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活动化的数学教学模式

时间:2022-07-16 02:09:08

探究活动化的数学教学模式

摘 要:文章以活动化数学教学的概念展开论述,并结合教学实践通过五方面(学生能获得充分的感性体验、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进行论证,最终证明:坚持活动化数学教学能大大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活动化;感性体验;猜想;讨论;实践;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87-01

活动化数学教学,就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探究为主,把互动式、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融合在一起,以开展学生主体活动为基础,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求知、在活动中益智,从而全面落实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实践证明:坚持活动化数学教学能大大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学生能获得充分的感性体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所以教学中要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提出真实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数学的价值。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教学可采用多媒体设计由20只小动物从不同方法,以不同的形式集合在一起组成的教学情景(一行5只,共4行)问第15只小动物是什么?第17只呢?19只呢?这样学生的答案不仅标新立异,而且丰富多彩。有的会说第15只是鸡,我是从上往下一一列举的;有的会说第15只是猫,我是从下往上一一列举的,有的会说第15只是狗,我是从左往右一一列举的……这样,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静态的数学概念动态化,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从而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进一步加深了“11-20各数的认识”。

二、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把教会学生猜想作为培养学生独创能力的得力手段,他指出:“教猜想比教证明更重要,期间伴随着联想、顿悟……”。如在教学能被2整除数的特征时,我先出示了一份材料:在里填写什么数能被2整除?①12②1③21,学生通过填写数观察后发现:①个位填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②十位上填什么数都不能被2整除,③百位上填什么数也都不能被2整除。这时,我问学生:你能从上面的发现中猜想能被2整除的数与什么有关呢?有的说与个位有关;有的说个位是0、2、4、6、8的数……大胆的猜想引发了他们探索的兴趣与求知的欲望。

三、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当学生经过充分的感性体验,自己的独立思考,大胆猜想后,教师就要将班组、小组、个人多种学习方式结合起来,加强小组研讨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中研讨问题、辩论问题,让哽咽多的人说说:“我是这样想的”,“我有不同的看法”……充分让每个人在小组中的学习潜能得以最佳发挥。

四、指导学生动手实践

对于从生活中引发的新知识,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有利因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探索发现新知识。如教学长方形周长时,在学生通过直观形象认识了长方形周长的含义后,我给学生每人发了一个长方形(大小不一),要求他的动脑筋、想办法算出它的周长。这时可以发现学生都用直尺测量,但有的是量四条边的长,有的只量长方形的长和宽,虽然这两种方法反映出学生智力水平差异,但全体同学都参与了这一学习活动。在列式时,有的列“(长+宽)×2”,有的列“(长×2+宽×2)”,较多的是把四条边顺次相加。然后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在相互交流和讨论中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选取出最佳方法。

五、培养学生多向思维

任何知识的运用都离不开思维。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不同学生在思考同一个问题时的具体思维活动既有相通的共识,也有各自的差异,而数学教学活动正是通过面向全体学生问题设置,使全体学生都能围绕其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找到自己的“思维场”,使每位学生都有自己优质思维“产品”生成的可能性。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出示下面一幅图:

我说,有位小朋友摆了这样一幅图,你认为摆的是几个几?学生讨论后得出:横着看,他摆的是3个4,竖着看,他摆的是4个3,将两竖行看作一份是2个6……,我继续引导学生观察,我们不同角度观察,得到的“几个几”是不同的,但什么是不变的?学生稍作商量后回答:几个的数的和是12是不变的。这样做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需求,充分释放了每位学生的潜能和才华。确保了人人获得成功,人人都有成功的体验,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完全把凸现出来。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课堂气氛高潮迭起。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的导语设计 下一篇:泥塑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