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的现代性建构的反思

时间:2022-07-23 01:08:17

对中国的现代性建构的反思

摘要:现代性显现着某一现代时段社会生活以及事物的性质、状态、精神内涵、品味态度。现代性问题作为一个全球的焦点与中国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在现代性的构建中,加强对现代性的反思并发掘其尚未释放的理性潜能用以实现现代性的重建是当今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中国的现代性构建不应局限于中西对立的二元视野,应充分认识到现代性中所包含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张力,用以实现现代性的全面释放。

关键词:现代性 中国现代性 现代性反思

・ 【中图分类号】D61

对现代性的探讨一直是当前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我们当前正处在现代性引起的巨大漩涡中:计算机化的世界把电脑这种智能工具的终端和人类的想像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虚拟的网络提供着与现实世界平行的另一种生存空间,传播媒介所营造的国际信息流动空间使人们切实地体会到时空的压缩,生物基因技术的革命正在引发对生命和人的概念的重新界定,解体的往常惯例与新出现的社会法则正颠覆着人的思维,飞速的变化和多元的选择不仅构成社会变动基本的特征,也成为一种日常生活全新体验。

一、对现代性的理论阐释

何谓现代性?正如伊夫・瓦岱言:“现代性概念正像它所表示的既复杂又矛盾的现实一样,一直不明不白。” 我们很容易分辨现代性产生的一系列现象,但要用一个确定的命题来概括它时又感到十分困难,“现代性这一概念就像其他一些与时间有关的概念一样,我们认为能马上回答这个问题;但一旦我们试图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会意识到,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需要更多的时间。” 很多学者做出了自己的阐述:安东尼・吉登斯认为: “现代性是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十七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不同程度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 在这里,他主要把现代性归结为现代社会和工业社会带来的剧烈变化;而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利奥塔则认为:“资本主义是现代性的名称之一。” 把现代性看成是资本主义社会特定的产物。

总体上看,现代性指的是自启蒙运动以来社会所呈现的新型特征和性质,以及这些特征和性质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后的表现,它是一个对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状态进行抽象概括的总体性概念。这种不同的特征与性质可以参考吉登斯用“断裂论”来区别现代性社会与前现代社会的理论,他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说道:“现代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我们抛离了所有类型的社会秩序的轨道,从而形成了其生活形态。” 作为从传统社会“脱域”出来的社会生活模式,现代社会较之前现代社会有其不同的特质,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作为现代性社会行为准则的理性。

在现代性社会,传统的原则、经验不再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和依据,人们行为的依据成为了个人的理性,人们通过自身的理性,对实践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形成“反思性的知识”,再通过对这些理论的运用建构了整个现代性社会。

2、作为推动现代性社会发展的自由经济。

现代性最初在欧洲的产生,就是因为自由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开拓市场就得打破封建庄园的割据,要获得买卖的平等地位和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就必须打破宗教神学对人的束缚,正是在这样的斗争中诞生了现代性。

二、中国现代性构建的反思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关于现代性问题也有诸多的讨论,其中讨论最多的就是中国如何应对现代性的冲击。也许有人会拿我们这些年取得的成就来证明中国的现代性已达到与西方国家相媲美的程度,然而现代性在中国至多只体现在它在工业化中经济运行方面获得的成果。现代性还远远没有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现代性在当代中国社会“只是以碎片的、枝节性的萌芽的形态或方式出现在某些个体的意识中,出现在社会理论和精神的流动之中,出现在社会运行的某些方面或某些侧面,而没有作为社会的深层的和内在的机理、结构、图式、活动机制、存在方式、文化精神等全方位地扎根、植入、嵌入、B透到个体生存和社会运行之中。” 因此,反思中国的现代性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第一,我们应该认识到现代性已经突破了它的西方起源,具备了适应不同国家发展的多元性。现代性从它向非西方传播的那一刻起,就面对一个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问题。现代性的普遍性要面临一个被改造和转化成为特殊性的过程,也只有在不同地区人们现代化实践的比较和选择之中,现代性的普遍性才有意义。客观而言,在现代性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始终存在一种可伸缩与谈判的张力,接受现代性不会只导致单一的同一性,它也可以带来多元的发展。

第二,对于现代性一般都是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是社会的组织结构,标志着资本主义新的世界体系趋于形成,世俗化的社会开始建构,世界性的市场、商品和劳动力在世界范围的流动,民族国家的建立,与之相应的现代行政组织和法律体系;其二是思想文化的内容,以启蒙主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对社会历史和人自身的反思性认知体系开始建立,教育体系以及大规模的知识创造和传播,各种学科和思想流派的持续产生,这些思想文化不断推动社会向着既定的理想目标发展。如果说社会的现代性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模式可循,如市场经济、民主和科学的话,文化的现代性就没有这么简单,它和不同国家的深层文化结构密切相关,呈现出多元特色。

对于正处于21世纪的中国来说,现代性转型而今已跨越了三个世纪,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应当认识到中国的“现代性方案”仍是一个亟待完成的任务,是一个需要对现代核心价值观、对未来发展模式重新认识、定位的历史使命,是一个决定中国未来走向的、不可逾越的现实问题。因此,只有辨明西方现代性产生的社会语境和基本内涵,厘清中国历史上现代性建构的过程和基本特征,并对东西方现代性进行比较和反思,才能重构一套真正适合中国国情和满足中国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现代性理念。

参考文献:

1.[法]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M].田庆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顾爱彬、李瑞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4.[法]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书信录[M].谈瀛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6.衣俊卿.现代性的当代命运与中国语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4,(4),21.

上一篇:介绍和改造金属与硝酸反应产物的国外记忆模型 下一篇:基于“挑战杯”对学科竞赛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