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视剧拍摄的摇篮

时间:2022-07-25 05:48:16

中国影视剧拍摄的摇篮

引言

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位于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2003年底,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横店成为中国首个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集影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交易于一体的综合型影视产业基地。其规划范围涵盖横店全镇及湖溪、马宅等5 个镇(街道),其中心区块为横店影视城,中心区块的总占地约为4 963 亩,总建筑面积49.6 万m2。横店影视城同时也是国家5A 级旅游景区。

横店影视城从1996 年兴建 “广州街”开始,陆续投资70 多亿元,先后建成28 个大型实景基地,其中13 个为跨越几千年历史时空、汇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视外景拍摄地,并建有由多个摄影棚及配套设施组成的横店影视基地。截至2011 年底,横店影视城累计接待剧组952 个,拍摄了500 多部影视剧作品,成为中国影视剧拍摄的发源地和大本营。

1 横店影视城的发展概况

横店影视城作为国内影视基地规模化经营的开创者,其发展经历了由起步、拓展到升级三个发展阶段。

1.1 起步阶段(1996~1999 年)

1996 年,著名导演谢晋筹拍历史巨片《鸦片战争》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外景地,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便邀请谢晋来横店拍戏,投资兴建了第一个影视拍摄基地“广州街”景区。之后,又相继建造了秦王宫、香港街、清明上河图、江南水乡等景区。1999年美国影视业权威杂志《好莱坞报道》将已初具规模的横店影视城称之为“中国好莱坞”。

1.2 拓展阶段(2000~2003 年)

为吸引更多的剧组前来横店拍摄,2000年开始影视城所有场景对影视拍摄免收场租费,并为其提供系列配套服务。于是,海内外剧组纷至沓来,最多时一天18 个剧组同时拍摄,人气的骤升带动了横店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横店影视城逐步实现了产业化经营。

1.3 产业升级阶段(2004 年以后)

影视城凭借试验区的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优势,先后启动多个大型影视拍摄基地的建设,斥资兴建一批摄影棚,并积极吸纳影视投资,成立了中影时代华纳横店影视公司,先后拍摄了《投名状》、《爱情呼叫转移》、《寻龙夺宝》等影片,从提供影视拍摄服务向影视作品生产延伸。横店影视城还与浙江传媒学院联合培养影视人才,成立了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同时,吸引了华谊兄弟、保利博纳、光线传媒、本山传媒、长城影视在内多达435 家知名影视企业入驻,影视服务中心、演员工会、电影审查中心、电视剧审查工作站等相继完善。横店影视城提出 “拿着本子来,带着片子走”,甚至“拿着资金来,带着效益回”的产业发展目标,拓宽影视与旅游相结合的道路,践行“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的经营理念,逐步构建起完整的影视拍摄制作、影视休闲旅游以及影视人才培养产业链。

2 设施构成

目前,我国的影视基地从拍摄方式上大致可分为外景基地和内景基地两大类型。内景基地大多存在于各电影厂或电视台内,这些机构由于历史原因没有足够的占地空间,不可能建设大量的外景场地,摄影棚也主要为满足自身的影视作品拍摄使用。

2008 年,在北京怀柔建成的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是中国影视制作的“旗舰型”基地,是以影视前后期制作为核心,将影视拍摄、声音录制、数字制作,动漫特效、设备租赁、光盘生产等众多功能融为一体的现代化电影生产基地。

以往横店着重打造的是外景拍摄型影视基地,2008 年后,横店影视城力求构建完整的影视制作产业链,投资建设横店影视基地,其中包括新建10 个建筑规模在1 800~5 900m2、具有现代影视拍摄工艺技术标准的摄影棚;2012 年初又决定逐步投入建设影视后期制作系统,全面提升其综合配套服务能力。总体上看,横店影视城在影视拍摄层面上的基础设施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外景拍摄地和内景制作棚。

2.1 外景拍摄地

横店影视城区域内的外景拍摄基地属于时空复合型影视基地,即在基地内建造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建筑或街区,以满足多种影视剧拍摄制作的需要。主要外景拍摄基地从“广州街·香港街”到“明清民居博览城”等,其景观形态涵盖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远到秦汉唐宋,近至明清民国;上到皇宫官府,下至民居街肆。横店影视城主要外景拍摄地的分布如图1 所示。

