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研究

时间:2022-07-30 05:55:29

新闻与传播研究

真理与真相——写在前面的话尹韵公;张满丽;刘瑞生;张秉礼;吴信训;韩智冬;(2)

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尹韵公;(5-6)

思想解放:新闻传播必须以人为本孙德宏;(7-8)

中国传媒:到世界舞台上博击风云李良荣;(8-9)

深刻总结本土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胡智锋;(10-11)

新形势下军事外宣工作研究蒋乾麟;(12-16+110)

基于刻板思维的国家形象符号认知——以《纽约时报》的“事件”报道为薛可;梁海;(17-22+111)

新闻与传播学理论以及新闻与传播学科学研究李喜根;(23-28+111)

激活历史——评30年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张谦;(29-35+111)

自由与责任的冲突——报禁解除20年后台湾新闻媒体现状透视吴琳琳;(36-41+111-112)

电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修补”——以青海“长江源村”藏族生态移民为张瑞倩;(42-50+112)

论大众传播中历史建构的困境:以历史题材电视剧为例蔡骐;(51-57+112)

透过烟雾缭绕的荧屏——以《士兵突击》为例分析作为道具的香烟周培勤;(58-64+113)

流动的家园:新媒介技术与农民工社会关系个案研究丁未;田阡;(65-74+113)

传播技术与社会性别:以流移上海的家政钟点女工的手机使用分析为例曹晋;(75-81+113)

多维视野下英美广播制度差异形成的根源刘建明;秦志希;(82-90+114)

关于“传播交叉领域”的研究——对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的思考董天策;(91-98+114)

中国广告中的情理诉求——从“非位”(Etic)到“主位”(Emic)林升栋;(99-105+114)

地市党报营销策略研究忻志伟;(106-109)

普世价值与文化安全尹韵公;张满丽;刘瑞生;何伟;吴信训;韩智冬;(2)

社会责任:传播学研究的学脉所在——在第十一届中国传播学大会上的致辞王伟光;(5-6)

关注新媒体:当前和未来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李慎明;(7-8)

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会张虎生;(9)

网络传播需要理论创新——在第十一届中国传播学大会上的开幕致词尹韵公;(10-11)

《中国传播学30年》一书近日出版君先;(11)

试论“互媒体性”杨霜;(12-18+109)

西方媒体对中国的环境形象建构——以《纽约时报》“气候变化”风险报道(郭小平;(19-31+110)

从西方三大通讯社对北京奥运开幕式报道框架看舆论同化问题刘小燕;NancyVanLeuven;(32-38+110)

传媒与城市软实力关系的实证研究陶建杰;(39-45+110)

1998-2009重大网络舆论事件及其传播特征探析钟瑛;余秀才;(46-53+111)

讣告(53)

博客社区内的互动交流结构:基于评论行为的实证研究王晓光;(54-60+111)

微博互动的结构与机制——基于对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夏雨禾;(61-70+111-112)

五四时期广告教育与广告学研究初探陈培爱;杜艳艳;(71-78+112)

图说中国近代知识普及化传播——以《启蒙画报》为中心的视觉解读吴果中;(79-85+112)

穷媒体、无序民主与国家动荡——解析吉尔吉斯斯坦中的传媒之争赵永华;(86-93+112)

汉语特质与中文新闻易读性公式研究黄敏;(94-98+113)

政府新闻效果评估要素初探侯迎忠;(99-105+113)

新闻图片、职业操守与媒介公信力刘波;(106-108)

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增强我军国际传播能力蒋乾麟;(5-9)

2010年《新闻与传播研究》征订启事(9)

传播实证研究:从中层理论到货币哲学胡翼青;(10-17+109)

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形成发展的理论脉络姜飞;(18-28)

报料人参与媒体议程设置情况的实证研究王晓华;(29-35+110)

媒介使用、权威信息的可信度与民众对传言的信任王正祥;(36-46+110)

大禹治水:中国古代组织传播的前科学叙事胡河宁;(47-54+110)

汉代朝政消息的——布告黄春平;(55-63+111)

试论“文人论政”的流变——以报人的自我期许为中心朱至刚;(64-70+111)

报道中国:抗战时期在华美国女记者研究张威;(71-78+111)

商议民主视野下的新媒体事件韩敏;(79-82+111-112)

SNS网络空间中“意见领袖”特征之分析——以豆瓣网为例丁汉青;王亚萍;(83-92+112)

美国“网络中立”争论:在接入控制与开放之间罗昕;(93-99+112-113)

