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艺术当下审美转向探微

时间:2022-07-20 06:57:27

动画艺术当下审美转向探微

【内容摘要】文章详细解析了当下审美文化的世俗化倾向、审美趣味的大众化潮流及审美心理的模仿性特征,由此揭示出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在动画制作产业化和商业化的趋势下火爆荧屏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审美文化 审美趣味 审美心理 动画产业 “喜羊羊”

一、世俗审美文化中的动画艺术

从中国审美文化的发展轨迹来看,享受人生快乐的世俗化倾向明显,加之物质上的消费倾向,国人开始陷入清醒的反思。随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长久以来的激情和冲动被淡化,中国的审美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世俗化时期。这种世俗化的倾向在当代中国审美文化中较为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1.当代中国审美文化正经历着从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形态,被一种实用理性原则和现实主义所代替。曾几时何,人们认为只要笼罩在理性的光辉之下,便会把握生命终极的意义,达到人类幸福憧憬的理想伊甸园。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至今留下难以抹去的心灵伤痛,工业技术革命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又造成了人类精神家园的荒芜。于是,当代中国审美文化已经厌倦过于累人的思想重负,不愿再向深邃幽暗的精神极地做艰苦的跋涉,人们对有些本质性和终极性的东西失去了兴趣,转而对解决眼前利益、具体问题抱有巨大热情,其所形成的以感官享受、现实利益和当下关怀为特征的人性变化,成为有些人响亮的哲学口号。与此同时,现代经济的飞速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长足发展,都为人们压抑已久的欲望的解放提供了契机。2.当代中国审美文化向世俗转化的第二个显著方面是经济对文化的影响。经济生活的繁荣容易滋生出世俗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纵观近代以来的中国审美文化,可以十分确切地肯定,没有哪一个时期像现在这样,文化与经济和市场的关系结合得如此紧密,市场经济的运行法则对文化的传播产生如此之大的威慑力。在经济活动的游戏规则中,“文化是一种商品,接受过程是一种商品消费行为,而实现消费必须经由市场的交换原则”。①

当现代人在精神上的追寻已不做苦行僧似的跋涉时,内心的彷徨和焦虑便通过另外的形式释放出来,在轻松诙谐的氛围中化解现实的压力和困顿。在大众传播领域,各种悦人耳目的娱乐形式粉墨登场。2005年,国产原创喜剧动画系列《喜羊羊与灰太狼》应运而生,自推出后,已经陆续在全国50多家电视台滚动播出500多集,曾一度创下17.3﹪的收视纪录,远远超过在同一时间档播出的其他动画片,并出口至东南亚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获得不同程度的追捧和赞誉,其影响效果远远超过同一时段播出的其他动画。电视剧的成功播出,使制片人和影片赞助商嗅出了其中的巨大商机。2008年底,电影版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在全国各大院线开始热映,以600万元的制作成本一举取得9000万元的票房佳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此热播现象还进行了长达一分多钟的相关报道,这也是国产动画片首次获得如此殊荣。在此基础上,2010年1月29日,“喜羊羊”系列之二《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接踵而至,上映的第一周票房就冲破4500万元,同档期的其他商业大片都望其项背,纷纷调整上映档期。2011年1月21日,“喜羊羊”系列之三《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隆重上映,成功跻身票房“亿元俱乐部”,突破了上映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保持的 1.268 亿元的票房纪录,取得了票房累计达 1.35 亿元的不俗表现。

