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静脉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时间:2022-07-24 08:38:45

我国静脉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 本文就制约我国静脉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诸多问题,即整体上有效管理制度的缺失、运行机制的不完善、项目建设中的投融资困境与运行效率低下以及参与主体单一等,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静脉产业 管理极度 运行机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废弃物治理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我国诸多城市出现了“垃圾围城”现象,环境质量问题严重,城市发展与环境治理之间呈现的不协调现象频繁上演;另一方面,依赖资源要素投入带动、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依然主导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源供给问题日益凸显,经济发展转型之路任重道远。上述现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之间如何权衡,如何协同,静脉产业治理为此提供了一条可能的解决之道。

一、静脉产业的概述

所谓静脉产业,是立足于社会经济循环的角度提出的,从原料生产到产品制造、流通、消费,这一过程构成了循环经济的“动脉”部分,消费之后,物品回收、处置、再利用则构成了“静脉”部分。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就提出了“宇宙飞船经济”理论,他认为地球犹如航行于太空的宇宙飞船,其所能依赖的物质皆来自自身所载,如果一味消耗,则一旦物质耗尽,地球生态系统便会随之崩溃,因此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已走到历史尽头,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必须注重循环利用。到了上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加快了对循环经济理念的实践,静脉产业兴起,其中日本、德国等在静脉产业发展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供其他国家借鉴。日本静脉产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推进措施: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有效的静脉产业经济制度、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社会回收组织在静脉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德国,“绿点公司”是一家主要负责管理全国包装废物回收再利用的非赢利民间组织,该组织对德国静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发达国家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已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静脉产业体系,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静脉产业发展现状

进入二十一世纪,静脉产业发展在我国逐渐兴起,这一现象的背后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内生提出的需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201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相比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提高了13.46个百分点,迅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挑战,我国城市普遍存在公共设施建设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的情况,产生的废弃物很多采取简单堆放、焚烧的方式,对周边环境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与此同时,在我国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下,很多资源不仅没有被充分挖掘其中的经济价值,而且被“错误放置”成为垃圾,加重了废弃物处置的公共设施需求。进入新世纪之后,发展的可持续性被置于重要位置,废弃物的再生利用问题得到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我国静脉产业也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目前,园区式发展成为了我国静脉产业治理的主要形式,大连、昆明、太原、南宁等诸多城市已建成一定规模的静脉产业园区。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初创于1994年,起初以污水和烟气治理为主营业务,2003年之后,进入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领域,2006年,正式建成我国首个静脉产业类国家生态工业园区。静脉产业园建设是基于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的对接,在一定的区域内积聚动脉企业与静脉企业,彼此联动,动脉企业产生的废弃物迅速作为原料进入静脉企业的生产线,把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经济模式。2006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出台了《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以一系列指标构建了静脉产业园建设、管理和验收的标准,以推进园区的规范化发展。

在生活废弃物治理方面,循环治理的思路也同样得到了应用,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发展规划、技术标准的出台,例如天津出台了《天津市生活废气管理规定》,上海市从基本情况出发,制定了《上海市固体废弃物处置发展规划》;有效回收体系的构建,针对废弃物收集中存在的分布面广,执行效果不理想等情况,各地不断调整完善生活废弃物回收体系的构建;新技术的应用,例如运用新兴技术的垃圾填埋、垃圾发电不断在旧项目改造和新项目建设中得到运用。

三、我国静脉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1、管理体制问题。就管理主体而言,目前多头管理现象依然严重,城市环卫部门、建设部门等管理者之间权责尚未明确界定,管理多重与管理缺失现象并存。此外,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滞后于废弃物治理的需求,落后的管理体制使得废弃物排放者存在较大的自由行事空间,特别是在地方政府以经济指标为导向的政策目标下,废弃物排放者往往无视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最低成本进行废弃物处置,从而将此带来的成本转嫁给社会公众。

