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工作标杆管理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7-27 08:30:25

高校学生工作标杆管理的应用研究

摘 要:针对高等教育管理、质量难题,学习和总结国外管理组织经验,将我国高校管理工作介入标杆管理法,不仅提升了高校竞争能力和绩效水平,也让我国高校管理理念找到了合适的管理路径。从回顾标杆管理起源,指定标杆管理目标开始层层递进,分析高校学生工作标杆管理的意义及可行性,结合实际管理经验,提出一系列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校管理;学生工作;研究应用;工作标杆管理

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和成效高低。如何借鉴融合先进的管理理念一直是高校工作团队面临的难题。作为企业管理方法之一的标杆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证。不仅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能完善学校管理水平。

一、标杆管理起源于应用

标杆管理是以一定的参照物为基点,以客体、主体、对象为核心,强调从实践角度与对手进行竞争比较,从中获取一定的动力和自身优化。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与完善,标杆管理获得了巨大成功,已经得到各大高校的认同。作为能够保证教育质量、改进管理水平的工具,教育部门制定并了一系列教育标杆管理声明,对高等教育标杆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广作用。

一般来说,标杆管理从计划入手创建一个对比树标,并通过收集相关信息来分析整合树标,在行动上以树标为主完成超越树标的过程。九十年代初期,标杆管理已经在北美大学等知名院校普及推广,在国际社会,学生工作管理介入标杆管理法备受瞩目。在我国标杆管理上属于新鲜事物,相关研究和吸收实践工作还在初级阶段。

二、学生工作标杆管理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1.学生工作标杆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始终围绕招生、培养以及就业展开。但学生在校期间的日常活动往往受到忽视。不仅影响了人才培养,也影响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因此,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要克服当前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弊端。首先,标杆管理能有效定位学生工作。树标就是根据学校自身的工作实际,树立学生学习的标杆,鼓舞学生超越自我的意志。其次,完善学生自我评估能力。当学生有了榜样,才能通过实践寻求超越并定位自己。最后,标杆管理能提升学生的管理效率,激发学生管理活动创新。作为一种系统化管理方法,只有找到标杆背后的意义,才能实现最终超越目标,让学生工作与高校管理并进。

2.学生工作标杆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作为公共部门,高校与企业一样,其核心功能就是彰显教育与学校的竞争能力,获得一定的公众评估审视空间。因此,标杆管理在学生工作管理中应用时完全具有可行性。我国高校管理介入标杆管理理念,除了意义上的论述外,也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如,学风建设以及学生工作管理等。在南京理工大学,标杆管理介入经济管理学院后,对学生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足见标杆管理方式的优越性。

三、标杆管理的模式和思路

由于我国高校标杆管理实践较少,因此,应遵循由内到外、自上而下的循序过程,从学生管理部门开始,逐步牵动整个学生工作管理。

1.优化标杆管理主题

选择好的适合学生发展并乐于让学生接受的主题,在实践中学生的综合接受能力优先考量。如,学生成就、质量资源以及学生适应能力等。

2.树立标杆管理联盟实现资源共享

标杆管理的先决条件就是树标,没有树标,标杆管理就成了空谈,因此,高校要创建客观上真实存在的共享平台,明确树标的意义和方向。同时,建立有效的反馈评估网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主体流程。由于高校学生工作与企业管理近似,所以,管理主体应该根据学生实际以实践经验为主。

3.在模式选择上应采取不同模式,让标杆管理适应学生自身特点和学习条件

根据高校管理环境,标杆来源可以分内部管理及跨学区型两种。如,南京大学的主要标杆来源于学校内部或联盟内部。标杆选择可以分战略型、操作型以及流程型三种。关乎学校建设、关乎学生管理工作长远目标的为战略型标杆;集中一点在关键环节并树立典范的标杆为流程型标杆;通过树标而明确最终工作目标、创造出更好业绩水平的成为操作性标杆。

综上所述,作为已经有几十年实践验证的标杆管理法,在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中尚处于尝试性建立阶段,学生工作管理需要在实践中加以优化。作为学校的历史使命,学生管理工作是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探寻标杆管理是满足学生需求、高校管理需求及社会需求的重要途径,应引起一定的重视并积极推进。

参考文献:

[1]白继恩,韦玖灵.标杆管理: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它山之石[J].湖北社会科学,2009(07).

[2]张玉岩,张炜.高等教育标杆管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复旦教育论坛,2008(06).

[3]黎红.标杆管理方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经营管理者,2013(04).

作者简介:顾杰,1985年2月出生,男,汉族,就职于江苏省淮阴工学院,辅导员,助教,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活化作业设计,激发学习兴趣 下一篇:论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教学中文化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