训环节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

(2)重视对外交流。物流专业作为新设专业,本身就无教学经验的优势,那么如何来提高新专业的办学效果,加强交流应该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法。河南省内高职院校开设物流专业的也有不少,有些已建立了初具规模的物流实训室,在摸索中探讨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这样,若能重视省内高校的联系,学习对方的经验,从对方的教训中获得少走弯路的途径,

(3)教师队伍建设。从物流专业的教师组成来看,大多从硕士应届毕业生中招聘而来,而教师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模式又与高职高专教育的侧重点有很大的不同。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高职物流专业的教学质量。建立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物流作业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开展物流教育,办好物流专业的关键之一。教师虽然具备扎实的物流管理理论知识,但是对物流企业、配送中心、生产企业的物流管理部门等方面的实际工作经验却存在明显的不足。 这就需要校方针对教师队伍的特点,培养“双师型”师资,它的一个很重要的培养途径就是让物流理论知识体系较高的在校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顶岗实习,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以掌握本专业一些应用技能,完善实践知识,,从而更优质地完成高职高专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M],2006(11).

[2]王炳同.高职高专物流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物流科技,2009(3).

上一篇:通过地图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品质 下一篇:80后作家写作中的“溢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