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现时代

时间:2022-08-18 07:32:05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现时代

【摘 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真正内涵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要适应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随时展而发展,另一方面是要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所以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关键是理解“现时代”,要在“现时代”下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时代化 现时代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4-0032-0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鲜明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命题,强调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首先应该弄清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真正内涵。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真正内涵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并列命题。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内涵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三者的各自所指及相互关系认识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者的关系,理论界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表述,其中,高放① 先生提出的“总体—本体—主体”说得到普遍认可。高放认为,时代化是总体,这就要求我们对当今人类社会所处的时代从总体上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中国化是本体,这是表明我们中国人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根本目的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寻求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最佳方案;大众化是主体,这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与合作事业,不仅需要党和政府的正确坚强领导,而且更需要十几亿人民群众群策群力,组成强大的行动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动力;这三者三位一体,最终是要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当代中国变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体。

从高放先生对三者关系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中国化”的关键在于中国国情的认识和把握,“大众化”的根本在于人民群众的理论和实践活动,而“时代化”则在于对时代环境特征以及时展趋势的把握。笔者认为,这种“时代”既指中国所处的时代环境,也有时代环境中中国的国情。据此,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涵,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首先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特征、时代主题和时展相结合,随时展而发展,使马克思主义成为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主题、回答时代课题、应对时代挑战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科学理论;其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终究要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与世界的问题,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同总体时代环境相结合的同时,还要注意同时代环境下的中国国情密切结合;再次,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还有一层意思,即马克思主义是适应时代潮流和历史趋势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所以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应该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化。

二 现时代: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真正内涵客观要求对“时代”准确把握,尤其是当下的时代条件、时代特征、时代课题、时代挑战有全面清晰地认识,也就是“现时代”,这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更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关键。

1.现时代的意蕴

时间是运动变化的,也是相对静止的,从运动的角度看,时间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之分;从静止的角度看,任何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当下、都是现在,所以任何时代都是“现时代”。 理论是在时代进程中产生的,随时展而发展的,理论是要用来指导实践的,理论要发展必须适应现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能够认清现时代的环境特征、必须能够认清现时代环境下本国的国情和发展去向。

第一,现时代的时代主题和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显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而是动态的、开放的历史过程,是与其特定时代的时代主题和历史任务是紧密结合的。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发展史上,列宁主义和思想是在革命和战争作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新的主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几代共产党人,以敏锐、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准确把握了当今时展的最新特点,及时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新局面,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第二,现时代环境下的本国国情和发展去向。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条件、时代主题和时代挑战,一国的发展只有深刻洞悉时代环境、结合时代大背景理解本国形势和思考未来出路才是有意义的。20世纪上半叶,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战争风起云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成为国体确立的两大主要选择,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结合本国实际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在马列主义指导下,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形成了思想;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精辟分析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准确把握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的时代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科学基础,在之后的发展中,领导人始终重视时代主题的转换,思考中国未来的发展,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2.马克思主义要回答时代问题、应对时代挑战

马克思说:“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当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要回应现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富有时代内容和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成果,并用这些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发展。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政治单极化与多极化冲突、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发展、文化多元化与全球化融合已成为时代最鲜明的特征。全球性生态危机、传统性安全和越来越多的非传统性安全问题等成为重要的时代问题。抓住了这些重大现实问题,也就抓住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主要矛盾、主题和潮流。只有对这些时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予以回应和正确解决,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在回答时代问题的同时,“时代”本身还蕴含着诸多挑战,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必须能应对这些挑战。当今世界处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这种全球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全方位的全球化,全球化趋势下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能够应对这些挑战,才能证明其科学性,才能指引社会主义事业和人类解放事业取得成功。

三 现时代下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要路径

1.科学洞察时代环境与中国国情

当今时代,从国际视角看是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是国际格局多极化、经济日益全球化、技术日益信息化、文化全球化、军事全球化、气候等生态问题全球化的时代;从国内视角看是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要从世界与中国的现实出发,寻找时展与中国发展的切合之处,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顺应时代潮流、适合中国发展。

2.运用马克思主义解答时代课题

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时刻懂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眼光观察世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时代问题。首先,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了解和吸收世界范围内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社会变革的新鲜经验才能创造出新的理论;其次,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后金融时代的经济发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局部范围的战争、国家安全等,在研究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丰富马克思主义。

3.注重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创造、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题中之义。时代变化了,意味着实践的内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时代赋予实践以鲜明的主题和特定的使命,时代呼唤创新。② 面对新的时代特点、时代问题和时代挑战,必须在实践中注意战略的调整和制度的改革,在解决实践难题、应对时代挑战的过程中推进理论创新。只有科学、正确地回答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新的时代真正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才是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

4.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指导实践

理论创新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时代化”的前提,而把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用于实践才是真正实现“时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在当今时代主题发生转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践的大背景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富有时代意蕴又富有中国特色,以之为指导必将推动中国和世界和谐发展。所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时代化,需要围绕当代社会实践运用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当代问题。

5.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

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也可以称做马克思主义“化”时代。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而且马克思主义一百多年的历史彰显着马克思主义在解决种种时代问题中的价值和魅力,理应让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引领人类历史进程。以全球生态危机为例,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引出的生态世界观必将是指引人们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武器。可见,马克思主义国际化有其重要意义。

注释

①高放.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位一体[N].学习时报,2009.12.28

②姜汉斌.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M].北京:出版社,2007

参考文献

[1]顾海良、梅荣政.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姜汉斌.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M].北京:出版社,2007

[3]赵剑英.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高放.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位一体[N].学习时报,2009.12.28

[5]阮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综述[J].党的文献,2010(6)

上一篇: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 下一篇:关于体育课程微观“三重结构”理论依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