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人本经济观与现时代

时间:2022-07-18 11:59:35

马克思的人本经济观与现时代

摘 要:在马克思的人本经济观中,对人的存在的关注、对人的本质的揭示、对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探讨以及对人的解放的追寻,始终处于最重要的地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像一根红线贯穿其中。迈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科学地回答了“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的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辩证关系的全新理解和诠释,对当代中国“人” 所处历史方位与现实境遇的准确把握与深切关怀,是马克思人本经济观在当代的回应与演绎。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本经济;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当代中国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8)01-0133-04

在马克思的人本经济观中,对人的存在的关注、对人的本质的揭示、对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探讨以及对人的解放的追寻始终处于最重要的地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像一根红线贯穿其中。正如弗•梅林所说:“卡尔•马克思对最高认识的不倦的追求,是发源于他内心的最深厚的情感的。正像他有一次直率地说过,他的‘皮肤不够厚’,不能把背向着‘苦难的人间’。”[1]当前,在西方主流经济思想精巧而抽象的数学模型中,现实的人被抽象为“经济人”,并以工具主义假设和财富增长的功能性要素进入模型分析,而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的实现问题则淡出其视野。西方经济思想的片面性,以及在这种理念下现实经济的非和谐增长和人自身的片面发展,已成为一种“全球性问题”。因此,深入研究马克思的人本经济观,对于完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人本经济观的理论视域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主编,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最后,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2](PP7-8)从这时起,直至以《资本论》为标志的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的完成,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马克思经济思想中的人本精神也日益从抽象的人道关怀走向对人的现实关注与终极关怀的有机统一。

(一)现实的人及其社会关系是马克思人本经济观的切入点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3](P73),他们作为逻辑起点“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3](P73)在《导言》中,马克思更为明确地指出:“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而,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当然是出发点。”[4]马克思曾多次批判过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研究对象问题上“见物不见人”的错误。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他深刻揭示了资本的社会属性:“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5]《资本论》以商品为逻辑起点,但商品在这里不仅仅是简单的产品,而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关系的浓缩与表征。从商品出发,实质就是从一定社会经济时期的依附于物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出发。正如恩格斯所说,在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上,马克思第一次揭示了这样的事实――“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2](P533)。因此,“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P56)这标志着马克思对“人”的理解,已不再是黑格尔哲学中因理性而存在的“人”,也不是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的“人”,而是历史的、现实中的具体的人。由此,马克思完成了对古典人本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以“理性人”、“经济人”为代表的还原主义思路的批判性超越,从而将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唯物主义的人本思想与前期的抽象人本主义思想区分了开来。

(二)人的本质的复归是马克思人本经济观的重要内核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的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6](P120)这是一段无比精彩而又极具经典性的论述,对马克思人本经济观的内核作了极好的科学阐释:第一,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为私有财产作为异化于人的对象或物质财富的东西,无非是人和人的劳动的自我异化的表现。它的本质不在物的形态本身,而是在主体方面的异化。第二,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所谓“通过人”,就是说,共产主义不是单纯通过物(私有财产这种异化了的物的形态)的扬弃可以获得的,而是通过对异化了的人本身所具有的异化性质的扬弃才能得到的。“为了人”,就是说,不是单纯为了占有物、占有对象形态的财富,而是为了人本身的解放。“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使人的自己的本质得到重建。这是共产主义的意义所在。第三,共产主义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复归。从根本上说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就是社会性。但是,在私有制和异化劳动的活动中,人异化了,丧失了他本来应能具有、享有的社会性质,变为孤立的利己的个人而同他人、同社会相隔绝、相对立。所以,人的异化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社会异化或社会的人的异化,只有向社会的人的复归才是人自身的复归。第四,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就是说,共产主义的复归不是倒退,不是对以往全部文化和文明的抽象否定,而是一种人类自身的辩证发展。第五,马克思所要肯定的唯物主义不是片面地强调自然或强调人的学说,而是把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高度统一起来的学说。人是在自然界和对象中实现自己的,而自然界也要成为人化的自然,通过人的活动使自然界自身达到更高的发展阶段。共产主义扬弃了人和人、人和自然界的异化,因而实现了人和人、人和自然界的统一。第六,在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下,人的活动异化了,人自身异化了,因而人同自然界、同别人、同类、同自己生产的对象之间,也都异化了,因而这一切对立的方面都处于尖锐的无法解决的矛盾之中。共产主义既然扬弃了异化,也就必然会恢复人的社会的本质、恢复人和自然界、人和人、人和物之间的正确关系,也就使上述种种矛盾得到真正的解决。

(三)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马克思人本经济观的实践动力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高度颂扬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6](P96),即劳动实践这一“类特征”,认为以生产劳动和经济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人类实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一方面,人及其“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和价值增殖的源泉。在构成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劳动者即人的因素是首要的、能动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方面。尽管物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但物的存在意义本身就是从属于人的实践活动的,自然界能够在多大的广度和深度上纳入生产力的范畴并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归根到底取决于人的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并且人的能动的改造世界的活动能够不断认识和突破其一定阶段上的制约。劳动对象的范围是由人的实践活动的范围所决定的,并随着人的实践活动的拓展而拓展;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系统)更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直接成果,是人的肢体的扩展和延伸,是人从外部世界所获得的、并用以进一步改造外部世界的手段和能力;而作为劳动过程的结果的劳动产品,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物化和积淀。作为马克思经济思想基础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正是强调了人的劳动在价值形成和增殖中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不仅将人从动物世界中提升出来,使人成其为人,而且使外部世界与人自身在互动中实现持续的发展。人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改造外部世界,不断创造着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财富,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过是人类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而已。“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6](P127)。与此同时,在实践中,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人的潜能被不断唤醒,人的社会关系不断丰富,人的本质力量也进一步得到增强。而人类实践能力的发展,又可以用来对外部世界实施更有效的改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外部世界之间的这种相互渗透、相互充实和相互促进的过程,同时也就是经济社会与人类自身的发展过程。

