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本意义的模糊性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07-21 07:40:26

语文文本意义的模糊性及应对策略

案例:《祝福》教学片断。

师: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鲁四老爷的人物形象。

生:……

师(总结):鲁四老爷是一个自私伪善、冷酷无情的人,他是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是反动政权的代表,他对于祥林嫂的悲剧命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生1(迟疑地):我觉得鲁四老爷没有那么坏,他收留祥林嫂,没有扣过她工钱,没有打骂过她,能让她养得白胖起来。他比起我们今天许多老板要仁慈多了,再说后来的事也不能全怨鲁四老爷。

生2(受了鼓舞):祥林嫂最后一次到鲁家时,鲁四老爷明知会伤风败俗,但还是收留了她,而家里却并没有多少事需要祥林嫂做。他的那些封建迷信观念在那个时代应该很正常,是那个时代一种普通的心理状态。祥林嫂不也信迷吗?我也觉得对鲁四老爷应该作辨证的分析。

师(不置可否):我们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应该认识到鲁四老爷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本质。

这是笔者参加工作后第一次教授《祝福》一课时的教学片断,当时也没觉得这样处理有什么不妥,以为这只是一个“偶发事件”。但后来在教授其他课文时,也多次遇到类似的情况,便颇有点内疚:当时虽然没有打断学生发言,但至少没有给学生以鼓励,允许他们见仁见智。同时也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语文文本意义的模糊性,也意识到应当寻求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仅仅满足于将参考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或者在学生提出质疑后不能很好地解决而模棱两可,不了了之。这是有悖于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的,它否定了文本意义的多样性与开放性,否认了学生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独特性。最严重的是,它忽视了语文教学最有价值的发展个性和塑造人格的功能。新课程提出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就是教师要寻找出解决文本意义模糊性的有效策略。

一、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化的解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凡有理解,应有不同。允许对语文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实际上正符合新课程提出的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理念。比如,案例中的鲁四老爷形象,就应当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语文教学不是培养圣人、贤人,然后看鲁四老爷什么都不是,而是应当培养学生具有正确或正常的认知能力。能够从最根本的人性角度,以普通人具备的正常的思想感情,去评价一个人,去看待一件事。

类似的文章还有《陌上桑》,里面的使君形象,不少学生就认为他是一个温文尔雅、知书达礼的谦谦君子。他的言谈举止,发于情,止乎礼,无伤大雅,不能因为他向秦罗敷求爱就说他是一个好色、、以势压人的封建社会的纨绔恶棍。社会主义人们也得恋爱、结婚吧?倒是秦罗敷有点过分,人家爱慕你,你不答应也就罢了,何必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地对人家冷嘲热讽呢?使君真是一个恶棍,你还会有好下场?其实想想也真有道理,今天的许多人在教养方面,还真比不上这位使君。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但并不一定要得出个是非对错。甚至在他们没有提出不同意见时,还要引导他们进行多元化的思考,比如,教学《雷雨》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辩论,周朴园是否爱鲁侍萍。

二、艺术性地设置问题

有些问题的设置,会让学生钻进圈套或落入俗套,因为许多问题老师已经不知不觉地把他的思路贯串进去了,最后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回答出满意的答案。实际上,这样设置问题是有缺陷的,它容易误导学生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它否定了文本意义的模糊性。说得过分点,它有点像“软刀子”,慢慢地在泯灭学生的个性。在这里,老师依然是主体,学生依然在被动地接受知识,毫无自己的感受。或者即使有不同意见,也渐渐被“同化”,因此如何设置问题也是门艺术。

比如,《三块钱国币》一文,按教参设置问题,介绍背景,梳理结构后,要求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最后师生“默契”地达成统一,杨长雄见义勇为,打抱不平,是个正直可爱的青年;吴太太自私吝啬,肆意施虐,体现了剥削阶级的本质。而实际上并非如此,杨长雄咬文嚼字,胡搅蛮缠,得理不饶人,在今天肯定不受人欢迎。而吴太太除了要钱态度、方式不当外,并无过错:李嫂不称职,打碎花瓶,理应赔偿。在这里,如此讨论人物形象显得没有意义,笔者在教学这一课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根据下列情境,6人一组进行戏剧表演。(1)地点:公交车上;(2)人物:一位送饭到医院的大爷;两位打扮入时、大声喧哗的年轻姑娘;一名中学生;两名乘客;(3)事件:一位姑娘不小心碰到了大爷装满饭菜的温保瓶,并弄湿了自己的衣服。问题设置后,学生非常有兴趣,他们纷纷寻找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并把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教室里“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后来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时,发现效果还是很好的: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学会了怎样做人。

三、保留“空白”,给学生空间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象只是微微地打开了一个通往一望无垠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故意地留下不讲。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了暂时性的知识空白,当学生发现从教师和教材上得不到所需要的知识时,他就会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而语文文本具有一定的客观模糊性和主观意会性,它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情感活动的余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地保留一些空白,采用“欲擒故纵”的手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自己去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教师将内容面面俱到、填鸭式地传授给学生,实际上就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所以说,一堂好课并不在于帮助学生解决了多少问题,关键时候点到为止,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和自主建构的空间,化实为虚,才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意味。

上一篇:有效发挥作业批改的功能 下一篇:借他山之石,琢高效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