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失眠30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27 02:53:21

针灸治疗失眠30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针灸治疗失眠疗效观察。方法:对30例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取百会、四神聪、印堂、安眠、内关、神门、三阴交、照海、申脉穴,并根据不同分型加减穴位,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11例(36.6%),有效15(50%),无效4例(13.3%)。结论:针刺以上诸穴并根据不同分型加减穴位是治疗失眠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失眠 针刺治疗 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179-02

失眠在中医学又称为“不寐”、“不得眠”等,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严重者彻夜不眠为特征的病证。目前失眠的患者明显增多,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本病可见于西医学的神经衰弱,认为由于长期过度的紧张脑力劳动、强烈的思想情绪波动、久病后体质虚弱等,使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相互失衡,导致大脑皮层功能活动紊乱而致。临床上长期运用镇静、安眠药物容易产生依赖性及毒副作用。自2007年以来,笔者应用针灸治疗失眠,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8年。引起失眠的原因各不相同,其中神经衰弱22例,其他原因8例。

2 诊断纳入标准[1]

有失眠的典型症状:入睡困难,时常睡觉,睡而不稳,或醒后不能再睡,晨起过早,夜不能入睡,白天昏沉欲睡,睡眠不足5小时,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

3 治疗方法

治法:调理跷脉,安神利眠。主穴:百会、四神聪、印堂、安眠、内关、神门、三阴交、照海、申脉穴。随症配穴:肝火扰心者,加行间、太冲;痰热内扰者,加丰隆、曲池;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心肾不交者,加太溪、心俞、脾俞;心胆气虚者,加丘墟、心俞、内关;脾胃不和者,加太白、公孙、内关、足三里。操作百会、四神聪、印堂、安眠、内关、神门、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对于较重的不寐患者,四神聪可留针过夜;照海用补法,申脉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治疗30分钟,每日1次,10天1疗程。

4 疗效观察

4.1 疗效标准。临床治愈:每天睡眠在6小时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伴随症状全部消失,工作、生活正常,随访半年间有反复,经治疗仍可痊愈。有效:睡眠和伴随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变。

4.2 治疗结果。治愈11例(36.6%),有效15(50%),无效4例(13.3%),总有效率达到86.6%。

5 典型病例

患者李某,女,52岁,教师。于2008年2月来院住院治疗,主诉:反复失眠近2年,加重1月。表现为夜间难以入睡,睡不深,易惊醒,醒后难以入睡,经常口服舒乐安定,近1月来症状加重,伴心悸头晕,多思多虑,纳差等,夜间睡眠仅有2~3小时,舌淡苔薄白,脉细。证属心脾两虚,取百会、四神聪、印堂、安眠、内关、神门、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照海用补法,申脉用泻法,加心俞、脾俞。每日1次,经治疗1个疗程后病情有所改善,3个疗程治疗后每晚能睡7小时,随访半年未复发。

6 体会

失眠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目前西医上有许多治疗失眠的药物但疗效难尽人意,而且这些药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及成瘾性。中医针灸在治疗失眠上有一定的作用而且无副作用。中医学认为失眠与饮食、情志、劳倦、体虚等因素有关。情志不遂,肝阳扰动;思虑劳倦,内伤心脾,生血之源不足;惊恐、房劳伤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炽,心肾不交;体质虚弱,心胆气虚;饮食不节,宿食停滞,胃不和则卧不安。上述因素最终导致邪气扰动心神或心神失于儒养、温煦,心神不安,阴跷脉、阳跷脉功能失于平衡,而出现不寐。人体在睡眠正常的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有导致失眠的原因作祟,如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虚胆怯、胃气不和等,均可导致阴阳失和而致失眠。正如《针灸甲乙经》云:“邪气客于五脏,则卫气独行于阳,不得入阴,阳气胜阴气虚,故目不得眠”。因此针灸治疗失眠的关键,就在于根据证候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归于“阴平阳秘”,恢复其正常生理功能。《灵枢?根结》篇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阳与阴,精气乃光,合形于气,使神内藏。”阐明了针灸治疗疾病具有协调阴阳的作用。失眠的发生总病机在于神失所主,阴阳失调,故可以通过针灸调节阴阳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针灸治疗失眠不仅疗效好,而且无明显副作用,因此,笔者认为针灸治疗失眠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国家中药管理局,2002.5

上一篇:南昌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风生水起 下一篇:专家确认中国境内存在世界第五种金丝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