(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人本经济观的最终目标

所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般而言,是指人的自我意志得到自由体现,人的各种需要、潜能素质、个性获得最充分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获得高度丰富等。马克思指出,经济社会进步是“发展人类的生产力,也就是发展人类天性的财富这种目的本身。”[7]在马克思看来,人的需要和能力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进步最一般最深刻的标准。经济社会是作为整体发展的,随着经济社会整体的向前发展,全体人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不断的改善,这将有利于促进单个人的自主活动、自身发展及享受人类生活的创造性表现的美。马克思在诸多文章中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他批判现实世界中人的不恰当的物化地位,他抗议人的异化,抗议人失去自身,抗议人变成物,他对人表示关怀,对人的能力、潜力和价值的实现表示关切。马克思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6](P123)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应该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在共产主义社会阶段,“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因此,并不是为了获得剩余劳动而缩减必要劳动时间,而是直接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那时,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8]在这一阶段,在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人的自由个性也在形成和发展,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可以帮助个人占有和驾驭人所创造的外部物质条件,从而实现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致。这也就是说,这一阶段在彻底扬弃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资本经济以后,社会以全面的方式占有了生产资料,人以自己的生产劳动和经济活动来确证人的自由存在本质,而这种自由自觉之存在状态,标志着人彻底摆脱了来自自然界和社会自身的束缚和奴役,使得人最终脱离了动物界而进入人的历史和人的生存条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和自己的自觉的、真正的主人,因此,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9]。由此可见,马克思的人本经济观不仅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而且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归依。

二、马克思人本经济观的时代价值

迈入21世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0]这一思想内涵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价值论的高度回答了“发展为谁”、“发展靠谁”以及“发展成果由谁享”这样一个核心问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辩证关系的全新理解和诠释,对当代中国“人” 所处历史方位与现实境遇的准确把握与深切关怀,是马克思人本经济观在当代的回应与演绎。

(一)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社会的发展应该从哪里出发?制定和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制度措施应该以什么为出发点?这不仅是一个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如前所述,“现实的人”及其所处的社会关系,是马克思经济思想乃至全部学说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对“现实的人”的关注与人的本质的复归,是马克思人本经济观中最深刻的内涵。同时,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还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P283)这表明,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是马克思所关注的重点,他始终考虑的就是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也就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我国,人民群众主要是指正在从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者和参与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还部分地处于“物的依赖”之下,人民群众要能够更好地生活,不能没有他们合理的个人利益。人民群众合理的个人利益必须得到应有的尊重、保护和实现。目前,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人民群众之间的贫富差距还在不断拉大,这是人民群众利益实现得还不太平衡、不太全面、不太协调的表现,是经济社会尚未实现良性发展的表现。这种状况的存在明显有违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要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进行调整。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发展的首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作为我们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作为我们调整政策措施和制度创新的出发点,不断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努力促进社会财富的公平合理分配,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权利,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发挥人民群众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不但指出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且还强调:“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经济社会的一切发展,离开人民群众就无从谈起,经济社会的一切进步,离开人民群众就无法实现。人民群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此,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但要搞清楚发展为了谁即发展的出发点是什么,还要把握好发展依靠谁即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对此,邓小平告诫我们:“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12],“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13]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不仅是先进生产力的创造主体,而且是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制度保证的直接承担者;不仅是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知主体,而且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实践者;不仅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创造活动的价值主体,而且是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直接推动者。只有积极调动人民群众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现实的和潜在的积极因素才能竞相迸发,一切有利于造福社会和人民的源泉才能充分涌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全方位地展现出来。因此,“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14]。

(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在社会主义国家,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这正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所指出的那样,应当“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3](P243),惟其如此,才能最终走向人的全面解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人民总体生活水平、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令国人鼓舞,令世人瞩目。但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也面临着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其中令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是,我国的贫富差距还呈进一步拉大的趋势。据统计,2002年全国收入最高的10%人群组获得了总收入的32%,最高的20%人群组获得了总收入的50%,而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总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城镇居民之间、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在拉大。以金融资产分配为例:在城镇,20%最富裕家庭拥有全部城镇金融资产的55.4%;20%最贫穷家庭拥有全部城镇金融资产的1.5%。二者的比例为36.9∶[KG-*2/3]1。在农村,20%高收入户拥有农户存款的55%;14.6%人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低收入户,只拥有农户存款的3%[15]。因此,如何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保证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迫切需要提上我们党的工作日程并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对此,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同时指出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

距过分扩大的问题。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

的讲话中,强调:“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16]“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将着力从宏观政策上统筹城乡与区域发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和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同时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让社会福利惠及全体人民。所有这些都表明,以人为本不仅写进了中央文件,而且体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上,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可以预见,社会主义的中国必将在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进、跃起腾飞。

参考文献:

[1]弗•梅林.马克思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8.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48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24.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8-219.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9.

[10]: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4-05.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

[1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2.

[14]: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7.

[15]本书编写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十一五”规划建议学习读本[M].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36-37.

[16]: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1.

上一篇: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对外开放理论推... 下一篇:我国旅游实践教学课程、教材和教法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