2.1.1 广州街·香港街广州街景区拍摄基地建于1996 年8 月建成,香港街景区拍

摄基地于1998 年9 月建成,这两个外景拍摄地以逼真的实景建筑再现了1840 年前后的羊城旧貌和香江风韵,总建筑面积6 万多m2。广州街占地320 亩,各式建筑达160 余处,古街道纵横交错,珠江穿城而过;香港街占地120 亩,以毕打街、遮打街、干诺道、皇后大道、皇后像广场、总督府、圣约翰教堂、颠地洋行和维多利亚兵营等30 多座象征往昔殖民统治的欧式建筑为主。在这两个景区里拍摄完成了《鸦片战争》、《天下粮仓》、《雍正王朝》、《小李飞刀》、《新霍元甲》等100 余部影视剧。

2.1.2 明清宫苑明清宫苑景区是由横店集团投资5 亿多元人民币,以北京故宫为原型,按1:1 比例兴建的一座特大型实景拍摄基地。占地 1 500 亩,荟萃了京城宫殿、皇家园林、王府衙门、胡同民宅等四大建筑系列,真实地再现了北京紫禁城的原貌和皇家气势,胡同、武馆、天桥、四合院、老北京民居等场景成为拍摄近代戏的最

佳选择。宫殿部分主体建筑有太和殿、乾清门广场、乾清宫、坤宁宫、漱芳斋、承天门、午门、养心殿、军机处、西陆六宫等,在这里拍摄完成了《天下无双》、《英雄》、《大明王朝》等多部影视剧。

2.1.3秦王宫秦王宫景区是1997 年为拍摄《荆柯刺秦王》而建,景区占地面积600多亩,建筑面积达11万多m2。宫殿部分主要由主殿、偏殿、华阳台等组成。雄伟壮观的各类宫殿有27 座,长2 289m,高18m 的巍巍城墙与王宫大殿交相辉映。主宫“四海归一殿”高达44.8m,纵深达600m,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秦始皇并吞六国、一统天下的磅礴气势。一条长120m、占地面积达20 亩、建筑面积6 000m2 的“秦汉街”充分展示了秦汉时期的街肆风貌。黄尘古道,金戈铁马,燕赵建筑,秦汉文化,在秦王宫得以

真实再现。在此景区拍摄完成了《荆柯刺秦王》、《英雄》、《无极》、《寻秦记》、《风云》、《汉武大帝》等近百部影视大片。

2.1.4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景区依据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而建,其占地800 余亩,建筑面积近10 万m2。建有房屋120 多幢,桥梁6 座,码头9 个,船只6 艘,牌坊14 座。景区分为外城、里城和宫城,城中有“汴河”蜿蜒,形成了城外有城、河内有河的独特格局。城内店铺林立,楼宇鳞次栉比,气派的樊楼,别致的水门,精美的绣阁、府第,展示出奢华的宋代京都文化和繁华喧闹的市井文化,其中的街巷、院落等也可根据剧情需要改建成适合年代戏拍摄的场景,真正是“一朝步入画中,仿佛梦回千年”。在这里拍摄

完成了《飞天舞》、《小李飞刀》、《杨门女将》、《绝代双娇》、《少年黄飞鸿》、《精武英雄》等200 余部影视大片。

2.1.5梦幻谷梦幻谷景区既是影视剧拍摄的外景地,同时也是一座大型夜间影视体验主题公园,包括横店老街、江南水乡、梦文化村三大区域,占地338 亩。

横店老街有古朴的石板路,古旧的商铺,这是老横店的一个缩影,更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江南小镇的真实再现。江南水乡拍摄基地占地220 亩,是集江浙水乡之精华而营造:小桥、流水、人家、戏台、茶楼、码头、小井台、老街、赌坊。精致的场景、古朴的路桥,生动展示了清末民初时期江南水乡的民生百态和万众风情。

2.1.6 屏岩洞府屏岩洞府素有“江南第一洞天”之称,为道家修行之福地。沿着陡壁建有玉帝、王母等道家祠观。奇岩、峭壁、幽洞、红叶是景区的四大特色。典型的丹霞地貌构成了陡直的屏岩、怪异的洞穴、茂密的森林,加之栈道、亭阁、天门、洞窟、缆车等景观,风光旖旎而又自然天成。

屏岩洞府景区是省级自然风景名胜区,也是古战场和枪战片的拍摄基地。影视剧《虎啸苍穹》等在这里拍摄完成。

2.1.7大智禅寺大智禅寺始建于南梁年间(公元502~557 年),距今已有1 500 多年的历史,1995 年9 月修复竣工,占地面积280 亩,总建筑面积近2 万m2。修复后的大智禅寺古风重振,布局严谨,巍峨壮观,拥有国内最高的室内释迦牟尼像。

2.1.8华夏文化园·瑶台胜景华夏文化园位于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和华夏大道南侧,占地500 多亩,是国内外独一无二展现华夏文化的主题公园。景区于2003年2月18日奠基,2011年建成。园内主体建筑为“三教塔”,是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园内共分十大景区,分别为:门楼、文化广

