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历史教材引用《孟子·滕文公上》的质疑

时间:2022-07-25 08:07:39

对高中历史教材引用《孟子·滕文公上》的质疑

摘要:本文运用历史文献学以及中学历史教学相关理论和知识,以我国现行岳麓版中学历史教材中引用的《孟子・滕文公上》为研究对象,对这则史料进行整理,并与相关古籍进行对照,发现课本引用该则史料有很多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以期对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历史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材,《孟子・滕文公上》,质疑

在中学历史课本中为了扩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其学习兴趣,经常会引用一些史料作为辅助材料。如果引用恰当,对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都有很大帮助;如果引用不当,则很容易对教学、学习起到反作用。

一、岳麓版教材对《孟子・滕文公上》的引用

本文以岳麓版高中历史课本,必修二经济史第一单元第二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中引用的《孟子・滕文公上》为例,对其进行分析探讨。

该课内容开篇即从原始社会的结束、阶级社会的出现开始探讨,引出了我国古代阶级社会重要的土地制度――井田制。但是,课本却引用《孟子・滕文公上》的一段史料来作为对井田制的解释,笔者在阅读该篇课文时,存在一点疑惑。兹先将课本中引用《孟子・滕文公上》的一段话附录于下,再叙述疑惑之所在。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在这段引文旁边,教材的解释是:井田中央一区为“公田”,由贵族占有;四周土地为“私田”,是分授给村社成员的份田,收获归己;“公田”由得到份田的村社成员集体耕种,收获物全部缴纳给贵族。

二、对教材中引用《孟子・滕文公上》的几点质疑

通过查找《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可知翻译:用一里见方的一块土地作为井田,一块井田有九百亩,中央的一百亩是公田,八家各自以一百亩作为私田,共同料理公田。公田上的事情做完了,才可以做私田上的事情。有令人怀疑之点有三:其一,孟子何以对井田制如此描写?其二,孟子所说井田制从何而来?那么井田制是否存在?其三,孟子所阐述的是井田制亦或是其他?

(一)孟子何以对井田制如此描写?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期,这个时期,我国已进入封建社会,距离商代、西周初期已经过去了六百多年;而且商代、西周初期科学技术比较落后,并且战争频发,难以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详细记载甚至完好保存。在孟子之前的孔子学富五车,同时也很提倡西周时期的礼乐与制度,而到今天,也未见孔子对井田制的具体情况有什么论述,孔子所处时代早于孟子,还做过几次官,应该更有机会接触到有关井田制度的资料,并且,孔子在世的时候,就感叹“文献不足征”,难以对井田制做详细的考证与记载;稍晚于孟子的荀子也指出,思孟学派的特点是“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这里面的井田状况,也很可能是“案往旧造说”的产物。那么孟子为何能对这个古老的制度言之凿凿呢?

(二)孟子所说井田制从何而来?那么井田制是否存在?

从上一小节可以看出《孟子・滕文公上》中所描述的井田制并没有史料依据,也无法证明孟子所描述的井田制就是真实的。那么孟子所描述的井田制从何而来?这主要是依据孟子自身生平所抱之政治理想,他主张施行仁政,这段话是他用来劝说滕文公施行仁政的言论,钱玄也认为:《孟子》说的井田制,是为藤国设计的施政方案,因此可知《孟子》这段关于井田制的言论,仅仅是按照自己的一套理想方案设计出来的,是一个施政方案,并不是当时井田制的一个真实写照。因此,该则史料属于争议史料,学术界尚未有定论,是不能堂而皇之被引用到课本中作为井田制的证据。

基于此,有很多学者对井田制的存在与否提出了质疑。首先,对于井田制的存在与否,在学术界是争论不休。但就今天掌握的考古材料甲骨文来看,毫无疑问井田制是存在的。在近代,学者们也从多种方向论证井田制度的存在,胡汉民和廖仲恺都曾以民族学的调查和欧洲历史上的均产制度作比较。胡汉民从斯宾塞以外其他社会学者的著书及蛮地旅行家底报告中寻觅通则,说明欧洲农耕民族土地共用现象并推论中国古代井田制的实施情形。廖仲凯在借鉴西方社会科学成果方面更为出色,他通过考究欧洲古代均产制度沿革和经济农政学者对于土地公有私有问题互相聚讼的学说来证明中国井田制度的存在。既然其他民族和地区有类似的例子,就不能否认中国存在井田制的可能性。笔者倾向于此观点,井田制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

(三)孟子所阐述的是井田制亦或是其他?

在讨论这段材料的前,我们必须得搞清楚一个概念,井田与井田制是两个不同的内涵的概念。井田是疆理土地为井字形方块田的耕作方法。井田制是将土地划分为小块授予农夫独立耕作的分配土地占有权的制度。

《孟子・滕文公上》是滕文公使毕战向孟子询问井地,而不是井田,更不是井田制,孟子的回答主要是针对井地。原文如下:

(滕文公)使毕战问井地。孟子曰:“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①

就这段话,孟子主要讲述的是井地,而不是井田。孟子回答的重点在“正经界”上面,滕文公派毕战向孟子问的井地,是土地规划的方针。事实上,孟子从来没提过“井田”这个名词。“地”与“田”固然关系密切,可是他一再讲“公田”“粪其田”“分田制禄”“圭田”、“乡田同井”,却以“经界不正,井地不均”来回答毕战,可见“井地”不可能是“井田”的同义语。针对滕国的具体情况,即滕国是一个面积很小的国家,位于泗水近旁,地势平坦,因此,孟子设计一个“井地”的范型,将每一平方里的耕地,用井字型分割成九块,每块面积约一百亩,并给这种一平方里的田地取名“一井”。这种范型的设计符合孟子的两项基本要求:(1)容易计算面积,井地均而谷禄平(2)经界不怕损坏,经界的标志就算因泗水泛滥流失,或被暴君污吏损毁,因为形状“超整齐”,日后也容易重建。孟子还设计了赋税制度“助”,以及给卿大夫奉祭祀的圭田50亩,余夫25亩。可见,这是孟子为藤这个诸侯国设计的一套经济范型与税收制度,希望达到“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的一种目标境界。

三、结语

首先,《孟子・滕文公上》所描述的这个制度,不是井田制度,而是井地制度,是孟子仁政的一个体现,是依据滕国的现实情况,给滕文公的一个土地制度方面的建议,并不能反映当时井田制度的一个真实状况;其次,即使这个制度是井田制度,也是孟子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料,虚构出来的,而且距离真正的井田制度相差甚远。

综上,这则史料放在课本中的那个位置不妥。对引用《孟子・滕文公上》没有做详细的考证,这则史料是对井田制度的最早文字记载,但是问题很多;如果不认真选择史料对教材中抽象的东西进行解释,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容易误导教师和学生认为井田制就如孟子所说,其实不然,孟子所说的是井田制吗?其所说的这个制度距离井田制的鼎盛时期还很远,怎么能用这个史料来证明井田制就如其所说?

作为历史课本,在课文中引用大量史料无疑是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但如果这样不加考证的盲目引用,实在欠妥。这段话完全可以换成一张图片,内容可以是甲骨文中“田”字的写法等等,只要引用得当,都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历史教科书选材应该求实严谨,孟子这段话并不适合放在教科书的那个位置,完全可以作为一道课后习题,用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注解

①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页。

上一篇:绩效管理还有效吗 下一篇:新医改下的医院图书馆创新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