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技术的对比研讨

时间:2022-07-26 10:52:36

区域农业技术的对比研讨

作者:熊健益 漆雁斌 黄珊燕 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我国农业部颁布的统一测定方法中,产出指标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投入要素之一用“耕地”代替“农业用地”,更是夸大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尽管目前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测定农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方法,但是,从现有若干测定方法看“余值法”的思想无疑是最先进的,只要在指标的具体选择和调整口径上尽量符合实际情况,也可以得到比较可靠的结论。本文运用索洛余值法的原理,借助增长速度方程来测算四川省农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增长速度方程法依据Cobb-Douglas生产函数,按照规模报酬不变的原则,可将农业生产函数表示为(式略)上式中y、k、l、m分别是农业总产值、资本投入量、劳动投入量和土地投入量的年平均增长率。由索洛方程对以下指标进行测算,分别有:(式略)3.四川省农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①指标和数据的选取及处理。农业生产中的主要投入有:土地、物质资本、劳动、技术。1997年我国农业部科技司颁布的“关于规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方法的通知”中采用上述原理来测算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产出指标选用“农业总产值”,而投入指标中“土地”选用“耕地”、“物质资本”选用“物质费用”。因为“耕地”只对应“种植业”,按现行农业统计制度的“物质费用”没有包括固定资本投入,这样计算出来的“贡献率”在说明问题时很有局限性,本文研究时注意了以上两个问题。本文采用1978~2009年的数据(来自于《四川省统计年鉴》)来分析技术进步对四川省农业发展的影响(其中价值指标按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所选取的指标如下:a.农林牧渔总产值(Y)(单位:亿元);b.物质费用(K)(单位:亿元),用农业资本形成总额(或称总投资)来代替;c.农业劳动力(L)(单位:万人),选取当年年末的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人数;d.农用地面积(M)(单位:万公顷),由于牧业用地面积的不确定性,这里的农用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造林面积+水产养殖面积;e.投入要素弹性系数的确定,参考大多数学者研究成果并结合农业部科技司颁发的意见,将农用地、物质费用、劳动力产出弹性系数分别确定为0.25、0.4、0.35。②农业技术进步影响因素分析。由于篇幅所限,这里略去了农业总产值、农业总投资、农业劳动力人数与农用地面积等基本数据。首先采用几何平均法可以计算出各个时期四川省农业总产值及各投入要素的年平均增长率(由于数据波动较大,2001~2005年总投资的年均增长率计算时以2001年作为固定基期)。结果见(表略)。a.从投入要素看,自1991年以后,各要素贡献率是总投资>技术进步>农用地面积>劳动力;b.总投资和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都呈上升趋势,所以不能简单地说四川农业经济增长是投资型增长,且劳动力和土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下降趋势。

基于因子分析的四川省各市州农业技术进步综合水平比较

一个地区农业技术进步的综合水平是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化肥、机械、水利、电力等投入与劳动力产出、农用地产出等几个要素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本文选用化肥施用水平(化肥施用量/耕地面积),机械化程度(农业机械总动力/耕地面积),耕地灌溉率(有效灌溉面积/耕地面积),电力化系数(农村用电量/耕地面积),劳动生产率(农业总产值/劳动力人数),土地生产率(农业总产值/农用地面积)等几个指标作因子分析,计算四川省各市州的综合得分,其综合得分的多少反映了各地农业技术进步综合水平的相对高低。本文使用2009年的统计数据。将四川省21个市州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通过SPSS处理后发现KMO值为0.721,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此,按照程序,构造因子变量,提取3个公共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9.73%,表明3个因子涵盖了全部指标89.73%的信息量,具有较好的代表性。通过因子旋转,得到因子载荷矩阵,具体如(表略)所示。从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旋转后的载荷系数,使得因子含义较为清晰。在第一个主因子中,耕地灌溉率、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载荷系数较大,它代表了农业技术活动中的效益能力;第二个主因子中,机械化程度的载荷系数最高,说明机械化程度与农业技术活动息息相关;第三个主因子中,化肥施用水平的载荷系数较高,反映了化肥的施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农业的产出。计算各地各公共因子的得分和综合得分,四川省21个市州中,成都综合得分排名第一,其次是雅安,最低的是凉山州,这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四川省农业生产者素质比较

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农业生产者素质得到提高。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技术人员数量多少及职称高低是农业生产者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四川农业生产者文化素质有如下几个特点:①四川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平均水平<西部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2007年,四川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4%,西部3.5%,全国4.3%);②从文化程度看,四川农业从业人员<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2007年,四川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7.2%,农村外出从业人员7.4%);③从两次农业普查看,四川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的提高幅度低于农村整体劳动力资源文化程度的提高幅度(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农业从业人员由2.12%提高到2.4%,农村劳动力资源由3.31%提高到7.2%),或者说有更多的高文化程度者转移到二、三产业去了;④四川每万人农业从业人员分摊的技术人员数量及职称水平略高于全国及西部平均水平(2007年,四川平均每万人农业从业人员分摊的技术人员数量为80.61人、中高级19.20人,全国分别为59.36人、16.63人,西部分别为62.32人、15.38人)。简单地讲,四川农业直接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水平较低,明显低于全国与西部水平,但农业技术人员数量及专业素质的平均水平比全国及西部略高。

结论及建议

①从投入要素的贡献比较看,四川农业技术进步水平成效显著。从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看,“总投资”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60%以上),“用地面积”徘徊在较低水平(近年来2%多),“劳动力”显著下降(近年-15%多),而“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显著上升。从两次农业普查数据看,农业从业人员文化与专业技术素质也有了提高。②从四川21个州市比较看,农业技术进步综合水平省内地区差异大。根据因子分析结果,综合得分为正的市共8个市,为负的州市13个。综合得分的市在五大经济区的分布看,成都经济区农业技术进步综合水平遥遥领先,有4个(成都、绵阳、德阳、眉山);川西北生态经济区没有,其他经济区共3个。③从横向比较看,四川省农业技术进步水平在全国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张蕊、路正南在《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2007年)测算了全国“八五”与“九五”期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其研究方法和指标选择与本文近似),全国“八五”与“九五”数据分别为42.01%、44.72%,均比同时期四川的约高2个百分点。从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看,四川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平均水平低于西部及全国平均水平。④加大人力与财力投入,是提高四川省农业技术进步水平的重要举措。据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2009年四川省农业R&D投入2944.1万元,占R&D经费总投入2144590万元的0.14%,占GDP0.0021%,其两项比重指标均低于西部(0.37%、0.0041%)和全国(0.23%、0.0039%)平均水平。据四川巴中政协和四川农业大学的调查,四川省基层农技推广部门人才缺乏,知识结构不合理且老化,科技推广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产量,经费奇缺,“有钱养兵、无钱打仗”。所以,正视四川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加大投入,是提高农业技术进步水平刻不容缓的大事。

上一篇:高寒地区的农业技术优势 下一篇:乡镇农业技术的问题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