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环境建设方法探讨

时间:2022-07-20 11:53:45

城镇环境建设方法探讨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对城镇及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冲击,城镇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城镇环境建设规划的编制对于协调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关键词:城镇环境规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1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工作程序

根据环境规划的工作程序,结合我国城镇发展的特点,当接受某项城镇环境建设规划编制任务后,就必须制定详细的计划,以逐步实施,最终顺利完成规划编制任务。可以把城镇环境规划编制的工作程序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①规划准备阶段:包括规划领导小组和编制技术组的组建、制定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召开动员会等;

②调查研究阶段:包括现状调查、环境现状监测与试验研究、资料搜集整理和统计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③规划编制阶段:确定环境规划目标,包括环境保护总目标和各个分目标,提出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拟定规划方案,包括大气、水、声、固废和生态五个方面的规划方案;规划方案的优化与协调;

④编制规划文本阶段:规划草案内审通过后,可正式编制环境规划报告,包括环境规划(草案)和必要的规划附件,规划报告作为报批和监督实施的文件,在编写时要突出重点,文字简练、准备。报告内容应以规划结论为主,辅以必要而明确的论证,对技术过程不必陈述。

⑤提交审判和实施:县级市以及现政府所在城镇的镇级环境规划经地市级或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提交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一般乡级镇环境规划由所属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提交镇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1.2环境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第一部分总论

①确定城镇环境规划的指导思想

城镇环境规划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加快城镇化进程。结合区域环境建设现状、城镇总体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及水资源利用规划等,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和实施方案。

②城镇环境规划编制的主要原则

应坚持整体性、连续性的原则。全面贯彻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③确定规划范围、期限和规划重点

规划的范围应与城镇的发展规划相结合,一般可与城镇的总体规划相一致;规划期限可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其中应以近、中期作为规划的重点,远期可作前瞻性规划。

④制定环境规划的技术路线

为保证环境规划的顺利实施,实现规划的超前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结合区域的现状和发展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现状调查、环境现状监测以及资料的统计分析

通过资料的收集、现场调研,介绍城镇的区位、自然环境,论述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了解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对规划区环境现状进行监测,统计主要污染源并进行评价,找出该城镇的主要污染因子,确定环境改善的主要途径,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预测分析,为下一步规划目标的确定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介绍城镇有关计划、规划,论述与环境规划的关系

搜集有关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规划,对城镇的总体规划进行介绍,对比城镇的总体规划和城镇发展现状,找出城镇发展现状与总体规划的不同,提出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城镇发展和总体规划修改的意见,为总体规划的修订提出建议。

第四部分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规划目标的提出

①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功能区划是从整体空间观点出发,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不同区域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将特定区域合理划分为不同功能的环境单元的技术过程。其目的主要在于:一是研究各环境单元功能承载力(环境容量)及环境质量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不同环境单元功能的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管理对策;二是研究不同环境单元的环境特点,结构与人们经济社会活动之间的规律,从环境保护要求出发,提出不同环境单元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要求。

环境功能区划应依据城镇的总体规划、国家的有关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结合该城镇的环境质量现状和评价结果,以及生态适宜度的评价结果,本着保证城镇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有利于满足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区域与功能类型相结合和科学性但不失灵活性的工作原则进行。

环境功能区的划分可分为单要素环境功能区划和综合环境功能区划,单要素环境功能区划可分为:大气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功能区划、声环境功能区划,综合环境功能区划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划分为:工业区、商贸区、文教区、居民生活区、混合区等。进行环境功能区划时要特别注重对规划区内饮用水源地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小区、自然保护点的保护。各功能区应合理布局,对在各功能区内的开发、建设提出具体的环境保护要求。严格控制在城镇的上风向和饮用水源地等敏感区内建设有污染的项目(包括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②环境规划目标的确定

环境规划目标就是在一定条件下,规划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环境规划的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总目标、单项目标和环境指标。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又可分为: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相关性指标。不同的地区其环境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可有所不同,但都应该能够反应该地区的环境规划目标,表明规划所要达到的环境状况。规划目标要与该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进行综合平衡,针对当地的环境状况与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规划目标及相应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协调地发展。

第五部分环境规划草案的拟定和筛选

根据所提出的环境规划目标,以及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量的预测结果的分析,结合污染物现状评价的结果,从已确定的该城镇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因子入手,拟定出若干种环境规划草案,以备择优。根据地区的财力、物力和管理能力的实际情况,对拟定的草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排除不可行方案,筛选出具有可行性的规划方案,同一个规划目标,可有多种方案。

第六部分优选环境规划草案和规划最终方案的形成

对已有的规划草案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可以通过请专家论证,进行对比分析,权衡利弊,筛选出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的环境规划草案。根据环境规划目标和完成任务的要求,按照草案对比分析优选中专家的意见以及各方面的合理建议,进一步对环境规划草案进行修正、补充和调整,最后形成正式的环境规划方案。

第七部分总体规划方案

环境规划方案确定后,应对方案进行结论性论述,最终形成一个总体的规划方案,方案中应明确该城镇的城镇性质、区位特点,给出环境规划的总体目标,汇总出各个单要素的指标体系,另外应该提出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对城镇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对城镇总体规划完善提出合理的建议,最终使规划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为城镇坚持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第八部分环境规划文本及图件的编制

应将规划编制成文本,作为政府和主管部门执行规划的法律依据,文本的编制应简洁明了,措词严密,体现方案和污染的防治措施。规划图件的组成:生态环境现状图、主要污染源分布与环境监测点位置图、生态环境功能分区图、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图、环境质量规划图、人居环境与景观建设方案图。规划图的比例尺一般应为1/10000~1/50000;规划底图应能反映规划涉及到的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环境规划》(朱发庆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ISBN7-307-02056-4。

上一篇:多层住宅给排水管道设计问题分析 下一篇:皮革废水处理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