场、历史长廊、四大佛山、三教塔、鱼乐苑、塔林、植物园、民族街、瑶台。

2.1.9明清民居博览城明清民居博览城景区于2001 年开始筹建,2008 年10 月1 日正式对外开放。景区总占地面积900 余亩,是横店影视城中历史最长、投资最大、内涵最为丰富的景区之一,分为“桃花源”和“秦淮河”两大景系。 “桃花源”景系集中了从浙、皖等各地拆迁的明、清、民国时期的民居200幢。“秦淮河”景系则是以明清时期南京“十里秦淮”为蓝本,集中复建了夫子庙、江南贡院、八艳坊、状元府、桃叶渡等建筑,微缩复原的圆明新园展馆、中华一绝的福建土楼、高科技

4D动感影院,更是景区的新亮点。在这里拍摄了《功夫之王》、《投名状》等百余部影视作品。

2.1.10红军长征博览城红军长征博览城景区是以“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主题的特大型综合实景区,是把影视文化、长征历史、国防教育、团队拓展、休闲娱乐与军事题材影视剧拍摄多功能融为一体的独特的文化景观。园内有体验长征步行道路约14公里,乘车游览路线10余公里。

景区由红军长征主题公署、国防科技教育园、民兵青少年训练基地等三大部分组成。其中,红军长征主题公园是园区的主体部分,再现了历史原貌的重要会议旧址、重大事件及重大战役遗址等40 处,建筑房屋170 余幢,总建筑面积4 万余m2。

2.2 内景制作棚

横店影视城建设的“横店影视基地”以内景制作棚为主,并配有为内景拍摄配套的相关附属用房。场地位于横店华夏大道与影视大道交叉口的西北角。影视基地的中央核心建筑群总建筑面积为5.4 万m2,由9 个大中型摄影棚和配套用房以及大型置景车间和服装道具库组成。该工程是将原有“国际商贸城”改建成内景拍摄基地,规划设计由我院完成。我们在规划上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商贸城的建筑格局,按照影视拍摄制作的工艺流程重新组合调整功能分区,梳理交通流线,植入影视元素。

在空间构成上,我们将摄影棚围绕置景和服装道具库呈环形布局,通过设有采光通风顶的半围合通道将各个摄影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交通动线的设计上,贯穿每个摄影棚的灰空间区域作为剧组的置景道具搬入和拍摄用特种车辆通行使用,而演职工作人员可通过摄影棚外侧的入口进出,形成物流与人流的动线相对独立,互不干扰。这一灰空间区域中央共享空间作为群众演员候场和剧组演职人员休息使用。摄影棚区的东南侧设有大型集散广场,方便演职人员、布景道具、特种拍摄车辆的出入和停留使用。在摄影棚区的西面和北面分别布置有为影视拍摄配套的各种影视制作公司及管理服务用房。场区的总平面规划布局为:空间构成有序,交通组织便捷,功能分区合理。

其中最大的摄影棚为5 900m2,棚内净高达22m,可满足剧组拍摄时同期录音的使用功能,另外还建有2 个2 400m2、2个 1 800m2、4个1 300m2 的摄影棚,形成4 个组团,满足不同摄制组的拍摄功能需求。摄影棚区的总建筑面积为3.9 万m2。这些摄影棚全都设置了包括普通化妆间、贵宾化妆间、剧务工作间、休息间等在内的配套附属用房,详见图3,4。

另外,各摄影棚内均配置了拍摄用灯板和景片的吊挂装置以及消声静音空调系统,通过上送和侧送相结合的送风方式,合理组织棚内气流。采用先进可靠的空气采样报警器和雨淋自动喷洒消防灭火系统,设置分户计量和双回路供电,为剧组拍摄提供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摄影棚的墙体采用质量大、密度高的隔声墙体构造,同时配有大型钢质电动防火隔声门,方便剧组的布景道具搬运。大跨度钢质屋顶采取多层隔声降噪的构造措施,摄影棚内通过采用声学装修材料,对于墙面、顶面的吸声和反射材料进行合理配置,消除回声、颤动回声、低频嗡声等室内音质缺陷,满足混响时间的频率特性要求。

一期工程的4个摄影棚已于2012年6月竣工,先期投入使用。横店影视基地新型内景制作棚的建设将使得“横店影视城”的影视前期制作真正实现内外景拍摄一条龙服务,对于拓展和完善“横店影视城”影视制作产业链的意义重大。

