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时间:2022-07-24 12:06:42

对中学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摘要]: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使德育实效性较差,德育工作陷入了困境。

[关键词]:工作 素质教学 实效性

目前,加强德育工作已成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我们对于德育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实效性较差,德育工作陷入了困境。现代中学德育要想摆脱困境,重新获得发展的活力,必须探索产生这种困境的内在的、根本的原因。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把握德育的方向,才能走出困境,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

一、学校德育工作严重滞后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21世纪人类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在经济信息化的影响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思潮相互碰撞,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取向在日益多元化,广大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也在多元化,这是我们所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现代化建设要求培养大量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学校的教育环境也存在着严重的“重智轻德”倾向。在学校内部,以升学为中心,以应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仍在大行其道。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主要看“升学率”的高低,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作为社会中的学校,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领导在社会压力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不得不为了学校的声誉和单纯的“成绩”而放弃道德教育的功能。

二、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与社会转型期学生的需要严重脱节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新现象、新事物层出不穷,社会各方面变化巨大。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过分强调教学的社会价值,忽视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而广大的中学生在对待社会的现实问题和对象,对待书本中的现成的理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不同的想法,对待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也有不同的追求和向往。反观我们的教育工作,并未真正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情感,并未真正关注他们的生命成长和展现。大多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在课堂上老师就是照本宣科。面对思维活跃的学生的提问,有时用“你还小不懂这些”来搪塞,学生希望解决的问题得不到回答。没有把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为思想品德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授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成长实践和需要相脱节。学生不能用所学的思想品德课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当今世界的社会热点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所学知识产生怀疑,就会感到思想品德课的无趣、无利和无用,也极大的削弱了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实效。不停的灌输政治理论,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树立政治的信仰,反而有可能有副作用。

三、学校的德育手段严重脱节,导致学生道德教育主体的缺失

学校的德育手段着重“说教”、“灌输”与学生的自我实践、自我教育严重脱节,偏重教师主导作用,导致学生道德教育主体的缺失。

中学德育存在着专门化和知识化的倾向,如把思想品德课置于封闭状态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形成单一的说教模式“灌输”式的教学就成为知识化德育课程最简便易行的方式。这样,高尚的道德便缩水为逻辑严密的道德条目,从而斩断了道德与生活的血肉联系,道德成了与学生学习无关的客观知识对象。这种客观和外在的知识对象与学生当下正在进行的生活无法发生意义联系,学生无法产生真正的学习的动机和热情,无法进行也不愿意进行道德的自我实践和道德的自我教育。教师也只能将这些道德条目当作对象性知识来教授、灌输,只能借助背诵、考试和其他方法来进行强制性学习。这种灌输性的说教与强制性的学习已经走向了道德的反面,是以不道德的方式进行的道德教育。这样的道德教育其实效当然不高。现行的以灌输为主忽视教育主体的教育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道德观念,学生对规范的遵守不是出于道德的需要,而是由于外界的压力。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动行为者,都具有主动教育功能,都是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而道德教育客体从狭义上讲是指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受教育者。但是,道德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当受教育者在进行自我教育时,他不仅是受教育者,而且成为教育者。在这种情况下,实现了道德教育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对提高中学德育实效具有重要作用。现在,学校的德育过程本质上就是教育者把道德规范传递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形成道德的过程。德育的组织者过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德育过程往往只限于向学生传授一套固定的道德规范,而忽视了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的参与,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表现在德育过程中,常以批评、禁止、训斥、说服、榜样、奖励、与惩罚等方法,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得不到发展,教育过程强求一律性,阻碍学生个性与主体性的发展。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过程,成为中国德育的现实的主流特征。由于忽视或否定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德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四、学校的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严重分离

中学生生活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其中,家庭是社会环境中最主要的一种社会基本群体,是组成社会的分子。古往今来,家庭不仅是其子女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断扩大和增强。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对子女娇生惯养,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包办代替,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拔苗助长,过分溺爱子女,把孩子逼上了“家庭小皇帝”的“宝座”甚至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学优品劣”的学生。所有这些现象,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

我们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当代的中学生接受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如下一些特点:学生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不愿接受训导式唯书、唯上、唯长的教育,乐于以平等、民主和探讨式的态度接受教育;喜欢独立,求实精神大大增强,不喜欢机械、空洞的说教,喜欢在实践中明辨是非、善恶、美丑;渴望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中发展兴趣和特长,接受美的熏陶,创造美的生活,不愿意接受乏味的、教条的、抽象的伦理教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渴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判断,但独立能力明显不足。

根据学生的特点,在社会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条件下,在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情况下,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应积极倡导全体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引导师生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应建立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的德育系统;发挥学科渗透德育的功能;开展丰富多采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优化德育小气候;努力构筑良好的大环境;形成师生参与的全员德育管理网络;协调课内外、校内外的影响,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从而走出困境,提高中学德育的实效性。

上一篇: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课的思考 下一篇:校本研修――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