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育人

时间:2022-07-13 05:33:20

用音乐育人

时常有人问我:“你是教什么的?”以往回答大都是:“我是教音乐的。”但现在我会这样回答:“我是用音乐育人的。”它的区别在于“老师不仅仅教给我们音乐,更教会我们怎样做人”(这是学生的评论)。

着手做“理想教育”的课题已经有几年了,在这不寻常的历程中我笑过、哭过,甚至想过放弃,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坚持。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的情感越来越丰富,心态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阳光。突然间,我真正地理解了贝多芬的那句“能把人生活上千次,该有多美”的名言。

真正爱上这个课堂是在这学期,而且这种爱愈来愈强烈。我爱这些孩子,从心底里爱他们的纯真;我感谢这些孩子,他们的变化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在这短短的三个月里,我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近。现在的课堂,学生会和我一起被音乐牵动,被音乐感动,被音乐鼓舞,被音乐震撼……我们在课堂上会随音乐一起快乐,一起流泪,一起欢呼,一起感悟。如今,许多孩子记住了贝多芬的名言――能把人生活上千次,该有多美!

一、让音乐课堂成为充满热爱、彼此尊重的课堂

魏书生老师说:“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之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减少内耗,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做到“爱每一个学生”的确很难,但真的可以尝试去做,这是成功的前提。

新课改之初,由于一部分老师对课改理解的偏差,导致了学生无论是音乐素养的提升还是音乐学习习惯的养成都不理想。学生习惯于边讨论边听音乐,结果是什么也没听进去,更不用说理解音乐语汇所带来的情感了。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我都是“责怪”学生:“为什么学习习惯这么不好?”但现在我改变了“批评”方式,我诚恳地告诉学生:“音乐是‘用耳聆听、用心感受’的,只有这样,你才能与作者碰撞,你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我们要拥有音乐的耳朵,这只有在静静的聆听中才能训练出来。如果听音乐时总是说话,时间久了,就不可能拥有敏锐的音乐听觉,那样就成了音乐的聋子,所以你千万不要做音乐的杀手。而且从迦达默尔的‘解释学’来说,听众的背景不同(如知识、年龄等),从作品中得到的感受也不同,所以请不要互相干扰,我们应当尊重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我的真心劝导终于打动了学生,他们渐渐地乐意尝试静心聆听,养成了较好的聆听习惯。现在如果还有谁听音乐时交头接耳,大家会一致用手放在嘴边:“嘘,不要做音乐的杀手。”

每个学生都有可能犯错,这往往跟他们的成长经历、环境,尚不成熟的心理和阅历有关。他们的心灵虽然稚嫩,却很有主见,有些观点很可能是错误的,怎样对待这些错误就变成我们的教育艺术了。

那是开学第二周的一节唱歌课,初次的范唱聆听是极为重要的,但我发现一个孩子总在讲话,声音很小,一边说一边看我。为了保护他的自尊心,我没有立即制止他(我从不当众点学生的名字)。等到音乐响起的时候,我故意走到他旁边,什么也不说,他看看我,我假装没有看他。其实我一直用余光观察他,直到歌曲结束。我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叫什么名字?”他有些生气地说:“茅任之,怎么了?我又没有讲话。”看他那神情,我更增添了几分信心:“为什么一定要讲话才能问你名字呢?今天我是想表扬你,因为……”话还没完,教室里哄笑一片。这个场景似乎让他有些恼火,他直视着我说:“我听的时候真的没有讲话。”我微笑着对大家说:“你们知道吗?刚才听音乐时我真的被他感动了,他在专注地听,我很高兴看到他在本学期第二节音乐课就养成了这么好的聆听习惯,所以我相信他一定对这个作品有较好的理解,你能谈谈吗?”他的脸一下子红了,教室里也一下子静了下来,所有友善的目光都投向了他。在大家的真诚期待中,他说歌曲中所讲的同学友谊和对新集体的热爱是他的最大收获。他的回答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此后我不断给他展示的机会,他的信心越来越足,上课越来越认真,现在只要是歌曲范唱、竖笛范奏,同学们都响亮地高呼“茅任之”,他已成了本班的“音乐之星”。

我用这种方法改变了很多学生,结果都是这么有效,更欣慰的是,他们竞带动了整个音乐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学生们越来越喜欢唱歌、越来越喜欢竖笛,下课时,他们常唱着歌曲、吹着竖笛走出教室。课后个别交谈时,学生说:“老师,当时你站在我旁边的时候我知道是因为自己讲话,所以就硬着头皮听了,那一刻更多的是在想,你干吗站在这不走了,音乐真的没听进去什么。但是没想到你还表扬我,所以我真的觉得很惭愧,我觉得你很不一样。”这也许正验证了作家冯骥才的“没有宽容就没有忏悔”那句话了。