“广告中心”还是“用户中心”?——美英报纸网站商业模式转型分析刘学义;(100-104+113)

党报理论宣传品牌建设的创新路径李磊明;(105-108)

由《鲁迅回忆录》恢复原貌出版想到的(2)

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学研究张品良;(5-11+109)

规范协商与职业认同——以阮玲玉事件中的新闻记者为视点田中初;(12-21+109)

共同参与的表演:人际互动对美国竞选政治的影响沈荟;(22-31+109-110)

德国主流媒体重构的“问题”——德国媒体涉藏报道内容分析王异虹;张晓玮;何苏鸣;丁洁;江晓川;(32-41+110)

媒介即控制及其理论想象单波;王冰;(42-50+110)

论大众媒介对粉丝形象的建构蔡骐;(51-57+110-111)

卡通成人化的传播学辨析燕道成;(58-69+111)

阅读识别身份:数字时代阅读方式变革与文化身份认同研究南长森;(70-76+111)

QQ群聊会让人更相信谣言吗?——关于四则奥运谣言的控制实验周裕琼;(77-88+112)

信息传播技术采纳在北京外来农民工城市融合过程中的作用探析雷蔚真;(89-99+112)

审视传媒转型中的中国新闻业——读《重建美国新闻业》的启示雷跃捷;严俊;(100-105+112-113)

2010年《新闻与传播研究》征订启事(105)

强化媒体社会责任提升城市文明品质朱学文;洪放;(106-108+113)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阶段新论倪延年;(5-12+110)

邸报是古代报纸吗?——中国古代报纸发展线索再梳理廖基添;(13-21+110)

元代“邸报”新证孔正毅;(22-24+82+110)

近代中国一次成功的新闻舆论:“秋案”研究新视角何扬鸣;(25-34+111)

网络媒介的文化解放价值——一种基于媒介传播偏向的研究范明献;(35-40+111)

参与式传播:发展传播学的范式转换及其中国价值——一种基于媒介传播偏向韩鸿;(41-50+111)

再论媒介时间:电子媒介时间观之存在、影响与反思卞冬磊;(51-56+112)

描述乎?规范乎?——新闻专业主义之于我国新闻传播实践芮必峰;(57-63+112)

元语言与换喻的对应合谋——符号传播意义的深层机制之一隋岩;(64-71+112)

框架与归因——关于乌鲁木齐7.5事件报道的比较研究陈红梅;(72-78+112-113)

文本与快乐:受众理论视野中的女性阅读张大伟;(79-82+113)

从传播技术到生产工具的演变——一项有关中低收入群体手机使用的社会学研樊佩佩;(83-89+113)

电视对西部农村社会流动的影响——基于恩施州石栏村的民族志调查刘锐;(90-100+113-114)

“绿色”广告的“灰色”地带——广告的环保诉求内容分析周培勤;薛飞;(101-109+114)

论晚清时期对外新闻传播思想徐新平;(42-48+110)

大陆时期新闻传播制度评析(1927-1949)向芬;(49-56)

中国传媒产业区域非均衡发展实证研究向志强;黄盈;(81-90+112)

追思钱老的科学创新精神尹韵公;张满丽;刘瑞生;何伟;吴信训;韩智冬;(2)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力提升的AMO分析——以大众传播渠道为例蒋晓丽;张放;(6-11+112)

传播学发展30年历史阶段考察王怡红;(12-26+112)

批判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问题何志武;(27-32+112-113)

论符号象似性曾庆香;(33-43+113)

中国表情:古代微笑传播的文化内涵胡河宁;(44-51+113)

数字时代中国电视内容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经营彭祝斌;阳美燕;(52-59+113)

媒介融合时代传媒规制的国际趋势及其启示肖赞军;(60-71+114)

2010年《新闻与传播研究》征订启事(71)

网络舆情及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模式顾明毅;周忍伟;(72-78+114)

从大众媒介到公用媒介:媒体权力的转移与扩张周笑;傅丰敏;(79-83+114)

中国传媒产业间的广告资源竞争: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实证分析强月新;张明新;(84-92+114-115)

“Advertising”为何是“广告”——现代“广告”概念在中国的祝帅;(93-98+115)

广告学的核心研究问题和研究视角唐乐;(99-105+115)

我国关于传教士中文报刊的研究吴潮;赵晓兰;(106-111+115)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

关于研究方法思考尹韵公;张满丽;刘瑞生;何伟;吴信训;韩智冬;(3)

全球新政治:手机短信传播与公共治理胡春阳;(5-11+111)

