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师职业压力状况研究

时间:2022-07-23 07:21:02

音乐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师职业压力状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我国迎来了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大,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这场改革浪潮有力地推进着艺术教育的进程,努力实现着基础教育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走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改革于2004年开始启动并逐渐在各省区推广,黑龙江省于2007年秋季全面施行了高中音乐课程改革。

在课改实施过程中,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纷纷涌现,教材更新力度加大、速度加快,所有这一切在促进高中音乐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同时,也使高中音乐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鉴于此,本文对黑龙江省实施课改以来,普通高中音乐教师的职业压力状况进行了调查,期望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高中音乐教师的压力来源及强度,进而提出缓解高中音乐教师职业压力的应对策略,以促进我国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二、概念界定

综合中外学者关于教师压力的界定以及社会学方面有关压力研究的启示,本文将“教师职业压力”界定为:在教学工作中,当教师个体认为其需要无法获得满足或自身资源无力应对外界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它包含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个体素质因素与工作环境、工作要求、工作难度不适应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二是教师个体的自身需要在工作角色中得不到满足而带来的不良反应。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教师压力是因教师这一职业的特征所产生的,它有不同于常人压力的压力来源,给教师带来的是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影响。教师职业压力不仅影响到教师自身,还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并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发展。

三、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根据调查内容和目的,本研究设计了《高中音乐教师职业压力调查问卷》。该问卷共包括47个项目,主要涉及高中音乐教师的压力来源、应对方法及其压力反应三个维度。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面向黑龙江省各高中学校音乐教师发放问卷115份,回收107份,其中有效问卷92份,有效回收率为80%。

(二)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 2007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输入和处理,使调查结果得到量化,以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的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音乐教师中,男性教师22名,占总数的24%;女性教师70名,占总数的76%。其中中青年教师居多,30岁以下教师39名,占总数的42%;31~40岁教师42名,占总数的46%。90%的被调查教师具有本科学历,7人具有大专学历,2人具有硕士学历。职称方面,35人为中教二级职称,占总数的39%;48人为中教一级,占总数的52%;另有9%的教师具有高级职称。

(二)教师压力状况的总体分布

调查结果表明,面对正在实施的高中音乐新课改,有5%的教师感到“压力非常大”;35%的教师感觉“压力比较大”;53%的教师回答感受到“中度压力”;3%的教师感觉“轻度压力”;另3%的教师认为“没有压力”。

(三)教师职业压力的具体表现

教师职业压力带来的消极影响通常在某种程度上会改变个体的行为方式。因此,在调查问卷第二部分,本研究设置了“请选择符合您最近三个月情况的描述”一项。经统计发现,目前黑龙江省高中音乐教师职业压力的最明显表现依次为如下八个方面。

(四)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来源

影响教师职业压力的因素有很多,为了准确把握该省高中音乐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和影响因素,在调查问卷的第三部分,本研究设置了有关教师职业压力源的调查,并将压力强度分为没有压力、轻度压力、中度压力和重度压力四个等级。按照选择中、重度压力的人数统计,影响该省高中音乐教师职业压力的前十项因素如下。

(五)教师职业压力的反应结果

调查的第五部分为高中音乐教师压力反应的自陈量表,要求教师回答自己“最近一星期的实际感觉”,并采用四点记分法记分。统计显示,黑龙江省高中音乐教师职业压力的反应结果依次为:(1)记忆力减退:(2)精力下降、活动减慢;(3)容易烦恼和激动;(4)头痛、头晕;(5)肌肉酸痛;(6)容易紧张;(7)不能集中注意力;(8)难以入睡。

五、讨论与建议

以上调查表明:目前,黑龙江省高中音乐教师的职业压力已经成为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它不仅直接影响着音乐教师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影响其心理健康、教学态度、对工作的热情、对学生的关爱以及人际交往等问题。为了有效缓解高中音乐教师目前所面临的职业压力,我们应从如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传统压力来源