我的另一群孩子是舞蹈队的学生。排练艺术节节目时,我非常注意通过这种社团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舞蹈队的孩子团结、刻苦、集体荣誉感强,我们彼此约定这是我们的“小家庭”。我时常在我的博客写些文章,告诉这些孩子我欣赏他们的点点滴滴,以此鼓励他们。舞蹈队有一个学生的母亲,常通过电话和我探讨如何让孩子更快进步,她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原本以为音乐老师就是教孩子唱唱歌、跳跳舞,真的没有想到你还关注学生的思想,我很感谢你,是你让我改变了我对女儿的看法。”很多次,她和我交谈时,都会流泪,常说:“她还不是你的孩子,你都能这么爱她、理解她、鼓励她,而我除了责怪还是责怪,我从来没有发现孩子的优点,我对不起孩子。”我也很感动,告诉这位母亲:“永远要对孩子有信心。有一颗宽容的心。”

是啊,“如何使不断出现的情感状态,向着良好的方向,逐步形成支持身心素质的情感品质?”朱小曼老师首先强调:要让个体生命处在基本的人道主义关系中,要有一个好的人际情感应答关系,即关爱和呵护、肯定和鼓励、期待和信任、严谨和严格、容忍和宽容。我时常对自己说:“调节自己的心态,以最佳的情绪面对学生,多一些理解与宽容,给他们一些时间和信心。”我的每一个细微的言语动作,不少孩子都能体会到是对他们的情和爱,我发现孩子变了:上课迟到的现象几乎没有,因为他们不愿意放弃课前的音乐欣赏;课堂安静了很多,因为学生真正明白音乐是要静心聆听、感受的;音乐教室无需打扫,因为学生说“这里也是我们的家”……

二、让音乐课堂成为追求情趣、完善人格的课堂

早在古希腊的教育体系中,音乐就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音乐美学的研究中都肯定了音乐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柏拉图是在超感觉的“理念”世界中寻求音乐的美,认为它来源于心灵的智慧和善良,所以能够深入人心,起着美化心灵的作用;而亚里士多德则在现实世界中探求美的客观规律,认为音乐是模仿的艺术,它模仿人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是为了表现人的本性,对青年性格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和谐的音乐可以使青年的身心和谐地发展。

怎样在音乐中让孩子们获得快乐,受到熏陶,得到人生的启迪,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情绪发展是个体成熟和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表征。人的情感决不是自然成熟的,它是在教育的促进下发展成熟的。”这就是我找到的答案。于是我遵循

“音乐源于生活”的真谛,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接触音乐,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去诉说音乐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做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的人。

感恩节那天,我上了一堂特殊的音乐课。以“从小到大和父母顶过嘴的同学请举手”的调查开始,便引起了很大波动,许多孩子觉得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99%的学生举手。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让学生在我的配乐朗诵中体味一位父亲写给孩子的信。动人的音乐和真情的表露,让课堂立即沉寂下来,孩子的眼神开始充满迷惘。在他们还沉浸在深厚的情感中时,我播放了一个孩子用小提琴演奏柴科夫斯基的作品――《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视频,让学生在音乐中充分感受了一个孩子由叛逆、任性到懂得感恩回报父爱的内心的转变。学生被这首乐曲震撼了,眼神变得凝重了。紧接着又引出了“父母伟大”的主题,并用韩红《天亮了》的动人旋律和用情的演唱拨动孩子的心弦。学生们哭了,其中包括很多男生,甚至有人哭出声来,那一刻,我的泪水也在眼中翻腾,情不自禁地带着孩子分析了歌词与旋律完美的结合。最后阎维文的一曲《母亲》把整节课的情感推到顶点,那动人的旋律、富有哲理的歌词打开了所有人的心扉,深情的演唱融化了所有人心中的那份不解。时间安排非常到位,歌声落,正好下课,我的一声“今天课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回家重新去理解你们的父母”,似乎谁也没有听见,他们坐在那里,很安静。我哭了,但我又说了一遍:“下课了,可以走了。”这才有人慢慢起身。可有人说:“老师,让我们再坐一会儿。”我没有再言语,最后学生们都是默默地离开教室,直到很远我都没有听到他们说话的声音,还有人留下来帮我默默整理音乐教室。这一课恰巧有好几位家长来听课,课后家长对我说:“老师,你的课太让人感动了,也许孩子现在不能理解这种情感,但只要你坚持下去,孩子一定会有很大的变化。我们真的很感谢你,你教会了孩子如何去做人,我们也会好好向你学习。”课后我还知道有个学生一下课就打电话给妈妈说:“谢谢爸爸妈妈!”

