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说话训练的思考与实践

时间:2022-07-23 08:33:14

加强说话训练的思考与实践

摘 要: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一种尴尬的局面,不少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在招生、招工面试时,或张口结舌,或辞不达意,或仪态欠佳。这种局面,不能不说是我们语文的教学失误,也不能不引起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的深思。无论是从社会发展的需求,语文教学的本身,还是从“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等不同的角度考察,加强说话训练,已是一种刻不容缓的现实。

关键词:尴尬; 探索; 说话训练; 课堂教学

一、反思:

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一种尴尬的局面,不少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在招生、招工面试时,或张口结舌,或辞不达意,或仪态欠佳。这种局面,不能不说是我们语文的教学失误,也不能不引起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的深思。

尽管教学大纲中有说话教学的规定,但是,长期以来却不被人所重视。不少教师把“读”“写”视为教学法的“硬件”,而把“听”“说”视为“软件”。因为读写更接近考试的实际,而听、说则似乎可有可无,课堂上花时间训练不合算。一句话,仍囿于“应试”教学的小圈子里。

说话是人们交流思想的主要形式,随着现代社会声音传播和记录的技术迅猛发展,社会政治、经济科教文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口头语言作为一种可以直接、快速、主效传播信息的工具,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口头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处理社会生活的重要能力。加强说话训练,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就语言本身来说,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能力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是一个有机的、互相联系的整体。听和读是通过语言文字达到理解和吸收,是信息的整体输入。论和写是运用语言言文字来表达和诉说,是信息的输出。它们之间是相通的,听和读是说和写的前提和基础,说和写又对听和读起着进一步消化和促进的作用。四者互为依存,互相渗透,缺一不可。加强说话训练,有利于促使语文四种能力的整体发展。

说话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生理过程,因而也常常是一个人气质、风度、智慧的最直接、最现实的综合表现。说话不仅是语言表达技能的运用,更是道德情操、文化教育、性格气质的“外化”,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说话训练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可见,无论是从社会发展的需求,语文教学的本身,还是从“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等不同的角度考察,加强说话训练,已是一种刻不容缓的现实。

二、探索:

如何加强说话训练呢?

首先,要明确说话能力的构成,做到训练有的放矢。所谓“说话”,无非是把心里想的东西经过一定的思考,借助一定的词语、句式,迅速转化为语言表情达意。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简单地分解为三个阶段,从而概括出构成说话能力的几个主要因素。1、思考问题阶段――说话的思维活动能力,要求精密敏捷。说话思维精密,口头表达围绕中心、清楚、严密、有条理,说话敏捷,口头表达就流畅、连贯。2、借助词语、句式阶段――快速选词组句能力,要求词语法规范,进行组句表达。3、转为语言表达阶段――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阶段,要求发音正确,吐字清楚,音强适度,语音适宜,语调有变化。上述三个阶段三种能力,在整个说话过程中,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加强说话训练,主要就是加强这三种能力的培养,而这三种能力又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

加强说话训练,要有“序”,做到有序可循,循序渐进,根据初中阶段的总体目标,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特点,分解为各年级分目标,以便有序可循。

七年级:1、激发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兴趣,鼓励学生口头表达的勇气,从而养成主动表达的习惯。2、用语准确,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语句完整,不带口头禅。3、仪态自然、大方。4、叙事完整能转为连贯,顺畅地讲一个故事。

八年级:1、语言规范,准确、简洁、无病句,避免重复。2、运用一定的势态语言,并根据对象场合与表达内容适当调控,有所变化。3、围绕中心,思路清晰,合乎逻辑,不颠三倒四。4、介绍事物抓住特征,突出重点。

九年级:1、根据需要有针对性的详略叙事。2、一事一议,有理有据,说到点子上。3、不同场合不同情境,说话懂得应变。4、有即兴发表见解的意识,能迅速反驳不同观点,由较单一的“说”向所说结合的方式的过渡。

“有的”“有序”为加强说话的训练实践提供了依据和保证。

三、实践:

1.说话训练渗透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

(1) 以读带说:朗读既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说话习惯的有效途径,通过不同文件不同方式的朗读,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对象,不同场合,不同内容的朗读方法不同;通过对不同当音强,语速、语调朗读同一内容,使学生明确好的朗读来自于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才能把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才能深深的打动听众。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以养成学生有感情的说话的好习惯。

(2) 以述练说:复述能够培养学生运用连贯性的语言,有条理的口头叙述事情的能力,是适合中学生说话训练的有效方式。复述是一种融合的自身思想的创造性、说话形式,要做到仪态自然大方,发音清晰准确,口语连贯有条理,语气语调有变化,从而养成正确表达自己思想的良好习惯。

(3) 以问导说:课堂问答是一种不自觉的隐性训练,要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做到声音宏亮,态度明朗,条理清楚。

(4) 以写促说:这里主要指的是以口头作文为主要形式的说话训练。主要运用了两种方式:一是先写后说,教师命题后,学生编提纲,然后再说,其目的主要是降低说的难度,充实说的内容,理清说的条理,为不写而说过渡。二是先说后写,让学生在书面作文前,先说明对这篇作文的构思情况。以锻炼学生思维敏捷性,增强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2.坚持课前“一分钟”讲演,强化说话训练的行之有效的形式之一,具体做法是:上课预备铃响后,由当天值日的同学,轮流上台讲演,每人限时一分钟,讲演内容由轮到讲演的同学,根据本轮训练的目的、中心与要求自行准备,自拟题目。然后用一分钟时间,由学生评委作简短评价、打分,并记入平时成绩。

3.开展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说话锻炼的实践机会。

课堂教学是实施说话训练的主渠道,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则是进行说话训练必不可少的有益补充。如召开朗诵会、故事会、讲演会、辩论会,举行情景对话,学做主持人,试当导游等活动。这些既生动又贴近生活,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给学生创造了说话锻炼的实践机会。学生的说话能力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叶圣陶说,说话必须是“一言片语都合于论理,出于至诚”,这就“要精于思想,富于感情,工于表达。”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严格的有序的、规范的训练,是一定能够达到的,从而改变那种尴尬的局面。

上一篇:如何培养农村孩子们的责任意识 下一篇:新课改下的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