当代中国审美文化消费在方式上突出了多元共享,内涵上侧重于追求趣味和崇尚快乐,其社会意识色彩和文化品位大大降低。与传统审美注重精神性、情感感染性等相比较,当代中国审美文化更加突出了消费性特征。其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创作的资源,拒绝崇高、消解宏大叙事成为它们一致的价值取向。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追求崇高的理想和“普罗米修斯”似的英雄主义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沉溺并满足于日常生活带来的世俗享受,以及由此滋生的现世主义、享乐主义、物质主义和感官主义已成为某些人的生活信仰。与此同时,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获得了极大的丰富和提高,大众传媒日益崛起,新的技术产业不断出现,一种具有世俗性、大众性、娱乐性和消费性的感性文化氛围正以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汹涌而来。从衣、食、住、行到流行歌曲、卡拉OK、影视剧、摇滚乐、广告、电子游戏、流行歌星、影视明星、笑星等,消费文化裹挟着感性气息充斥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由于大众生产传播、消费方式中技术力量和技术理性的强大,大众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兴盛,它强烈地刺激着人们的感受心理,诱导大众对生活的当下体验和即时感,把人性从长期政治和道德意识形态的压抑和束缚下解放出来,把欲望、需求、本能、无意识、想象等感性力量充分地释放出来。针对当代中国审美文化中的新现象,周宪在《中国审美文化研究》中做出了这样的评价:“欲望的解放就是感官的解放和躯体的解放,快乐原则和市场化在欲望心理学方面的结合,把新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当作正当的选择广泛地传播开来。”在商品经济和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大众文化和流行趣味以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占据着主导位置,而作为最切合这种审美范畴的喜剧自然膨胀,找乐、逗乐成为流行时尚,观赏性和娱乐性成为最大的卖点。

时下荧屏热播的国产动画大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就是一部大众传媒和品牌运作成功的商业剧,加上其令人捧腹大笑的故事情节和幽默轻松的情节安排,能够在荧屏上独领也在情理之中。

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在创作理念上深谙世俗审美文化下平民大众的审美需求,在轻松愉悦的背景中讲述一个“猫和老鼠”捉迷藏的游戏,情节的展开并没有依托生硬的道德训诫和苍白的伦理说教,而是灵活生动地反映当下的审美文化特质和精神蕴含。动画片在倡导“和为贵、珍惜生命”的生活态度时,是在营造一种轻松惬意的背景中展开的,在宣传“和平”“和谐共处”的生活理念时,则借助于《庄子·则阳》中“触蛮之争”的故事娓娓道来,让观众在感官享乐和快乐欢欣的过程中,体验这部“童趣但不幼稚,启智却不教条”的动画片。②

所以说,在取得巨大商业利润的同时,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还获得了众多的荣誉和认可,在日本与美国动画片引领世界潮流的时代,一部国产原创动画片能产生如此大的轰动效应,应从两方面研究其成功的深层动因:其一是该动画片背后强大的市场营销策略的支撑和配合;其二是该动画片轻松搞笑和娱乐大众的情节恰当地迎合了当下受众的审美趣味和偏好。

在市场营销这一推广环节中,首先是深度广告宣传模式,利用动画片的深入人心,塑造和推广动画片的品牌形象,在全国主要城市建立40个“喜羊羊儿童主题乐园”,编排和组织喜羊羊人偶剧在各大、中城市近百场演出,在影片上映前发动良好的广告宣传攻势,使喜羊羊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形象;其次是对欣赏群体的精准把握,把市场目标锁定在14—35岁的城市青年和大量的白领阶层;最后是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理念,《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简单、愉悦的故事内容和穿插其中的时尚元素、语言的运用非常契合青少年的审美需求。

《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情节轻松取巧,主要讲大灰狼和一群小白羊之间上演的“猫和老鼠”捉迷藏的游戏。故事内容没有通篇的说教和刻板的道德规训,更没有深邃的精神世界的探寻,恰恰相反,其故事情节贴合平民百姓的嬉笑逗乐,使现代人从紧张的生活节奏中暂时得到片刻喘息。该动画片更为夺人眼球之处还在于其动画形象对于以往传统经典观念的颠覆,符合现代人审美趣味的多元性、通俗性的特征。比如,其一,动画片中革新了传统观念中人们对强弱关系的思维定式,在人们的意识中,狼是生物链中残忍、凶悍的代表,羊则扮演被欺凌和蚕食的角色,可在《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灰太狼在红太狼的怂恿和蛊惑下,每次都雄心勃勃地去猎取小白羊来养家糊口,但每次都在和小羊们机智巧妙的周旋中高喊着“我一定会回来”落荒而逃。狼不再是最终的胜者,小白羊却成了胜利的代言人。其二,动画片在形象的设计上舍弃了单一教条的道德评判标准,不再用“二元对立”的价值视角审视现实中的客观事物,而用多元的思维框定不同问题的不同侧面。在《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小白羊的形象除了具有软弱慵懒的特质外,也附带有自私、自大、虚荣和嫉妒等负面情绪。而一直以凶残著称的“狼”也有憨态可掬的一面,灰太狼对自己的伴侣言听计从,一副“模范丈夫”形象,使时下“嫁人就嫁灰太狼”成为白领阶层的普遍共识。其三,动画片中对女性形象的重新定位和诠释。红太狼的形象在动画片中鲜明而炫目,除了外表光鲜靓丽、时尚前卫,更难能可贵的是其在家中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动辄对灰太狼发号施令,甚至挥舞其标志性的平底锅砸向灰太狼,而灰太狼从来都以“忍者”的姿态面对红太狼的责难。显然易见,这种对传统家庭伦理关系的诘问和反叛,满足了当下女性对自身角色转换的诉求与渴望。