面对竞争的压力,现在的孩子很容易放弃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那节《走进贝多芬》的音乐欣赏课,让许多学生被音乐家身上折射出来的人格魅力震撼了。

上课伊始,我请班上的“调皮大王”上台做交响乐团的视频指挥,但视频是无声的,所以要求下面的学生不要发出任何声响,台上指挥无论发生什么都必须坚持到“演出结束”。就这样,所有的学生都投入到自己的角色中去,只有指挥越来越没劲,当我问他“这样继续十分钟、半小时会怎样”,他的回答是“简直就是神经病”。我问他:“如果刚才的这一切对你来说,什么也听不见,却要照样指挥,而对于我们其他的人来说,听到的却是气势磅礴的音乐,你有什么感受?”他说:“那就是意味着我聋了,肯定恐惧。”我问他:“如果这样一辈子,接下去的路你会怎样走?”学生的回答是:“马上自杀,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我继续问学生:“演出完毕,我拉你转向观众的时候,你看到观众为你热烈鼓掌、为你欢呼、为你激动,甚至被你的音乐感动得流泪的场面时,你又会怎样想?当然前提还是你什么也听不见。”“感动,我一定会感动!而且我一定要继续努力下去!一定要!”学生坚定地说。我继续问:“为什么?你前面不是说如果失聪就想自杀的吗?现在为什么要坚持下去呢?”学生激动地说:“我之所以坚持不是因为掌声,而是我把快乐带给了大家。虽然生活中我也许并不快乐,但我能用音乐带给别人快乐,这就是我人生最大的价值。”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这时我点出了贝多芬的那句名言――能把人生活上千次,该有多美!然后我们一起通过主题对比、表演形式对比等,从音乐要素上分析了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同学们被作曲家那雄浑、壮阔的音乐震撼了。课结束时,学生们说:“老师说得对,人聋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抛弃自己,让我们一起做生活中的强者,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吧!”

人格教育是我们教育中的一个盲点或者说是弱点,虽然我们一再声称要教书育人,但实际上,我们的教育,至今衡量学生的标准还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成绩的优劣。他们智商的良好表现往往掩盖了情商的亏空,所以我和学生学习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时,不沉湎于音乐的本身,而是让作曲家身上折射出来的人格力量来感染、震撼学生!

“语言的尽头是音乐”,音乐用自己独特的语汇描述着丰富的情感。“积极情感的培养要用一些方法,首先就是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发展情感品质。人的情感不可能通过服从命令而产生,它必须经过亲身经历,自己产生感受直至深刻地体验。”教学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音乐为本,用音乐育人”的教学理念,这样才是一位称职的音乐教师。理想的教育应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脱离音乐的空洞说教只会让音乐失去它本身的光泽。我们的教育应该是“通过选择让人感动的音乐和设计让人感动的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让音乐课成为不断丰富学生情感的教育。孩子有了丰富的情感,他会发现世界原来是这么美好,从而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并努力追求幸福。

三、让音乐课堂成为体验成功、实现理想的课堂

学生每次带着希望来,我该给他们带走什么呢?我的老师告诉我:“除了给孩子带走音乐知识,你还应该给孩子带走快乐和理想。”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应是情绪饱满、情感丰富而敏感度高的人,是好学向上的人,是追求精神世界充盈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鼓舞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在音乐教学中,如果把竖笛吹奏与视唱、唱歌、创作、欣赏等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会有效地提高整个音乐教学的效果。”但通过课前调查发现,40%以上的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的原因与竖笛有直接关系,而且会演奏整首曲目的学生不超过10%,甚至多数学生提议“中学能不能不学竖笛”。这个调查结果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选择放弃还是想方设法让孩子爱上竖笛?实践证明:只要让孩子体验成功,他就会转变对竖笛的学习态度。现在上课,98%的学生都能做到每节课自觉带竖笛。

竖笛起始课,从最基本的三个音――sol、la、si开始。我把“柯尔文手势”、识谱、竖笛指法、竖笛演奏时须注意的气息、口风等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听、猜、比的音乐活动中掌握这三个音的演奏,并能认识这三个音在五线谱上的位置。接下来请学生用这三个音“作曲”。开始有学生不愿参与,但在我的鼓励和引导下,学生开始尝试,没想到学生创作的劲头越来越强、创作的思维也从简单重复到越来越有变化。就这样我们彼此不断听辨、不断练习、不断纠正,一节课在学生吹着自己创作的乐曲声中结束了。后面的竖笛课我也常将乐理知识、视唱练耳、音乐游戏等结合在一起,从孩子的眼神和行动中,我发现绝大多数同学都喜欢吹竖笛了,课上的乐曲他们不需要课后花时间练习,因为他们的投入,

