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在不堪重负中前行

时间:2022-07-18 05:53:34

中国银行业:在不堪重负中前行

中国银行业的困局已经十分紧迫,遗憾的是在过去的90年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进展非常有限,我们似乎没有意识到,当我们俯视深不可测的深渊的时候,那深渊也在不动声色地仰望着我们。怠于创新只有一种归宿。

从总体上描述,中国银行业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缺乏较好的盈利模式;二是资本金严重匮乏;三是深受不良资产困扰。因此,银行体系的风险相当巨大,如果以中央银行的广义负债指标M2/GDP来观察的话,则中国央行名列全球首位。国有银行的现状决定了,从长期看,中国金融业承受的是通货膨胀的压力,如何阻止高通货膨胀发展为恶性通货膨胀,是未来的重要命题。

第一,中国银行业迄今为止尚是党政企一体的官办银行,其维系以隐含的国家信用为担保,利率管制导致了国有银行系统既盈利模式。根据1999~2001年度四大银行的损益平衡表,我们概括出,国有银行体系的收入来源依次是:利息收入(69%),金融机构往来收入(17%),国债收益(10%),手续费收入(2%),汇兑和其他营业收入(2%)。而支出则依次是:利息支出(57%),营业费用(22%),各项准备计提(10%),金融机构往来支出(6%),固定资产折旧(3%),其他营业支出(2%)。可见,中国国有银行体系高度依赖于存贷款的利率差。根据中国银行行长刘明康的披露,在2000年,中国工商银行资产利润率仅0.13%,中国农业银行为0.01%,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为0.14%。而同年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分别达到1.50%和1.77%。在如此模式下,国有银行试图建立市场化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几乎是不可能的,要向银行从业人员提供合适的约束激励也几乎不可能。这可能是酿造银行英才成为阶下囚的根源所在。中国银行业迄今仍然是固守在“国家单一雇主制”下的行业。

第二,中国银行系统的资本金理论上已经枯竭。四大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比普遍不佳,他们基本上丧失了依赖自身积累补充资本金的可能性。根据高盛在2002年12月的报告,截至2001年底,如果不考虑剥离资产管理公司中的不良资产,则四大国有银行已经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仅仅为国有银行全部不良贷款的6.1%,中国银行业所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仅仅为银行业全部贷款的4.9%;如果考虑剥离到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中的不良贷款,则中国银行业所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仅仅为其全部不良资产的3.5%。再分析中国银行业自有资产和目前所承受的不良贷款,则情况更为触目惊心,截至2001年底,若不考虑剥离到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四大国有银行的自有资产加上已经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仅仅相当于其全部不良贷款的40%,而中国银行业的自有资产加上已经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仅仅相当于银行业全部不良贷款的25.7%;如果考虑已经剥离到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则上述比例分别下降为23.2%和18.6%。因此,不良贷款就足以使得中国银行业整体地处于资本金耗竭的地步。

第三,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深不可测。中国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比率的估算有多种结果。从1994~2001年的多项研究来看,这个比率从24%到50%不等,其中,穆迪氏在1999年和摩根大通在2002年的研究均显示,中国国有银行系统的重组成本可能高达GDP的18%,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目前国有银行的“四大”不仅与2000年世界前20家大银行(不包括中国的银行和未提供数据的银行)3.27%的平均不良贷款率相去甚远,而且也远远高于亚洲危机前东南亚各银行的水平(东南亚各国银行在金融危机前不超过6%)。据说,在2001年中国国有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总额和其占银行总资产的比重双双下降,国有银行不良贷款比年初下降3.81个百分点。在2002年第一季度,戴相龙多次指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为25.37%。在2002年7月,戴进一步指出,银行不良资产比率又下降了2.25个百分点,总结来说,官方披露目前国有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比率为23%左右,但未披露促降不良资产的途径。然而这远远不是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状况的全部。我们不得不进一步考虑如下因素:第一,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是否应该包括已经分离到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贷款?第二,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如果采取国际通行的五级贷款分类,则不良贷款率可能上升1/4;第三,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并不等同于不良资产,不良贷款仅仅是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一部分;第四,国有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并不同等于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中国还存在着数目庞大的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其分享着约20%~30%的市场份额,并且近年来连续出现倒闭、破产和被兼并的危险案例。因此,中国银行业的困局已经十分紧迫,遗憾的是在过去的90年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进展非常有限,我们似乎没有意识到,当我们俯视深不可测的深渊的时候,那深渊也在不动声色地仰望着我们。怠于创新只有一种归宿。