三、大众审美心理驱动下的动画艺术

“对社会生活的任何方面或全部了解,必须以人类心理构成的知识为前提。”⑥西方社会心理学创造人威廉·麦独孤在《社会心理导论》的观点同样适合处于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大众审美心理。

那么,当代审美文化下的大众审美心理又呈现出怎样的趋势?对这方面的探究,从审美时尚的个体心理动因和在当代审美文化影响下的社会心理背景两个方面可窥见一斑,审美时尚的个体心理动因主要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模仿行为的心理动机及由此产生的满足。近代德国心理学家、心理科学创造人威廉·冯特说:“从生命的第一天起,我们便处于同样的包围之中,并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模仿。”⑦就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现象而言,审美时尚是众多的不同个体模仿同一审美行为的结果,因此可以这样说,“模仿”是活动个体参与审美时尚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动因。审美时尚是整个社会的审美文化、审美心理、审美趣味等综合因素影响形成的一种氛围。卷入时尚的人们,在带来身心快乐而争相效仿的同时,往往要受到来自社会群体的社会审美文化方面的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作用,经过精心包装后的各路演艺界明星、大腕频繁现身于电视媒体、大型晚会、公众场合中,他们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无不牵动着大众的视线,引领着时尚潮流,人们模仿明星的穿着打扮、举止行为等。此外还有电视台播出的“模仿秀”节目更是火爆,人们经常模仿喜剧小品演员的经典台词而互相调侃,从而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慰藉和满足。而对于满足的需求却是当今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社会现象。“满足作为一种心理发展的有效手段,已毫无疑义地成为现代人格成长中所必须依赖的条件。生物愈是进化,生命系统组织结构有序程度愈是提高,自我调节、自我再生能力愈是增强,人们利用满足追求快乐的冲动也愈加频繁和突出。”⑧

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模拟相当数量的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形象鲜明、深入人心,其中的典型卡通形象就是喜羊羊和灰太狼,两者形象形成强大的反差和对比。喜羊羊机智勇敢、乐于助人、敢于担当责任,并且总是在伙伴处于危险的情境下挺身而出、化险为夷。灰太狼一反凶残、险恶的符号象征,它的“诡计多端”和“四处碰壁”恰好是它博人同情的有力手段。虽然它处处与小羊做对,总是千方百计地想置小羊于狼口,但从另一角度观察,它对家庭的忠诚和责任感,对伴侣的隐忍和顺服,都是当下值得称赞的品行。这一形象的脍炙人口,其实在于它用简单的表象勾勒出人性复杂多变的层面,不以单一的平面视域来探讨人性的深刻与多维。还有外形美丽乖巧的美羊羊,对于时尚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追求,这样的形象满足现代小资的审美需求。懒羊羊名如其羊,慵懒而又倦怠、贪嘴而又肥胖……这些动画人物形象造型都是模仿生活中各种典型人物,使观者感到亲切而熟悉,贴近自己的生活,在现代紧张忙绿的生活节奏中得到慰藉。