下课时都能背谱演奏着竖笛走出教室。课后许多学生对我说:“老师,其实竖笛也不难,而且学竖笛也很好玩。还有就是,我们从来没敢想过自己作曲,更没想到全班

同学会一起演奏我们自己写的曲子。听别人演奏我们自己的曲子时,真的好激动、好感动。老师,我们现在再也不怕竖笛考试了。”这时我会告诉学生:“竖笛考试就在每一次你们的演奏中,你们每一次的成功都是我最满意的成绩。”我始终相信“积少成多”,一学期让学生学会演奏两首乐曲,初中结束他就可以自信地演奏10首曲目。教学中,我还鼓励他们“滥竽充数”,这样可以增强不敢单独演奏的同学的信心。学生演奏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也督促我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因为大学没有学过竖笛,所以课后我要自己练习无数次才能总结出通俗易懂的演奏技巧。另外我严谨的示范演奏在竖笛教学中起了很大作用,因为学生对乐曲的兴趣常常来自于我的第一次示范演奏。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竖笛演奏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我每节课都有“测试”学生的环节,但学生感觉不到。当学生在表演(唱歌、竖笛演奏)、创作、争辩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时,我注意记下他们的每一个进步,这时我发现,期末考试可以取消了:对于形式上的“唱歌考试”和“竖笛考试”,学生已经没有问题,课上的曲子他们都可以表演出来,我又何必浪费两节考试课的时间呢?当学生问我期末考试考什么内容时,我笑笑对他们说:“你们的努力,让我突然间不知道该考你们什么,这短短的三个月里,我看到了你们巨大的进步,所以我决定再多上两节音乐课,取消最后的音乐考试。”学生们看看我,问:“老师,那成绩怎么给?”此时,我拿出记分册:“看,你们的成绩就在平时的积累中。”又一次掌声,学生激动极了!记得我在课改之初发表的文章中写过“评价是关注和促进,而不是甄别和选拔”,那是学习理论知识之后的感想,如今再说这句话时,则是我实践之后的感悟。

渐渐地我发现:课前,学生早早地来到音乐教室欣赏我为他们精心准备的课前音乐;课上,学生对同一个作品的理解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而在他们的辩论中,我又得以从很多角度去重新认识作品;课后,学生主动对我说“老师再见”,主动和我探讨课堂上没有理解的问题。现在,有许多学生对我说:“老师,以后别再在音乐课让我们写作品分析了。我们愿意课后写,因为一周只有一节音乐课,我们不想放弃。”……

学生的进步不仅仅激励着我成长,课题组的老师也信心十足,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站的角度越高,孩子提高就越快,孩子提高越快,对教师下一步的要求就越高。“不满足于现状,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清楚自己肩上的那份责任。”这是在我最近一堂公开课上学生的最后总结。我很感谢学生的这些话,这不仅仅是对这节课所体验到的音乐情感的总结,更是对我的响亮提示:教学,只有不断向前看,才会越来越好。“同一节课应该有100种不同的教学方案,今天的好课只是相对于昨天而言的,明天的课你会怎样设计才与众不同,这是需要正视的问题。”我总是勉励自己要把脚印留在后面,永远面向高峰,不断攀登。

写到这里,我很感谢我的学生,是他们带给我欢乐与追求;我很感谢我的恩师,是他们的悉心指导,让我和我的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着快乐;我很感谢各科老师对学生的培养,他们的成长离不开大家的付出。

“情感性素质教育不能忽略学生的认知发展。如果一个孩子认知发展不好,词汇量过少,思维表层化,那么,他的情感分化就会不细腻而粗糙,他很难用细致的语词表达细微的情感,无法体会深刻的情感,很难实现情感独特化和个性化。教育中应当充分发展孩子的认知,通过数学发展逻辑能力,通过物理等学科发展理论思维和操作能力,通过学习历史获得历史感和跨时空的感受,通过语文积聚词汇、描述细节、把握人物内心。德育和智育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各门学科,发展孩子的认识,利用不同学科培养孩子的情感与道德品质。”顷刻间,我终于理解了我们校长要求每位教师都投入到理想教育中去的真谛。

还是那句话:选择“用音乐育人”的职业,我幸福,我快乐!我坚信,只要心中有追求,明天一定会更好!

何伟 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上一篇:浅谈有效备课过程中的“问号” 下一篇:国际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