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民币汇率浮动的探讨

时间:2022-07-20 10:30:54

对人民币汇率浮动的探讨

【摘要】在开放经济下,任何一项旨在纠正中国内外部失衡的政策组合都必须包括汇率调整这一项内容。由于当前外汇市场还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化,所以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估算意义不大,关键问题在于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人民币升值对宏观经济存在短期的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升级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长期、平稳、可持续发展;同样,人民币的浮动汇率制度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均衡汇率 不可能三角 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近几年来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在日美政府提出人民币币值低估的问题之后,国际金融界热炒人民币升值,并且由于中国外汇储备猛增,更增加了这种升值预期和压力。面对升值压力,我们需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升值压力产生于何处,均衡汇率的合理区间是多少;第二,如果升值预期得以实现,最终会对经济造成何种影响;第三,采用哪一种汇率制度更为有效。如何持续、稳定、快速地促进经济增长对中国这样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人民币汇率的调整需要以宏观经济为背景,并服从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一、非市场化下人民币均衡汇率的估算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决定问题,其关键在于均衡汇率是如何形成的。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如Chou and Shih(1997)、张晓朴(2001)、施建淮,余海丰(2005)、姜波克(2006)等十分注重运用各种汇率理论如购买力平价理论、基本要素均衡汇率理论、均衡实际汇率理论、自然实际汇率理论、行为均衡汇率理论、国际收支均衡汇率理论等来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应该说,以上这些研究是有意义的。但必须指出的是,均衡汇率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由试图在更大范围内追求更高收益或更大效用的市场主体进行外汇买卖的交易行为形成的,是外汇供求达到平衡的价格。那么,对于一个不具备真正市场调节功能的外汇市场,无论采用多少先进的计算方法,建立多少复杂的数学模型都不可能计算出能真正出清市场供求的均衡汇率。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并没有实现经济的完全市场化,许多经济变量并不完全由市场决定,很大的程度上仍由政府决定。我国的外汇市场目前还不是一个能够完全由市场主体自由进行外汇买卖的市场,且人民币汇率也不是由市场供求双方自由议定,显然,在经济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化,且汇率并不完全由市场决定的条件下,根据数学模型计算出的人民币均衡汇率不能真实反映外汇的市场供求。

还应指出的是,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研究者所采用的计算方法、解释变量、估计区间以及指标的遴选、权重的设定和参数的选择的不同,加上中国制度及经济结构变化所造成的不稳定性都会影响计算的结果,往往会产生许多不同的估值。事实上,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之所以在人民币均衡汇率的估值问题上存在较大的争议,如Goldstein运用FEER模型估计2003年人民币汇率被低估15%-30%; Frankel运用购买力平价方法估计自2000年到现在人民币汇率被低估35%;施建淮和余海丰运用BEER模型估计2002年至2004年人民币汇率平均被低估12%左右;Coudert和Couharde运用FEER模型估计2003年人民币汇率被低估23%。造成估值之间分歧巨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外汇市场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化。因此,对制度仍不完善,经济还没有完全市场化的中国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数学计算,而是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以此引导外汇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人民币升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是宏观经济的重要变量,是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之一。汇率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直接相关,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也密切相关,汇率还是一个经济体中最重要的资产价格。汇率变动会调整一国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生产要素价格,促使这些要素从使用效率较低的部门流向使用效率较高的部门,从而影响一国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特别是对那些出口导向型国家),生产率相对提高较快和经常项目顺差往往会引起本国货币实际升值。另外,在经济快速增长期间外国资本的持续流入也会引起货币升值。相反,一国经济衰退或爆发危机时引发的外国资本抽逃则会导致本币汇价狂跌,造成严重的货币危机,进而给该国经济带来毁灭性打击。随着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度和依存度越来越高,研究汇率变动对中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各种效应非常重要。

对人民币升值的利弊进行综合权衡,仍然要按短期与中长期分别考虑。从短期看,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鼓励出口与外商投资的外向型经济政策,使我国经济的出口依存度较高,人民币升值确实会在短期内带来出口减少、失业增加等恶果。也就是说,从眼前可以量化的指标来看,中国从人民币升值中得到的好处少于升值带来的损失。

