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时间:2022-07-24 05:57:00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摘 要]培养学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就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历史学科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阅读历史、感受历史、发现历史, 从而达到历史教学的目标。历史教师应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变“教”学为“导”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 自主学习精神 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主体 能力培养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对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他的话正好指出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培养的学生自主学习精神与能力。

所谓“学生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自行组织学习,把学习的自放到学生的手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拥有权放到学生手里,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当然,这一提法绝非从“教师包办一切”的极端走向“放任学生完全自学”的另一极端。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的作用是辅之导之,是提供学生顿悟的条件或情境以及相关的方法,是及时地调整学生的思路。叶圣陶先生对此有精彩的比喻――譬如走路,教师指点一下,或者在前边走,但路还是要学生自己走的。因此,这种学习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过程,也是师生协调呼应,形成和谐共振的“教学场”的过程。

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与能力?我主要从以下二大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注重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华人丁肇中说过:“兴趣比天才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就等于初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由于历史具有“过去性”特点,决定了其内容比较刻板,没有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是不易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的。因此,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要注重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在学习情景创设上,我作了以下的尝试。

1.结合时政热点,创设问题情景。

高中的学生具有比较敏锐的时事嗅觉,特别是对时政热点问题非常地关注。在历史教学中,若能结合时政热点,巧妙引出历史问题,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自觉进入自主学习。如在《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这一课的教学时,我就先投影2004年美国总统竞选候选人克里和布什电视辩论新闻图片,要求学生讲出图片反映的时政事件后提出问题:“从这则新闻图片中,同学们可以知道美国总统是怎样产生的吗?美国总统有哪些权力?总统在国家权力结构中处于什么地位?”又如在《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这一课的教学时,我先播放了一段有关《欧洲宪法》在法国公投遭到否决电视录像画面,然后提出问题:“《欧洲宪法》是那一组织起草的宪法?这一组织建立于何时?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法国在这一组织中的地位如何?《欧洲宪法》在法国公投为何会遭到否决?”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结合时政热点,创设问题情景,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精神有较好的效果。

2.提供历史资料,创设体验情景。

历史由于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学生不能身临其境进行体验。但丰富的历史图片、文字资料、音像资料等却为我们重新创设历史情景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只要教师能善于运用,可以重现一定的历史情景,让学生感受历史、体验历史,这也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具体做法是:(1)通过历史歌曲、历史录音、历史图片、电影片断、原始材料、历史实物,“再现”历史,以生动教材、丰满教材、补充教材、延伸教材。如让学生从《国民革命歌》中涉入北伐;从《开国大典》录音中掀开历史的画卷;从《南昌起义》的电影剪接中,领掠人民军队创造的艰辛;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碑亭》图片中感悟革命者先行者的品格。这样就使学生从新的视角审视历史,从而在新奇中增强求知欲和自主学习的兴趣。(2)通过角色变换,介入历史等方法,营造课堂教学新情境。如在讲授“大革命的发展”一节时,我让学生充当教师角色,上讲台指图讲解北伐胜利进军的经过;在讲到北伐之前,国民革命军面临着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时,让学生“介入历史”,充当北伐的决策者,制定以弱克强的方略;在讲近代史上三次论战即: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维新派和封建顽固势力论战、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时,让学生担当论战双方角色,进行论战模拟。如在讲授《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这一课中的“坊市与城镇”这一内容时,教师投映“清明上河图”、要求学生观察图画,想象自己是当时北宋东京的一位市民,说出你在东京会看到哪些情景?学生从“我是教师”、“我是历史人物”的体验中增长了见识。由于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情境,这一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结合学生生活、思想实际,创设讨论情景。

很多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有些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和思想中的影响还显而易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创设讨论情景,一定会更容易激起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如在《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一课的“爱迪生与电的应用”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我先提出问题:“电在现代人们生活中作用如何?如果有一天停电,我们生活会怎么样?”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见解,一下子学生讨论的热情就被激发出来了,然后教师趁热打铁引出问题:“有谁知道电是如何被发现的?电力得到广泛的应用哪些人贡献最大?除了你们刚才讲的电对我们生活的巨大作用外,对社会的发展还有哪些深远影响?”这样不仅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也达到了创设讨论情景的目的。

在历史教学中创设学习情景,使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精神,辅之以教师及时的辅导与点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会得到不断提高,从而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的把“教”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中心,而忽略了学生是的“学”才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因而容易出现有“教”无“学”的现象,特别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这一现象更加普遍。很多走上社会的人士,都说中学时基本没有真正学习历史。这是我们历史教学的悲哀,中学历史教师的悲哀,亦是民族的悲哀。因此,要让学生喜欢历史,学习历史,一定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多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与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让学生多动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往往需要从培养学生简单的动手能力开始,因为思行结合,通常会比单纯的思维训练更有效。但传统教学中手脑分离的现象相当严重,现代教学思想特别强调手脑结合。早在四十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其反传统的“六大解放”中,就包含有解放学生的双手与大脑两项要求;不仅如此.他还主张把学生的手脑结合起来,指出:“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用脑去想”,才可能进行创造。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制作相关的历史知识结构图表、历史大事年表、历史事件示意图、历史知识图表、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示意图等,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引导学生交流互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与能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与能力,还应该包括学生之间的自觉合作探究精神与能力。现代社会,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很多工作都无法由单个的个体独立完成,因此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就显得异常重要。我们作为教学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就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觉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与能力。在历史教学中,我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自觉合作探究的精神与能力。例如,在《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的教学时,我把学生分成原因探究组、历史追溯组、纲领考查组、综合评价组四个探究活动小组,每一个探究小组给出一至二条问题让学生在课堂进行探究。如原因探究组组的问题是:(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纲领考查组的问题是:(1)太平天国运动纲领是什么,纲领的主要内容、特点是什么?(2)太平天国的纲领有何进步之处与局限性? 综合评价组的问题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课前需要作好一定的准备,例如学生分组、给出探究问题、给出探究具体要求等)在课堂上,要求本探究小组学生要回答其他探究小组提出的有关本探究小组探究内容的问题(其他小组成员也可以作出补充)。结果,做试验班级学生的学习的效果比以老师讲授或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为主的班级效果要好很多,表现在:其一,学生课堂学习气氛异常活跃;其二,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如有关《天朝田亩制度》,就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说《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政治纲领?”,对《资政新篇》“缺少必要的条件,所以没有真正实行。”,就有学生提出,“那么《资政新篇》的的实施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历史事件的本质与历史的发展规律。

3.引导学生自主创新,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与能力,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主创新,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检验,同时会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与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时展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时刻不要忘记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持续发展为教学宗旨,多想办法,多联系学生实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与能力,一定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时展的要求。

(陕西省榆林中学)

上一篇:洋“曹操”育出优秀“小公主” 下一篇:好习惯,从收拾玩具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