对于静脉产业行业的从业者而言,缺失清晰的管理制度和稳定的法律法规所带来的危害同样也是显著的。政府的行业政策可以被视为管理部门与投资者之间的一种隐性契约,相应的,行业政策的不完善不稳定则意味着契约是不完备的,而管理部门自然在其间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和剩余截取权,那么一旦投资者观察到此现象,一种事前投资的不足就出现了。对应于静脉产业,相应政策的不完善以及多变特征,则会导致出现诸多投资者观望而不进入的尴尬局面。因此,尽管静脉产业在我国起步不久,但混沌发展的方式并不是可取之道,尽快清晰厘定相应的管理责任,形成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使之成为各方行事的一个基本框架,这是我国静脉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2、运行机制问题。静脉产业整体要能顺利运转,必须使参与各方均有一个恰当的激励。从单纯的经济利益来分析,很多静脉产业项目并无效益可言,显然静脉产业发展也并非是单纯建立在经济效益上的,事实上其发展获取的社会效益是静脉产业发展考量的主要因素。但是市场主体并不会将此静脉产业发展的正外部性纳入其利益计量范畴,因此,其间必然需要一个推动因素,而忽视这一点,则容易形成空有规划而无实质进展的局面或者“撇脂”现象的上演。从目前的静脉产业发展整体格局看,废弃物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回收利用经济价值的,另一类是没有回收利用经济价值的。前者出于对利润的追求会自发形成市场,而后者,则不会自发形成,反而在一些不规范的市场运行中极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综上所述,运行机制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合适的激励规制政策,通过激励,保障废弃物治理的全面覆盖,通过严格的规制制度,避免“撇脂”等现象的上演。

此外,从静脉产业具体运行的环节来看,产业链的建设必不可少。首先需注重源头市场的开发。譬如垃圾发电厂,由于规模经济效应的存在,垃圾发电厂通常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是经济合意的,因此,需要开发垃圾源头市场,形成对其稳定的垃圾供给;同时,一定的垃圾发电设备对所获取的垃圾存在有机物含量、水分含量等技术指标上的要求,因此除保障量的供给之外,还要符合垃圾发电厂对其提出的质的要求。其次是终端市场的建设。再生品进入市场,往往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成本上的劣势,二是传统观念对其的排斥。因此,需要通过补贴、减税以及公共部门的示范推广等行为来开辟静脉产业的终端市场,推进产业的整体发展。

3、项目建设运营问题。回顾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公益性质较强项目的建设,从项目的投资、建设,到运营、维护、收费等环节,几乎都由政府部门全权包揽。然而随着需求量的不断扩大,政府建设资金的短缺以及政府运营效率低下问题已愈来愈突出。从国际社会来看,民营部门的参与已经成为基础设施领域的一大趋势,并且在静脉产业发展领域也得到了运用。在具体的运作方式上,可以采取BOT(Build-Opreate-Transfer)、BLT(Build-Lease-Transfer),DBFO(Design-Build-Finance-Operate)等方式,这些方式的实质是公私合作、特许经营,即政府部门以合约的形式允许民营部门进入垃圾收集、处理、再生利用等静脉产业领域,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政府统包统揽下的建设资金短缺问题,而且民营资本的参与也有利于项目整体的效率改善。目前,承担着上海市约90%的生活垃圾处置量的老港垃圾填埋场,就是通过招投标呈现了投资公司以特许经营的方式与上海城投合资建设的。

4、参与主体与形式问题。目前,我国静脉产业发展中,政府部门是主导力量,企业在逐步参与其中,而公众参与的形式则主要是作为“受众”的角色出现的,例如引导公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以及垃圾分类的实践。然而这样一个角色安排还不足以支撑静脉产业的高速发展。本文认为,政府在短期内应重视静脉产业发展制度的建设,从长期来看,则需逐渐从市场的参与者退化转型成为管理者,相应的,企业则需发展成为市场的中坚力量。除上述两者外,公众的角色扮演在静脉产业发展中也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通过宣传、引导,可培养公众良好的环保意识,尽可能减少垃圾的产生,规范垃圾分类。另一方面,由于静脉产业是面向每一位公众的,运行存在巨大的交易成本,因此在政府部门、企业之外,形成第三部门组织,共同参与静脉产业治理,则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促进静脉产业的整体发展。

四、总结

静脉产业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静脉产业园区的建设正在各地大力推进,然而从整体上来看,目前我国的静脉产业发展依然是“摸着石头过河”,缺乏全局性系统性的思考与规划,因此,应当厘清各方权责,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并重新界定政府部门、企业、公众在其间的角色,以促进静脉产业整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波、吕颖:日本发展静脉产业的措施及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07(2).

[2] 秦海旭、万玉秋、夏远芬:德日静脉产业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借鉴[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6).

[3] 聂永有、白洮:静脉产业园的青岛模式[J].决策,2010(8).

上一篇: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下一篇:新形势下我国会计服务业发展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