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时间:2022-07-28 08:12:17

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摘要:目前在高职的英语课堂中,学生的惰性沉默现象比较普遍,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通过调查研究学生问题意识发展现状,并就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索,以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英语教学;惰性沉默;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一、前言

在现今高职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一言堂的现象还比比皆是,我们倡导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各种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学生在课堂中的惰性沉默。这里不是指学生的不发言,不参与,而是思维上的惰性,不会积极去思考,不会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就是问题意识缺失现象。当然这与我国长期的教学现状有关,学生习惯了接受性的知识传授模式,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都较薄弱,问题意识也较差。英语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拓展视野的过程。自主学习是通过自主探索与参与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会问问题、善问问题在自主学习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自己可以通过学习的参与过程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内容成为一种持续不断的生成和转化,使学生在自我质疑和不断释疑中提升对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并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传递思想、情感的纽带,是沟通师生认知活动的桥梁。问题能将教师的意图传达给学生,又能及时地将学生的情况反馈给教师。学生能否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主动参与,能否成就交互的、和谐的、高效的、完整的学习过程,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问题意识发展现状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问题意识的观念比较淡薄。在课堂上积极参加主动思考的学生数量及其少,能参与老师的问题环节的学生数比例也是很低的,更谈不上让学生提问的可能性了。另一方面在教师提问等待学生回答时,给予的时间往往比较少,大部分的老师受困于教学思想及教学进程的限制,经常是没等学生思考完,就自己给出了答案,让学生记住考试时再输出就是了,学生仅成了知识的容器与载体。这样长久以往所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对于老师的问题缺乏思考的主动性,对于自己存在哪些问题模糊不清缺乏明确性,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熟视无睹,有些麻木缺少敏感性,最后使得学生看到问题就害怕,根本不敢去尝试,去认真地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当然让学生主动去设问,去发现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那更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也很少有这样的机会让学生去实践,得以训练,因此,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能力非常弱,对于大部分学生的问题意识来说那是一个缺陷最为严重的方面。旨在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的高职教育,要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已迫在眉睫。

三、问题意识

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他认为知识是可以移植的或者以为知识可以经由教学过程直接转入学生的心灵。教学过程仅是教师协助学生产生某一概念的过程。所以教师的任务不在于臆造和传播真理,而是要把存在于学生内心的知识导引出来,变为学生的实际知识与技能。由此可见研究提问的有效性就十分重要了,好的问题就是好的接生婆,能更好地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有效性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滞涩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有效性问题的解决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有效性问题有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中,“顿悟”由此而生。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朱慕菊2002)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问题意识也就是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美国芝加哥学心理学教授J.W盖泽而斯曾经把问题分为呈现性问题、发现性问题、创造性问题。我们现在所说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要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通过自由探讨,积极思维,大胆提出发现性问题。这种问题并非每次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种问题的提出,也主要不在于寻得正确的解答,而在于激发学生对问题、现象保持一种敏感性和好奇性。有了问题意识的学生,应该是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离开教室。王慧君、王桂秀对问题意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指出了实际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误区,提出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的具体策略.2004年邓秀华、陈贤淑则指出由于受到传统观念、教师权威等的影响,学生一般不敢问,或者不会问,在英语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忽略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

清代学者陈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问”这两个字也说明知识不仅要学,更要问。学生的问题,特别是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是其不断探究的直接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以问促学”是很有道理的。善于问问题的学生也是善于“发现”的学生。会问、善问在自主学习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自主学习背景下并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如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教师只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相关线索,从而帮助学生自己通过学习的参与过程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其学习能力。

四、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1、转变教师的思想

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对语言、学习以及教学的信念将会影响他们所采取的教学行为。(刘敬雯,张秋颖2003)因此,教师要想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转变自己思想观念,要认识到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方面都要适应目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一言堂的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完成从传统的系统讲授者到一个引导者的转变。关于教师的职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轮到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的创造性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英语真正当作一种交际工具来教,让学生自主的地学习,这样他们才有可能进行主动的思维,才有问题意识养成的可能。

2、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建立小组合作,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自主学习中,问题的提出源自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归纳和设计,教师把发现、分析、解决、评价的“权力”交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得教学内容成为一种持续不断的生成和转化,让学生带着疑问的态度来学习,能够使其在自我质疑和不断释疑中提升对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并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3、鼓励学生质疑

美国的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营造和谐、宽松的民主教育教学环境,发扬民主,让学生有问题敢问,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才能让学生保持思想上的自由,尊重他们的个性,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有独立见解。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语言材料,从多角度、多方位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质疑设问。比如,可以从词汇的不同语境下的多义用法,一句多译的句型结构变化,到语篇内容的拓展,各个环节展开设计,让学生学会生疑,尝试设问。由浅入深,多层面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观念,可通过让学生生疑于字、词的意思、用法,生疑于句子的表达方式,生疑于文章的内容,生疑于文章的标题,生疑于课后思考题和练习等形式展开。

五、总结

现代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新世纪的高职教育是要培养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问题意识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大前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和核心。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转变思想观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利于自主提问氛围,通过建立小组合作模式,创设自主性提问的课堂环节等策略来鼓励学生质疑,改变学生上课只听不讲,不善提问题的现状,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学生想问、敢问、会问,并有机会问,最终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问题意识,同时创建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培养有机结合,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敬雯,张秋颖.Bickerton的语言哲学观与外语教学[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3,(9).

2、伍素芬.英语阅读教学与批判性、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学研究,2003,(9).

3、赵凤玉,蒋和平.英语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4).

4、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2,6(138页).

5、张延红.探索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发展学生主体能力[J].教育导刊.2000年Z2期

上一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财务视角看企业集团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