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为学生创设更广阔的天地

时间:2022-07-23 01:38:17

课改,为学生创设更广阔的天地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在课堂中尝试着让学生真正“当家作主”,为学生创设广阔的天地”。

一、以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导向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师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教学效率的高低是根据学生获得的信息量,学生的发展程度去衡量的,课堂效率也是师生合作的价值体现。我认为教师要协调好师生关系,必须在课堂中倾注爱心、耐心、细心,这样师生关系就会变得更加融洽和谐。

(一)用“爱心”感动学生

教师要关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冷漠甚至冷酷会造成师生间的情感对立,而这种对立的情绪是教学的严重障碍。付诸一生的爱心教育者霍懋征老师对爱的教育是这样诠释的:“爱是春雨,可以使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阳光,可以使坚冰融化; 爱是神奇,可点石成金。”那是多么伟大的力量!

我在语文课堂中十分注重“爱心”的感化作用。去年我在六年级的一节数学课上,有一学生在课中入神地看一本《故事大王》,我轻轻地走到他跟前,轻声说:“认真读书是好事,但课外读物应放在课外去读,好吗?”他先是一惊,后点头默许。后来他把这件事写进了周记,最后深有感触地写了一句:“老师,你那无私的爱会伴我一路成长。”从那以后我的座右铭为:不当众指责、批评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对学生出现的异常情况要用爱去感化。

(二)用“耐心”引导学生

小学阶段,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较差,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回答问题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屡见不鲜。我认为不管学生从哪个角度去回答问题,教师都要耐心听取。耐心地引导,这样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

在学习《卧薪尝胆》一课中,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勾践为什么要和夫人到吴国去当奴仆?一名学生站起来大声地说:“吴国强大”。我紧接着说:“吴国强大不假,想想勾践再没有其他想法吗?”这时他把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的那段读了出来,我看着他那自信的样子,赶紧说:“你说得很好!如果你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去概括,就会更好!”这时他脱口而出:“忍辱负重。”我向他送去了掌声,他高兴地不知所措。

(三)用“细心”滋润学生

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在课堂中要有洞悉学生思想变化的敏锐观察能力,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举一动,即便是一个眼神都要顾及到,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发展动向,调控课堂。如果学生用自信的眼神渴望得到你的评价时,你给予赞许的目光,那要比语言更契机,此时的学生感到他与老师的心灵是相通的。如在《卧薪尝胆》教学中,我让一生读题目,她说我认为题目应这样读:卧薪尝胆,因为卧薪是指睡在柴草上;尝胆是尝苦胆,这指做的是两种事情。我点头同意的同时给她竖起大拇指,学生的那份自信无以言表。我认为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信息传递让课堂变得另有一番神韵。

二、以最大限度为学生创建知识交流平台为主线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人的生命活动”。那么,课堂中师生交流就是课堂的生命所在。新课改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要与学生平等的探求知识,给学生最大限度的创建知识交流的平台。为此,我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一)准确把握教材,深入了解学生

教师要给学生创建一个合理、高效的学习知识、交流信息的平台,教师必须要准确把握教材,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以自己雄厚的知识基础做后盾,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做到得心应手、有的放矢。为了避免在课堂上出现难控的局面,在每节课之前,我都预设一种甚至几种学生中出现的状况。比如,在黑板上写一个难写的生字,学生举手了到黑板上却不会写,该如何引导;给学生出示一个问题,出现无人回答的状况,该如何提示,等等。以便更合理地为学生创设更广阔的活动天地。

(二)设计合理有效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层出不穷。有人认为:一节好课,主要表现在师生交流的问题多少上。故此,有些课为了充分体现师生的互动,在问题的设置上过于简单。可用‘是或不是’‘对或不对’简单的来完成,学生的回答流于形式,这种层面的交流,起不到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智力的作用,甚至压抑学生的发展。

我在问题设置上十分注重。比如,在学习《哪吒闹海》这篇课文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哪吒怎样使东海龙王不敢为非作歹的?这个问题的设置有利于学生掌握全文。也为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前后照应)埋下伏笔。

(三)给学生创设学习交流的空间

给学生创造充分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可以使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想法,也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他们的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四)拓展延伸,升华思维

在学习完每一篇课文之后,我都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发挥想象力。

如学了《三袋麦子》,我课后提了这样的问题:这年土地爷爷又给小猪、小牛、小猴各准备了一袋小麦的礼物,第二年他又去了各家,想想他到各家看到了什么,说了什么?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学生的回答也各有千秋,这样既给学生创设了学习交流的机会,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升华,感情得到了释放。

(作者单位:宁夏海原县树台中心学校)

上一篇:高年级语篇教学与文化拓展 下一篇:推倒那堵墙,还孩子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