但从长期看,企业可以利用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国际购买力增加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汇率改革将促使出口企业转向深加工和精加工,提高技术水平,改变世界工厂形象。同时将引导一部分资源流向非贸易部门,也会促使企业投资的项目更关注国内市场,更多地通过提高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从而减少中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我国当前高企的物价指数显示通货膨胀已经到来,在利率政策调控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可以作为抑制通货膨胀的一种手段,使中国经济可以更平衡、稳定和持续地发展。因此从长期看,人民币升值是利大于弊的。

三、选择浮动汇率制度是我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的需要

中国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造成了其他经济政策价格扭曲,表现在对外贸易的重商主义思想,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对内资企业的限制和歧视政策,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和某些垄断行业的进入限制等方面,使内资只能流向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加重了加工制造业和外贸行业的过度竞争,加重了经济的对外不平衡。对这些政策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

虽然我国为解决人民币汇率水平过于僵硬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而于2005年7月21日和2007年5月21日连续进行旨在增强人民币汇率水平灵活性的改革,但我国的国际收支顺差仍然有增无减,外汇储备继续持续增长,内外经济失衡加剧。针对这种情况,虽然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人民币汇率应具有更大的弹性 (Frenkel, 2005),但绝大部分国内经济学家,如冯用富(2001)、许少强 (2002)、李杨(2003),甚至一些著名的国外经济学家如麦金农(Mckinnon, 2000)及蒙代尔(Mundell, 2005)等人都不赞成人民币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其主要依据是中国的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中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相当的脆弱性,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会有很大的风险。值得肯定的是,这些研究的意义就在于点明了中国要实行浮动汇率制度,首先就必须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及完善的金融体系。而从这一角度来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恰恰会迫使中国政府为应对国外的冲击不得不加快国内的改革。因此,换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会发现: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恰恰是促使中国加快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及完善的金融体系、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大制度举措。而且,开放资本账户以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及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既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又是中国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以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必要条件。同时,中国作为一个世界经济大国也必须有自己独立的货币政策,因此,按照一国只能在资本自由流动、独立的货币政策及固定汇率这三个目标之间取其二,而不能同时实现这三个目标的“开放经济中的三元冲突”或“不可能三角”定律,中国不应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而应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实行浮动汇率制度除了能保证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能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使之趋于平衡从而能大大减少不必要的外汇储备,并由此减少因外汇占款不断增长所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及超额货币问题,以及有利于隔绝外部冲击对国内经济的干扰以外,最重要的是以下方面。

1、改革外汇管理制,实现经济的完全市场化。大大减少进行外汇管制及经济管制的政府机构,并让市场价格机制真正充分地在我国的内外经济活动及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以实现经济的完全市场化,从而改变主要由政府配置资源的传统增长模式。这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社会成本(包括政府干预本身所需要的成本,由政府干预所造成的经济扭曲所引起的成本以及纠正干预错误所产生的成本),而且让市场价格机制配置资源能使资源根据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信号自由地从收益较低的用途流动到收益较高的用途上,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这就能解决我国目前由政府配置资源所造成的产能过剩及结构刚性问题,从而实现经济效率的最大化。此外,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还将迫使我国的经济主体必须时刻关注汇率及国内外市场价格的变化,从而有利于培育我国经济主体的市场意识及风险意识,这就有利于加快经济转型,有利于形成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也是中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根本目的及真正意义所在。

2、通过传递真实的国内外价格信号。使我国的国内市场主体准确地了解国外产品与本国产品的相对价格与成本差异,并能正确地进行成本和盈利的国际比较及正确的经济计算,以淘汰那些比较成本高于国外的产品出口及成本高于国外的低效率企业,促使国内将资源用于生产成本真正低于国外、进口成本真正低于国内的产品,这就能使我国的对外贸易真正建立在比较利益的基础之上,从而改变我国过于依赖加工贸易型的“出口扩张”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向通过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效率型经济增长模式。

如果人民币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而港币再采取与人民币(而不是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则会使中国大陆与香港自然形成统一的中华自由大市场,这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并有利于使中国最终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参考文献】

[1] Chou W. and Shih Y.:The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of Chinese RMB.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8.

[2] 张晓朴: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3] 姜波克:均衡汇率理论和政策的新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6(1).

[4] 冯用富:汇率制度:理论架构与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中的选择[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5] 李扬、余维彬: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重归有管理的浮动[J].经济研究,2005 (8).

[6] 林毅夫: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思考与建议[J].国际经济评论,2007(5).

上一篇: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下一篇:日元汇率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