中国银行业改革正日益陷入“悖论”中:能够推进银行业全面改革创新的改革者,正是目前需要被改革的对象本身,那么,理发师能为自己理发吗?目前银行业的糟糕状况和严厉的党政纪律约束使得各类干部正日益陷入到无过则为功的困窘状态。

我们在此也不妨简略地用CAMEL法对中国四大国有银行进行整体的评估。我们采用了美国传统的CAMEL标准,从资本状况(Capital)、资产质量(AssetQuality)、管理水平(ManagementLevel)、盈利状况(Earning)和资产流动性(Liquidity)五个方面,来分析中国银行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水平与全球主要银行的差距。为什么我们不采用巴塞尔委员会即将在2003年开始启动的最新跨国银行监管框架?主要是新框架中关于资本充足比的两种方法,包括外部评级法,和基于内部评级法的基础法和高级法的施行,需要较充分的银行业经营状况历史资料。CAMEL的评估办法如下(见表一):

第一,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的资本状况(Capital):严重匮乏。商业银行做为高财务杠杆率金融企业,充足的资本和合理的资本结构是维护公众对银行信心的基本需要,也是银行自身承受各种损失和风险的“缓冲器”。国际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普遍达到了巴塞尔2001年新资本协议的最低要求,平均水平在10%以上,其中北美地区商业银行最高,平均为11.7%。就目前的数据而言,除中国银行可勉强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之外,其余皆在8%以下(见表二)。

数据来源:法国里昂证券:BankingInChina,2002,september,其中1998年数据未充分考虑不良资产的准备提取不足问题。

第二,资产质量:非常糟糕。银行资产质量好坏直接反映银行经营的安全程度,并影响到银行盈利的多少、资本损失的大小、各种资产的流动性强弱以及银行信誉的高低。就国际银行业的水平而言,北美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最低,平均只有0.96%,欧洲银行其次,日本银行是其中最高的,为5.99%。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状况大概是这样的:(见表三)

应该注意到两个因素,因素之一在中国银行业2003年下半年采取国际上通行的贷款五级分类后,不良资产比率可能反弹。因素之二是上述数据没有考虑转移到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如果考虑到此因素,在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比率可能需要向上修正1/4。

第三,盈利性:非常糟糕。对于一家银行来说,盈利性水平是其能否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其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决定性因素,盈利水平也是最终决定银行资本充足程度的关键。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低于北美银行业和欧洲银行业,其中平均资产收益率(ROAA)不到北美银行平均水平的1/6和欧洲银行的1/3,平均股本收益率(ROAE)则不到北美银行和欧洲银行的1/4。

第四,就综合管理水平而言,一家银行的利润并不完全由其业务情况决定,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是重要因素。但管理水平很难用定量指标全面评价,常用指标包括净利差、费用收入比等等,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上述两项指标都不错,这既可理解为中国国有银行的管理成本较低,也可以理解为内部管理粗放而耗费有限。就流动性而言,流动性需求是银行满足存款解付、约定贷款安排、支付到期债务等的即期付款要求。表征银行流动性的指标,例如流动资产/短期负债、流动资产/存款和借款总额、贷款/总资产、贷款/短期负债、贷款/存款和借款总额等,我国国有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基本正常,显示其流动资产比例较适宜。因此,使用CAMEL法简略估算的结果是:中国国有银行严峻的总资本比和资产质量使得其评级等级明显不佳。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国有银行体系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充当渐进改革成本支付者的角色造成的,银行体系的高度垄断性保证了中国政府对金融资源的行政占有和支配权,而任何市场取向的改革都是对这种占有和支配权的弱化。但中国银行业改革正日益陷入“悖论”中:能够推进银行业全面改革创新的改革者,正是目前需要被改革的对象本身,那么,理发师能为自己理发吗?目前银行业的糟糕状况和严厉的党政纪律约束,使得各类干部正日益陷入到无过则为功的困窘状态。

上一篇:解决欠薪问题应从年初抓起 下一篇:马钢美国反倾销打赢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