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课后反思应该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2-07-26 08:08:07

历史教学课后反思应该注意的问题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窄的经验,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对后继教学行为产生影响。”

课后反思,亦称“授课心得”,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将经验、教训和体会记录在案的过程。笔者认为,教师写课后反思的过程其实也等同于教师课后自我评价的过程。怎样对说课进行自我评价,写好课后反思呢?课后反思“反思”什么内容?本人结合2013年阜阳市历史优质课比赛中自己的课后反思,谈几点反思应注意的问题。

本人的说课课题是《“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应市教研室要求曾对自己的说课进行反思,部分摘录如下:个人认为自己设计处理最成功的地方是将教与学的关系拿捏得很好(如图一图二);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点拨引领作用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的“唱捻做答”和教师的“说学逗倡”将课堂流程统一呈现。处理的依据是新课标的新理念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情。既要一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意识与能力;但是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潜发展区,教师的作用在宏观调控上仍要积极主动。

说课处理不满意的很多,比如普通话不标准、说课稿在说教学过程上太简单、学生合作探究不突出等等。但最不满意的是在教师“逗”与“倡”的环节衔接上太生硬,比如图三中“庄子过坟地与一扇扇妇人”虽然挺搞笑,但与教材庄子的思想关联不大,更别谈倡导落实三维教学目标,有点为了笑而笑的意味。

2.孔子见老子。孔子问:您最近可好?老子说:不过尔尔。孔子问:您的学问研究得如何了?老子说:陈陈相因,不甚了了。孔子说:听说您还给人讲课?老子说: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孔子一听,老子是高人啊,每句都是叠字成语。于是孔子说:愿与君饮酒畅谈!老子说:咦,我的杯子呢?

3.庄子过坟地见一妇人……][图三]

其实,这反映了我教学中的一大硬伤:还没有真正吃透教材吃透课标,以哗众取巧的“笑果”替代了素质教育的“效果”,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短视行为。感谢叶老师,理由也就在这里:帮我认清了自己教法上的一大误区……

现在回过头认真反思一下,本人的教学反思仍不完善,还需要对反思点进行细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就是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做法。每一个教学活动都会有成功之处,如找准活动内容选择的切入点;巧妙新颖的引入;教学难点的突破;直观教具的合理运用;善于抛接、促进互动的提问技巧以及留有悬念的延伸活动等等,这些都是自己在教学上的“得意”之作,将其记录下来,目的是便于今后在教学中发扬。

2.一定要认真如实“反思”教学过程中的“败笔”

再完善的教学也难免会有疏漏失误之处,如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甚至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对孩子积极性的挫伤以及草率的收场等等。把这些教学过程中的“败笔”系统记录下来,并对其原因做深刻的分析与探究,在适当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弥补与矫正,使之成为应吸取的教训。

3.要“反思”学生的“有价值问题”,实现教师的“说学逗倡”中的“学”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应牢牢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有价值问题”出现。学生人多而学法不一,往往会从多角度、多方位提出问题。他们的一些发言和做法可拓宽教师和学生的思路,促使其他学生顿悟,有时还可以把教学引向高潮,来补充和完善教学。教师对这些“有价值问题”予以肯定并虚心接受,记录在课后反思中,为以后的教学补充一些新鲜的“血液”,从而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实现教师的“说学逗倡”中的“学”。

4.还要进一步“反思”下次如何做,将教学相长有效落实

任何一位有责任心的教师,都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习惯――每教完一节课,总是写一写下次再教时如何做。我们应该多学习名师的良好教学习惯,在教完每一节课后,沉下心来思考一下这堂课的得与失,根据活动的体会以及通过多种渠道反馈的教学信息,写一写“下次如何做”,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改进。这样做,有助于把自己的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总之,记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应该养成一有所得就及时记下的良好教学习惯,以记促思。长此以往,定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可以说,课后反思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一个有效措施,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只有在反思与评价中不断优化各种策略、方法和观念,才能真正做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我会珍惜保存这堂课,以以上几点为今后教学反思的方向。相信成功就在眼前而成长就在脚下!

(作者单位:安徽省颍上县第一中学)

上一篇:用情“催化”教学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的“扬长补短”与“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