1 社会因素。调查表明,职称评定困难已成为黑龙江省高中音乐教师的主要压力源之一。其次,工资低、住房等待遇不足问题也是高中音乐教师压力的主要来源。另外,由于受高考的影响,学生家长普遍对音乐课不能予以足够的理解和重视,这给高中音乐教师造成了很大压力。同时,各种资格、任职考试过多也是高中音乐教师需面对的一种潜在压力。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社会各界要继续倡导尊师风尚,在认同教师地位与作用的同时,满足教师合理、正当的需要,提高音乐教师地位和待遇,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让其能安心、全力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另一方面,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在发展个体直觉、推理、想象、技巧以及表达和交流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其奋发向上,同时也是开发智力的有效工具,能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注入激情。没有音乐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我们要充分认识音乐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并给予音乐教师更大的理解和支持。

2 学校因素。经调查发现,对于高中音乐教师而言,来自学校层面的压力是多方面的。首先,教学资源不足与教学设备落后等实际问题困扰着该省高中音乐教师,这给教师带来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其次,高中阶段由于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学校对音乐课程改革支持的力度明显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音乐新课程的实施程度和推进力度,同时也构成了音乐教师职业压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也与音乐教师的压力密切相关。此外,学校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与制度,导致了音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挫,并形成其另一重要压力来源。

鉴于此,学校首先应对音乐课程予以足够重视,加大音乐教育投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及时购置音乐器材及设备,以满足音乐教师的教学需要,为音乐课改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保证和支持。此外,学校要改变单一的教师评价标准,建立起形成性、发展性评价制度,而非将学生成绩的优劣和管理者的主观意见作为

教师工作业绩的评判标准。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在缓解和消除教师职业压力来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 教师自身因素。社会和学校层面的影响是造成教师职业压力的外在因素,而教师的个人特性则是形成其职业压力的内在因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有效缓解该省高中音乐教师职业压力的最重要手段是教师通过自我调节,将职业压力转化为工作动力。首先,教师应认识到现代社会压力是随时随地存在的,这就要求其加强对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人格的锻炼,培养阳光、乐观的心态,这是减少心理挫伤和压力的根本途径。其次,音乐教师应面对现实、接受挑战,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职后培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自我效能感。这样,通过主动学习,教师可以从容应对工作中的新问题,避免因能力水平不足而无法适应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工作压力。再次,音乐教师要加强体育锻炼,因为运动是最好的对抗疲劳和压力的工具。

(二)新的压力来源

除了上述传统的压力来源之外,调查表明,课改后工作负担加重已构成了黑龙江省高中音乐教师新的职业压力来源,其具体体现在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和认同上;教师对其在“新课改”中角色的把握上;教师在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经验等方面对“新课改”的适应上等诸多方面。面对这一新出现的问题,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应该积极应对,从多角度加以疏解。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及时构建有助于高中音乐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切实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有效帮助。教师培训是影响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效的培训能促进音乐教师观念和行为上的转变,增强对课改的适应性和信心,继而将新课程的理念创造性地体现在教学行为上。

第二,学校内部要建立起教学合作的共识。新课程的实施是具有较高专业要求的复杂过程,需要多方集思广益。学校可通过集体备课等手段,使教师们共享教研经验,这在有助于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同时,还可以消除教师工作中的孤独无助感,在某种程度上舒缓压力和紧张情绪。

第三,音乐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师要不断以自己的教学活动和具体课堂情景作为认知对象,对教学行为和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和再认知,以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将教学经验不断锤炼、升华为一种开放性的系统和理性的力量,从而降低职业压力感。

六、结语

在基础音乐教育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的今天,如何加强高中音乐教育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已成为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无疑是课改贯彻和实施的重要因素。

本文力求通过对黑龙江省实施高中音乐课改以来音乐教师职业压力情况的实证调查,客观呈现相关的最新数据和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为有效诊断及缓解高中音乐教师职业压力提供科学依据,并希望通过调查,唤起教育部门的政策制定者、学校管理者、学生家长和公众对高中音乐教师职业压力的关注,深刻地认识教师职业的复杂性和艰辛性,从而给予其理解和扶持。也希望高中音乐教师正确认识和看待职业压力问题,寻找有效策略缓解自身压力,以促进我国高中音乐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上一篇:国际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热点问题 下一篇:《打字机》教学点评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