3 布局分析

横店影视城拍摄的外景拍摄地和内景制作棚既相对独立,又联系紧密,形成影视制作的主轴。

从功能关系上,横店影视城又可分为“影视拍摄核心区”、“影视拍摄功能区”、“影视拍摄辐射区”三大区域,各区相互依托、彼此补充。三个区域的空间距离很近,可以在短时间内充分满足影视剧组的转场需求,降低影视剧制作的成本投入。其相互构成关系是以横店影视基地为“核心区”;各主要外景拍摄基地围绕其周边呈放射状分布,形成“功能区”,该区域的景观主要以人工景观为主,影视拍摄设施主要集中在横店城区周边,并与旅游产业密切结合。“辐射区”则是在横店原有主打景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横店镇周边扩展、延伸,该区域主要是以自然景观为主,兼有部分人文景观的外景区。

3.1 影视拍摄核心区

横店影视城的内景制作棚及相关配套附属用房集中布局在位于 “横店影视基地”,是整个制作基地的“核心区”。该区域涵盖了室内搭景拍摄、随组剪辑存储、服装道具置景、灯光器材租赁、协拍演员输送、影管运营维护等多个功能,共同构成横店影视城影视制作产业的核心中枢。

3.2 影视拍摄功能区

横店影视城的外景拍摄基地遵循“依托山川景观,强化影视格局”的总体规划原则,利用横店被“八面山”丘陵环绕、贯“南江”荡漾水系的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 ,依山就势,引水造景,先后打造出一系列主打拍摄景区,逐渐构成了影视基地的外景拍摄“功能区”,在空间和功能上将核心基地与外景区通过影视拍摄链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外景区的建设采用了“先剧后景”和“先景后剧”的两种建设模式,如:“广州街”是为拍摄谢晋执导的《鸦片战争》、“秦王宫”是为拍摄陈凯歌执导的《荆轲刺秦王》先期建设起来,随后投入拍摄。这是一种“先剧后景”的模式,即先有剧本,根据剧情在现场选址建造内外景地,直接为拍摄服务。随着这些影视剧的走红,其拍摄的场景地成为了日后影视旅游的热点。而“明清宫苑”、“清明上河图”、“明清民居博览城”等则是采用“先景后剧”的模式,先在现场创造一个较为真实的年代地域环境,以使各种题材的剧组能够根据剧情选择已建成的场景进行拍摄。

在“功能区”内的各主要外景区中均设有通畅的景区道路和完善的供电、通信线路,并配有供演职人员化妆、休息和餐饮的相关设施,其建筑风格与景区环境融为一体。

3.3 影视拍摄辐射区

由于横店影视城景区内的建筑大多适用于特定历史年代人文景观的室内外场景拍摄,而随着影视拍摄题材的多样化,剧组的选景已不再局限于横店影视城内的景区,一些剧组开始在东阳市或者附近县市寻找适合剧情的外景场地,于是东阳竹林、李宅树林、横锦水库、东锋村、小溪口等一些平日里看似普通的自然景观变得炙手可热,这些外景地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更加古朴真实。这些外景区分布于横店镇周边,对于横店影视城主要拍摄基地构成影视题材上的补充,距离均在1 小时车程内,形成了横店影视基地的“辐射区”。但这些外景地的配套基础设施稍显不足,有待今后提升和完善。

4 结语

横店影视基地外景区已成为国内外各类影视基地中拍摄场景最多、配套设施最全、时空跨度最大,同时人文与自然场景相互融合、彼此依托的实景拍摄基地。在现已形成的景区格局基础上,我们还将规划建设包括“上海滩”、“白宫”、“五角大楼”等标志性建筑在内的国外名城名景和高科技影视拍摄体验基地,并建立新媒体和微电影等基地。据悉,横店集团还将投资120 亿,进行从基地拍摄到制作发行,再加上基地软件、硬件、技术包括辅助配套服务的全面升级,以此助推横店影视产业的发展。

纵观横店影视基地拍摄设施的发展和演变,虽然其建设初期并未对基地整体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但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并伴随长期影视剧拍摄的业态催化,通过政策驱动、产业驱动、要素驱动和市场驱动,以自然生长的方式衍生出了影视拍摄的“核心区”、“功能区”和“辐射区”,形成了布局合理、独具特色的影视基地。我们在分析其形态构成要素时,应将其全部状态纳入到影视拍摄的链条中,并从其相互关系上进行考量,才能领悟出其设施构成的合理性。最后,我们以德国19 世纪著名雕塑家和艺术理论家希尔德勃兰特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束:“每一个单独的因素只有处在与所有其他因素的关系中才具有意义。”

上一篇:高度与建构 下一篇:建筑与艺术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