我国互联网管理目标的设定与实现刘瑛;张方方;(12-19+111)

网络转载传播实证分析与DSCCA模型研究沈阳;王丽丽;刘晓兰;刘扬;(20-25+111)

“政治家办报”的历史起点与逻辑归点朱清河;张荣华;(26-37+112)

“中国新闻史学会2009年年会”在南京胜利闭幕(37)

神权政治与商代信息传播巫称喜;(38-42+112)

试论中国古代新闻观念的历史嬗变——以“消息”内涵变化为中心孔正毅;(43-48+112)

“传—受”博弈过程的本土化诠释——中国道家“可传而不可受”思想对传播吴景星;姜飞;(49-56+112-113)

作为媒介景观的政治仪式:国庆阅兵(1949-2009)的政治传播学研王海洲;(57-64+113)

“冷战”与“”:中美南海对峙的媒体框架分析黄敏;(65-74+113)

超越宣传:变革中国的公共政策传播模式变化——以教育政策传播为例李希光;杜涛;(75-83+113)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闻活动的历史考察周庆安;卢朵宝;(84-88+114)

政府新闻发言人语言传播初探赵琳;(89-95+114)

实体传播与传播分类探讨赵建国;(96-100+114)

试析跨国广告传播及其文化取向高胜林;(101-106+114)

探索构建高素质新闻人才高地——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人才队伍建设调查朱迪;(107-110)

谦虚谨慎应是学者的本能尹韵公;张满丽;刘瑞生;张秉礼;吴信训;韩智冬;(2)

论范长江“研究红军北上以后中国的动向”的目的之不能成立尹韵公;(5-14+110)

2009年《新闻与传播研究》征订启事(14)

范长江死因探析陈玉申;(15-18+110)

试论南宋临安的新闻事业何扬鸣;(19-26+110)

是经验总结,还是理想追求?——从胡政之入手探悉“四不”方针的来源王咏梅;(27-36+111)

上海新闻记者联欢会与近代新闻业的职业化赵建国;朱颖;(37-45+111)

媒介进化:沉默的双螺旋崔林;(46-53+111-112)

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及直接经验的议程设置与涵化效果——以深圳的社会治安王晓华;(54-63+112)

金融危机中的中国动漫产业态势研究徐群晖;(64-68+112)

精英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媒介偏倚及其传播理想隋岩;(69-71+113)

“仪式”、“共同体”与“生活方式”的建构——另一种观念框架中的民生新姜红;(72-80+113)

中日跨文化传播的障碍以及超越——以纪录片《靖国神社》为例黄月琴;(81-85+113)

中国中产阶层的传播学特征——基于五大城市社会调查的跨学科分析杜骏飞;(86-96+114)

社会的喉舌:中国城市报纸如何再现公共议题曾繁旭;(97-104+114)

探索重大典型报道新模式何英杰;(105-108)

真理与真相——写在前面的话尹韵公;张满丽;刘瑞生;张秉礼;吴信训;韩智冬;(2)

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尹韵公;(5-6)

思想解放:新闻传播必须以人为本孙德宏;(7-8)

中国传媒:到世界舞台上博击风云李良荣;(8-9)

深刻总结本土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胡智锋;(10-11)

新形势下军事外宣工作研究蒋乾麟;(12-16+110)

基于刻板思维的国家形象符号认知——以《纽约时报》的“事件”报道为薛可;梁海;(17-22+111)

新闻与传播学理论以及新闻与传播学科学研究李喜根;(23-28+111)

激活历史——评30年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张谦;(29-35+111)

自由与责任的冲突——报禁解除20年后台湾新闻媒体现状透视吴琳琳;(36-41+111-112)

电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修补”——以青海“长江源村”藏族生态移民为张瑞倩;(42-50+112)

论大众传播中历史建构的困境:以历史题材电视剧为例蔡骐;(51-57+112)

透过烟雾缭绕的荧屏——以《士兵突击》为例分析作为道具的香烟周培勤;(58-64+113)

流动的家园:新媒介技术与农民工社会关系个案研究丁未;田阡;(65-74+113)

传播技术与社会性别:以流移上海的家政钟点女工的手机使用分析为例曹晋;(75-81+113)

多维视野下英美广播制度差异形成的根源刘建明;秦志希;(82-90+114)

关于“传播交叉领域”的研究——对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的思考董天策;(91-98+114)

中国广告中的情理诉求——从“非位”(Etic)到“主位”(Emic)林升栋;(99-105+114)

地市党报营销策略研究忻志伟;(106-109)

上一篇: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下一篇:国际新闻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