《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发展中还模仿借鉴了网络流行用语,传递讯息时代的流行元素,与人们的世俗生活紧密相连。比如时下互联网火爆的一句话是“别相信哥,哥只是个传说”。在动画片中,灰太狼吃不健康的食品时调侃道:“哥吃的不是垃圾,是寂寞。”利用这句网络套语来博取受众的关注。除了这个片段之外,片中美羊羊对着小灰灰说:“小灰灰,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这句话同样模仿当下网络的走红语言,来源于“魔兽世界贴吧”一则帖子,名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与此同时,《喜羊羊和灰太狼》的热播也引来大众的跟风效应,在剧中,灰太狼不无羡慕地对喜羊羊说:“你们一天住在青青草原,吃青草,躲猫猫。”一句“躲猫猫”立刻调动、吸引了大众的兴奋点,用来形容社会现实中的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现象。此外,该片还有追求新奇刺激的动机。社会心理学家威廉·托马斯在讨论“人们行动的动力”时有过这样的论述:“人们渴望兴奋……人的机体渴望刺激,追求发展和震动,甚至为此借助酒精和药品。”⑨在当今审美文化背景下,渴望新奇和刺激是审美时尚得以形成、演变的另一个重要的个体心理动因,对于新奇刺激的体验与追求,正是人们对生命活动和心理活动中许多未体验过的领域的开发。他们不再满足于把自己置于一种稳固不变的节奏和单一的生活状态,而是努力发掘个体在生命活动于不同场合、不同条件和不同心理感受下的内心冲突与享受。

动画艺术是大众文化传播产品,在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占主导意识的社会氛围下,动画产品能够被不同程度的受众所接纳,产生丰厚的价值回报,就应该顺应当下消费群体的审美心理和心理需求。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能够在消费群体中产生如此大的反响,在于它不仅讲述了一个又一个诙谐逗趣的故事,还在于动画片的内容安排上模仿和加入了大量的当下日常生活元素,满足了受众追逐流行、品味时尚的好奇心理。

《喜羊羊和灰太狼》为能充分调动受众的好奇与猎奇心理,在剧情中杂糅了具有时代感的电影山寨版台词,如“真是很傻很天真啊,那就用喷雾枪吧”等。另外,当灰太狼精心为黑牛王国建造的作战武器再次被足智多谋的喜羊羊击溃时,灰太狼自嘲地说:“那些坦克、飞机都是山寨版的,不然哪可能如此轻松被击毁。”⑩诸如此类的“很傻很天真”“山寨版”“黑屏”经常贯穿于剧情发展的各个阶段,从这些与时俱进的剧情对白中,使成人观众窥见到渐行渐远的童真岁月,从而使这部动画片得到不同年龄层次观众的认同。

综上所述,英国学者丹尼斯·麦奎尔认为,“受众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兴趣和需求来加以阐释的。同时,受众的身份是社会赋予的,通过对传播内容的接受,与媒介进行交互性对话,受众个体联想性认识并强化了自己的身份。”?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为观众打造了一个契合平民日常生活、轻松愉悦的故事情境,在剧情的设计上融入了受众自身的意志、情感、理想和道德准则,很多故事细节涵盖现实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如奶粉中的“三聚氰胺事件”、扮演电影版《无间道》的卧底等。大众聚焦的、热衷的、能够接受的都是动画片所极力倡导和推崇的,从而使观众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切身体验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和境况,在欢愉惬意的氛围中获得快乐,同时获得到身心的满足和共鸣。

注释:

①⑤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62,189.

②李炜.国产动画如何牛气冲天——《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系列片评议[J].中国电视,2009(6):82.

③李彦,曹小卉.日本动画类型分析[M].海洋出版社,2009:178.

④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66.

⑥⑦郑惠生.审美时尚与大众审美文化[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51—52.

⑧李西建.重塑人性·大众审美中的人性嬗变[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60.

⑨威廉·托马斯.不适应的少女[M].钱军,白璐,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3—4.

⑩张晋芬.当下大众审美文本的多重特质——《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个案解读[J].大众文艺,2010(8):58.

?史可扬.影视传播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75.

参考文献:

[1]阮艳萍.动画文化生存:一种媒介生态的角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2]佟婷.动画艺术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3]庄晓东.传播与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陆扬.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5]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6]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余虹.审美文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2012级动画设计在读研究生

上一篇:数字三维动画技术在影视广告中的应用 下一篇:永州纸马艺术形成的原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