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逢杆机构茬钻塔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27 08:45:37

平面逢杆机构茬钻塔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塔桅起放中应用的平面连杆(平形四边形、双摇杆)及其演化(导杆)机构的特点,在设计时选择台适的连杆机构,以满足运输、使用要求,改善起落塔桅时铰点处的受力状态。

【关键词】四连杆钻塔设计机构特点;液压缸起落塔机构;铰点

随着经济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交通、城建、能源和环境保护等部门对基础工程钻掘设备的需要也日益增大,目前,基础工程钻机正朝多样化、系列化发展,尤其是浅孔施工钻机,专业化要求高,如水井钻机、注浆钻机、基础桩墙钻机等,由于移位转场频繁,为了减少辅助施工时间,一般采用步履底盘、轮胎底盘或履带底盘;较高的塔桅,采用整体或折叠起落,为了解决钻塔快速起落和对位,并易于搬迁运输,平面连杆机构在钻塔起落装置中得到灵活应用。

一、导杆式起落塔机构

液压缸起落塔机构是一种典型的导杆机构,它是由平面四连杆机构演化而来。钻塔对固定铰点的垂直分力单液压缸起落塔机构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在国内外钻机的起落塔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也有明显的不足,一些基桩设备钻塔高而起塔静力矩大,在保持相同铰点距,起塔时传动角很小,液压缸伸出端的固定铰点,液压缸受力 大,液压缸伸出量很长,如国内某型号车装水井钻机采用单液压缸起塔,为获得足够的伸出长度,采用多级伸缩液压缸,有时达到系统设定的溢流压力,仍不足以立起钻塔,往往系统工作的最大压力是由水平位置的液压缸起塔力决定的。

二、主、尉液压缸起落塔机构

钻机采用主、副液压缸起落塔机构,采用主液压缸、副缸Ac两组液压缸,两组液压缸铰点A(滑动铰)可沿钻塔上下滑动,主、副液压缸起落机构有什么特点呢?开始起塔时,若副液压缸锁定,主液压缸单独起塔,起塔为摇块机构,此时,主液压缸的推力由。若副液压缸单独起塔,起塔机构的运动简图如图,其变为转动导杆机构。两种情况开始起塔时,副、主液压缸分别单独起塔作用,因此。开始阶段,单独由副液压缸拉力起塔,液压系统负荷小,当副液压缸完全缩回,再顺序控制主液压缸伸出立塔;与单液压缸固定铰点相比较,滑动铰支座处受力大为改善,但两种方式立塔力臂是相同的。当采用主、副液压缸起塔时,即单液压缸起塔的活塞杆伸缩量接近主、副液压缸联合起塔的伸缩量之和,就单液压缸与主、副液压缸联合起落塔方案比较而言,长行程单液压缸起落塔变成两个短行程的主、副液压缸起落塔,从而降低了液压缸加工难度,可降长成本,与受压长行程的单液压缸起塔相比,增加了液压缸的受压稳定性。

因此,主、副液压缸起塔机构,对于高度较大的重型塔,是有其推广应用价值的。为了减少高压旋喷钻具接头,提高施工效率,钻机采用高塔结构,其动力头有效行程达到12M ,同时要控制运输搬迁尺寸,其起落塔机构采用了双摇杆机构,并对高塔进行折叠运输。双摇杆机构铰点,辅塔撑杆为双摇杆,主塔为连杆。起塔时卷扬机收紧钢丝绳,动滑轮向定滑轮移动,双摇杆辅塔、撑杆分别向上转动,直至立起钻塔;开始落塔时,适度放松、钢丝绳调短撑杆或向后牵拉塔顶,使钻塔绕过死点,然后,通过卷扬机控制落塔速度。设计时,按塔高、运输尺寸确定主、辅塔长度,按立塔和运输位置,确定铰点的位置;为可靠起塔,保证适当。长度是必要的;当主塔较长,静力矩较大时,需要计算撑杆的压杆稳定性。

三、平形四边形变幅机构

平行四边形机构是平面四连杆机构中的一个特例---对边相等的双他柄机构,装载机铲斗机构的运动.RPS一15型地热钻机工作平台整体起落等设备,广泛应用平行四边形机构。塔桅起落机构中,桅塔均绕固定铰点转动,立塔后,桅塔紧挨底盘且相对位置不变,限制了孔口作业空间而给施工带来不便。近年,进入我国基础工程市场的钻掘设备,如土力公司R12/15系列履带式车装钻机、CASAGRANDE公司的TRD一100履带式车装钻机,通过应用平行四边形机构,满足了钻机底盘位置不变,随主机转动时,可改变塔桅回转半径和距地面的高度,以适应场地狭窄、地面不平的特殊要求。

地下连续墙钻机,立塔折叠也采用平面连杆机构.在起塔液压缸起落塔桅时,实现主、辅塔折叠和展开,即也是具有一个自由度的四连杆机构,起塔液压缸驱动主塔为主件。立起的塔桅,底盘不动,通过变幅液压缸,改变钻塔水平和垂直位置,以改善孔口作业条件。落钻塔时,动力头下行至辅塔,主塔放至水平位置,同时辅塔完成折叠,可通过变幅机构降低动铰点的位置,使钻机运输时重心下降,尺寸减小,整机结构特别紧凑。

概括地说,平行四边形起落塔机构的优点,一是利用对等边四杆机构平动调整钻塔,以便对准孔位钻孔;二是钻机运输时重心低,尺寸减小,整机稳定性好,上部液压缸可以调整钻塔角度,以适应钻进斜孔的要求等设计钻机时,应合理选择四连杆及其演化、组合机构,使整机结构紧凑,以利于钻塔的起落、运输,有效地改善钻塔的受力状态。

参考文献

[1]黄锡恺,郑文纬主编.机械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国外基础施工与地基处理技术和设备的新进展.岩土钻掘工程.1994(2)29号{lO00S3)

上一篇:水稻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下一篇:通信基站防雷检测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